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35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用于在将智能动力单元合理地固定在野战车辆度盘大量外侧的同时兼顾稳定性、安全性、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包括方舱和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所述三组L型梁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的横边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方舱为骨架蒙皮结构、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的底面骨架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排风百叶窗,所述方舱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安全性,同时兼顾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载野战智能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载野战智能电站IPU是实现野战车辆低油耗、高可靠性、轻量化、模块化的大功率混合动力系统的工程化的重要部分,其核心模块为智能动力单元,智能动力单元由动力模块(柴油发动机及其附属系统)、发电模块(发电机及控制器)、智能动力单元控制器、离合压盘、燃油箱、散热系统等零部件组成,是属于野战化混合动力底盘特有的零部件。传统的野战底盘空间无法满足智能动力单元安装要求,新增的智能动力单元总成只能安装在底盘各轴之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安装在地盘各轴之间会带来稳定性、安全性的问题,设置在底盘各轴之间也不利于散热,不能满足涉水要求,不便于维修,隐身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最恰当的方式是将智能动力单元合理安全固定在底盘大梁外侧,而如何将智能动力单元合理安全地固定在底盘大梁外侧时面临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用于对智能动力单元提供固定载体的同时兼顾稳定性、轻量化、安全性、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装载智能动力单元的方舱和用于将方舱固定在野战底盘大梁外侧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所述三组L型梁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的横边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方舱为骨架蒙皮结构、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的长等于外侧两L型梁横边之间的距离,所述方舱的宽等于L型梁横边的长度,所述方舱的底面骨架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排风百叶窗,所述方舱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为了在拓展方舱空间的同时使方舱起到挡泥瓦的作用,所述方舱靠近前后轮胎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代替轮胎挡泥瓦的异形凸起段。为了在野战车辆加速或减速下避免底架与方舱产生较大位移,所述方舱与L型梁竖边接触面的蒙皮上开有L型量竖边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用于使方舱与L型梁竖边嵌入式装配。为了在野战车辆加速或减速下避免底架与方舱产生较大位移,所述方舱远离车体一面的蒙皮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用于使方舱与L型梁横边嵌入式装配。为了提高L型梁的抗弯折性能、提高整体强度,所述L型梁包括底板、立板、顶板,所述底板由整板折弯成L型,所述底板的竖直面上开设有与野战底盘大量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立板为在拐角处增大面积的L型板,所述立板为两块,所述立板的外L型侧棱与底板的内L面焊接,所述顶板由整版折弯而成,弯折角度与立板拐角处角度一致,所述顶板与立板的内L型侧棱焊接。为了使方便拆卸快拆式门的同时使舱体外侧面保持平整,所述快拆式门为无铰链结构,所述快拆式门通过2个两叉锁与舱体锁定,所述两叉锁不凸出舱体表面。为了提高快拆式门与舱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快拆式门与舱体之间通过密封橡胶垫密封。为了提高舱体的耐热性、隐身性,所述蒙皮为多层结构,中间层嵌入吸声材料、隔热材料、隐身材料,内层为多孔铝板。为了使舱体更加牢固,所述蒙皮与骨架之间通过封闭型铆钉加强固定。为了将底架的支点受力转化为整体受力、加强底架的结构强度、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能动力单元中的发动机、发电机、油箱的固定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三组L型梁组成的底架、由骨架和蒙皮组成的方舱,骨架和L型梁横边固定连接,L型梁的竖边和野战底盘大梁外侧固定连接,同时在方舱上开设百叶窗、快拆式门,将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在放舱内,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安全性,同时兼顾散热、涉水、维修的要求;通过在方舱两侧设置凸起段,代替了挡泥瓦的作用;通过在蒙皮中间层嵌入吸声材料、隔热材料、隐身材料,内层设置为多孔铝板,提高了隐身性和耐热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舱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舱体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舱体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L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舱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装载智能动力单元的方舱2和用于将方舱2固定在野战底盘大梁外侧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3,所述三组L型梁3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3的横边通过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纵梁4之间通过横梁5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3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15,所述方舱2为骨架1蒙皮结构、包括骨架1、蒙皮,所述骨架1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2的长等于外侧两L型梁3横边之间的距离,所述方舱2的宽等于L型梁3横边的长度,所述方舱2的底面骨架1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3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2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6、排风百叶窗7,所述方舱2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8。为了在拓展方舱2空间的同时使方舱2起到挡泥瓦的作用,所述方舱2靠近前后轮胎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代替轮胎挡泥瓦的异形凸起段9。为了在野战车辆加速或减速下避免底架与方舱2产生较大位移,所述方舱2与L型梁3竖边接触面的蒙皮上开有L型量竖边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0,用于使方舱2与L型梁3竖边嵌入式装配。为了在野战车辆加速或减速下避免底架与方舱2产生较大位移,所述方舱2远离车体一面的蒙皮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1,用于使方舱2与L型梁3横边嵌入式装配。为了提高L型梁3的抗弯折性能、提高整体强度,所述L型梁3包括底板12、立板13、顶板14,所述底板12由整板折弯成L型,所述底板12的竖直面上开设有与野战底盘大量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立板13为在拐角处增大面积的L型板,所述立板13为两块,所述立板13的外L型侧棱与底板12的内L面焊接,所述顶板14由整版折弯而成,弯折角度与立板13拐角处角度一致,所述顶板14与立板13的内L型侧棱焊接。为了使方便拆卸快拆式门8的同时使舱体外侧面保持平整,所述快拆式门8为无铰链结构,所述快拆式门8通过2个两叉锁16与舱体锁定,所述两叉锁16不凸出舱体表面。为了提高快拆式门8与舱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快拆式门8与舱体之间通过密封橡胶垫密封。为了提高舱体的耐热性、隐身性,所述蒙皮为多层结构,中间层嵌入吸声材料、隔热材料、隐身材料,内层为多孔铝板。为了使舱体更加牢固,所述蒙皮与骨架1之间通过封闭型铆钉加强固定。为了将底架的支点受力转化为整体受力、加强底架的结构强度、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能动力单元中的发动机、发电机、油箱的固定点17。使用时,将底架的L型梁3竖边上的固定孔15与野战底盘大梁外侧固定,快拆式门8的一侧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智能动力单元的方舱和用于将方舱固定在野战底盘大梁外侧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所述三组L型梁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的横边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方舱为骨架蒙皮结构、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的长等于外侧两L型梁横边之间的距离,所述方舱的宽等于L型梁横边的长度,所述方舱的底面骨架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的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排风百叶窗,所述方舱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智能动力单元的方舱和用于将方舱固定在野战底盘大梁外侧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三组L型梁,所述三组L型梁并排设置,所述三组L型梁的横边通过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梁的竖边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方舱为骨架蒙皮结构、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与蒙皮焊接,所述方舱的长等于外侧两L型梁横边之间的距离,所述方舱的宽等于L型梁横边的长度,所述方舱的底面骨架通过固定螺栓与L型梁的横边固定连接,所述方舱的舱壁上设置有可拆卸进风百叶窗、排风百叶窗,所述方舱的维修面上设置有快拆式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靠近前后轮胎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代替轮胎挡泥瓦的异形凸起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与L型梁竖边接触面的蒙皮上开有L型量竖边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用于使方舱与L型梁竖边嵌入式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野战智能动力单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远离车体一面的蒙皮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用于使方舱与L型梁横边嵌入式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廷科王瑞智翟兆岩郭修伟张翼翔蔡成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