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0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属于布料分切技术领域。该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包括运输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支座、放卷组件、收卷组件和聚酯玻纤布本体,所述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从左往右依次连接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通过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连接,所述收卷组件能够对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进行收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缸、第二支撑板、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弹簧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分切效果好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分切机分切效果差,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时,往往是刀刃对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单面进行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另一面不易切开,切口效果不好,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
本技术涉及布料分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
技术介绍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在加工时需要用分切机进行分切,而现有的分切机分切效果差,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时,往往是刀刃对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单面进行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另一面不易切开,切口效果不好,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旨在改善分切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包括运输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支座、放卷组件、收卷组件和聚酯玻纤布本体,所述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从左往右依次连接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通过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连接,所述收卷组件能够对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进行收卷,所述分切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一支撑板、液压缸、第二支撑板、第一切刀、缓冲组件和第二切刀,缓冲组件包括第三平板、支撑杆、弹簧和滑板,所述第四支架安装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内侧,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切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一切刀设置于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三平板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内侧,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第三平板一侧,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平板顶部四周,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支撑杆周侧,所述支撑杆滑动贯穿于所述滑板,所述弹簧两端连接于所述滑板一侧和所述第三平板一侧,所述第二切刀安装于所述滑板一侧,所述第二切刀设置为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二切刀位于所述第一切刀正下方。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滑板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支撑杆间隙配合。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横切面的形状均为半圆型。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刀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侧安装于所述滑板一侧。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放卷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放卷辊,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放卷辊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内侧。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第三支架、电机和收卷辊,所述第三支架连接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一侧,所述收卷辊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收卷辊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一侧。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间隙配合。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导向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导向辊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内侧。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刀的顶部与所述导向辊的最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本技术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支架位于所述放卷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使用时,控制液压缸伸缩,液压缸会带动第二支撑板上下移动,第二支撑板会带动第一切刀上下移动,根据自粘式聚酯玻纤布的厚度,第一切刀位于不同的高度,第一切刀可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的上侧,第二切刀可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的下侧,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配合,同时对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双面进行分切,弹簧的弹力可使第二切刀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使第二切刀可小幅度的上下调节,使分切效果好,减少第一切刀单面分切时,第一切刀向下挤压自粘式聚酯玻纤布,造成切不开或者切口不好的情况,从而达到了分切效果好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分切机分切效果差,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时,往往是刀刃对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单面进行分切,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另一面不易切开,切口效果不好,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放卷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收卷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分切机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分切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运输机构;110-支座;120-放卷组件;121-第一支架;122-放卷辊;130-导向组件;131-第二支架;132-导向辊;140-收卷组件;141-第三支架;142-电机;143-收卷辊;144-第一通孔;150-聚酯玻纤布本体;20-分切机构;210-第四支架;220-第一支撑板;230-液压缸;240-第二支撑板;250-第一切刀;260-缓冲组件;261-第三平板;262-支撑杆;263-弹簧;264-滑板;265-第二通孔;270-第二切刀;280-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运输机构(10),所述运输机构(10)包括支座(110)、放卷组件(120)、收卷组件(140)和聚酯玻纤布本体(150),所述放卷组件(120)和收卷组件(140)从左往右依次连接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放卷组件(120)和收卷组件(140)通过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150)连接,所述收卷组件(140)能够对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150)进行收卷;/n分切机构(20),所述分切机构(20)包括第四支架(210)、第一支撑板(220)、液压缸(230)、第二支撑板(240)、第一切刀(250)、缓冲组件(260)和第二切刀(270),缓冲组件(260)包括第三平板(261)、支撑杆(262)、弹簧(263)和滑板(264),所述第四支架(210)安装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20)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210)内侧,所述液压缸(23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0)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240)连接于所述液压缸(23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切刀(250)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0)一侧,所述第一切刀(250)设置于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三平板(261)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210)内侧,所述支撑杆(262)安装于所述第三平板(261)一侧,所述支撑杆(262)位于所述第三平板(261)顶部四周,所述弹簧(263)套接于所述支撑杆(262)周侧,所述支撑杆(262)滑动贯穿于所述滑板(264),所述弹簧(263)两端连接于所述滑板(264)一侧和所述第三平板(261)一侧,所述第二切刀(270)安装于所述滑板(264)一侧,所述第二切刀(270)设置为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二切刀(270)位于所述第一切刀(250)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机构(10),所述运输机构(10)包括支座(110)、放卷组件(120)、收卷组件(140)和聚酯玻纤布本体(150),所述放卷组件(120)和收卷组件(140)从左往右依次连接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放卷组件(120)和收卷组件(140)通过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150)连接,所述收卷组件(140)能够对所述聚酯玻纤布本体(150)进行收卷;
分切机构(20),所述分切机构(20)包括第四支架(210)、第一支撑板(220)、液压缸(230)、第二支撑板(240)、第一切刀(250)、缓冲组件(260)和第二切刀(270),缓冲组件(260)包括第三平板(261)、支撑杆(262)、弹簧(263)和滑板(264),所述第四支架(210)安装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20)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210)内侧,所述液压缸(23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0)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240)连接于所述液压缸(23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切刀(250)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40)一侧,所述第一切刀(250)设置于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三平板(261)两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210)内侧,所述支撑杆(262)安装于所述第三平板(261)一侧,所述支撑杆(262)位于所述第三平板(261)顶部四周,所述弹簧(263)套接于所述支撑杆(262)周侧,所述支撑杆(262)滑动贯穿于所述滑板(264),所述弹簧(263)两端连接于所述滑板(264)一侧和所述第三平板(261)一侧,所述第二切刀(270)安装于所述滑板(264)一侧,所述第二切刀(270)设置为三个等距分布,所述第二切刀(270)位于所述第一切刀(250)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64)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65),所述第二通孔(265)与所述支撑杆(262)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分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正斌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道之尊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