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57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铲料输送机,包括机架、旋转铲斗及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铲斗通过一对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所述旋转铲斗的后下方,后端举高,所述旋转铲斗包括滚筒及设于所述滚筒上的多个铲斗;在所述旋转铲斗与皮带输送机的前端设有物料溜槽,所述物料溜槽能随旋转铲斗的旋转同步前后移动,当铲斗在落料时物料溜槽前移接料,铲斗落料后向下继续旋转时,物料溜槽后移避让,保证了旋转铲斗落料不撒漏,并能与所述旋转铲斗转动同步摆动,给旋转铲斗留出转动空间。大大提升了系统工作连续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铲料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物料抓取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铲料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料场取料,人工铲装效率低下。因此采用类似装载机类的工程机械则能高效铲运或装车;但在类似矿井巷道这样空间受限的场合,则需要小型高效的铲运机械。如转动铲斗可以将物料铲起,皮带输送机则可以把物料提升并输送到合适位置直接进入料车。这两者必须合理结合才能达到高效工作。但旋转铲斗到皮带输送机之间如何完成物料无撒漏的衔接,尚没有好办法。因此在旋转铲斗到皮带输送机之间总是有不少物料撒漏,进而阻碍系统正常运转。不断停机清理使效率大为降低。问题是如果给旋转铲斗留出足够的旋转空间,则必然导致其与皮带机之间留下撒料空间,两者太过接近则影响铲斗旋转,如果使两者形成很大位置高差,理论上可以避免干扰,但物料大高差掉落除过造成很大扬尘,并对皮带造成巨大冲击的弊端外很多场合空间不允许则是更根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保证铲斗连续运转且能有效避免撒漏的铲料输送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铲料输送机,包括机架、旋转铲斗及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铲斗通过一对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所述旋转铲斗的后下方,后端举高,所述旋转铲斗包括滚筒及设于所述滚筒上的多个铲斗;在所述旋转铲斗与皮带输送机的前端设有物料溜槽,所述物料溜槽能随旋转铲斗的旋转同步前后移动,当铲斗在落料时物料溜槽前移接料,铲斗落料后向下继续旋转时,物料溜槽后移避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前后摆动的物料溜槽,保证了旋转铲斗落料不撒漏,并能与所述旋转铲斗转动同步摆动,给旋转铲斗留出转动空间。大大提升了系统工作连续性和工作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拐形吊臂,在所述滚筒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销轴,所述拐形吊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侧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物料溜槽的前部铰接;所述铲斗的外侧还设有压轮,所述压轮用于驱动所述拐形吊臂并带动物料溜槽摆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轮与拐型吊臂的配合,可以确保铲斗下落时物料溜槽自动进行避让,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铲斗不会被物料溜槽卡住。进一步,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所述拐形吊臂上分别设有拐点轴和下铰接轴,所述拐点轴和下铰接轴分别在所述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中滑动,所述拐形吊臂上还设有回位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制拐型吊臂的运行轨迹,确保拐型吊臂稳定运行,不会因为受力过大向内侧形变影响铲斗的运行。进一步,还包括设于物料溜槽下方的底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可以承受铲斗上落下的物料,减缓物料对运输皮带的冲击,提高设备的运行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包括固定筒及转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设有滚筒液压马达,所述转筒上设有齿圈,所述滚筒液压马达的输出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转筒在所述固定筒上可转动或滑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马达提供动力,避免了传统采用电机驱动时,电机堵转频繁烧毁的情况。进一步,还包括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架、破碎液压缸及破碎头,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滚筒或机架上,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破碎头动作,在所述旋转铲斗上方还设有摄像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前方有大块物料,可以及时进行破碎清理,配合摄像头可以远程观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结构,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自主行走,适合在矿道内持续前进,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果高。进一步,还包括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四个电动马达车轮,还包括能使所述行走结构升起的举升液压缸。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在狭窄的矿道内调整位置。进一步,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臂支架、挡料臂、挡料爪及挡料爪油缸,所述挡料爪油缸驱动所述挡料爪左右动作。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前方散落的物料进行汇集,工作效率更高,作业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铲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物料溜槽接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本技术物料溜槽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物料溜槽避让旋转铲斗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铲斗滚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带有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带有侧面挡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挡料部分结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带有左右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单个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图1到图12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架;2、旋转铲斗;2-1、滚筒;2-1-1、固定筒;2-1-1-1、滚筒液压马达;2-1-1-2、输出齿轮;2-1-1-3、中间齿轮;2-1-2、转筒;2-1-2-1、齿圈;2-2、铲斗;2-2-1、铲齿;3、皮带输送机;4、支撑臂;5、拐型吊臂;5-1、拐点轴;5-2、下铰接轴;6、侧板;6-1、上弧形槽;6-2、下弧形槽;7、物料溜槽;8、压轮;9、回位弹簧;10、底板;11、清料轮;12、铲斗起落液压缸;13-1、支架;13-2、破碎液压缸;13-3、破碎头;13-4、折叠液压缸;14、行走机构;14-1、行走液压马达;15-1、电动马达车轮;15-2、举升液压缸;15-3、立臂;16、挡料机构;16-1、挡料臂支架;16-2、挡料臂;16-3、挡料爪;16-4、挡料爪油缸;17、摄像头;20、液压站;20-1、液压站电机;30、控制器;30-1、蓄电池;30-z1、第一左右行走电机;30-z2、第二左右行走电机;30-z3、第三左右行走电机;30-z4、第四左右行走电机;30-2、铲斗起落油缸控制器;30-3、挡料爪油缸控制器;30-4、破碎头油缸控制器;30-5、举升油缸控制器;30-6、行走马达控制器;30-7、输送马达控制器;30-8、滚筒马达控制器;30-9、铲斗举升开关;30-10、铲斗落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结合图1-9所示,一种铲料输送机,包括机架1、旋转铲斗2及皮带输送机3,所述皮带输送机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旋转铲斗2通过一对支撑臂4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3的前端位于所述旋转铲斗2的后下方,后端举高,所述旋转铲斗2包括滚筒2-1及设于所述滚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铲料输送机,包括机架、旋转铲斗及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铲斗通过一对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所述旋转铲斗的后下方,后端举高,所述旋转铲斗包括滚筒及设于所述滚筒上的多个铲斗;/n在所述旋转铲斗与皮带输送机的前端设有物料溜槽,所述物料溜槽能随旋转铲斗的旋转同步前后移动,当铲斗在落料时物料溜槽前移接料,铲斗落料后向下继续旋转时,物料溜槽后移避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铲料输送机,包括机架、旋转铲斗及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铲斗通过一对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所述旋转铲斗的后下方,后端举高,所述旋转铲斗包括滚筒及设于所述滚筒上的多个铲斗;
在所述旋转铲斗与皮带输送机的前端设有物料溜槽,所述物料溜槽能随旋转铲斗的旋转同步前后移动,当铲斗在落料时物料溜槽前移接料,铲斗落料后向下继续旋转时,物料溜槽后移避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拐形吊臂,在所述滚筒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销轴,所述拐形吊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侧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物料溜槽的前部铰接;所述铲斗的外侧还设有压轮,所述压轮用于驱动所述拐形吊臂并带动物料溜槽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还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招远市铱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