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及车辆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29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及车辆座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其至少部分地是可透过热辐射的;以及至少一个热产生器,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后面。所述至少一个热产生器被配置为适于产生热辐射并且朝着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方向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具有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及车辆座椅能够提高加热的车辆座椅的温度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及车辆座椅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和至少一个热产生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至少部分地可透过热辐射,所述至少一个热产生器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后面,并且被设计为适于产生热辐射并且朝着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方向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座椅表面和加热装置的车辆座椅,所述座椅表面具有在车辆座椅的面对使用者的一侧上的接触表面,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接触表面下方并且被设计为适于朝着车辆座椅的面对使用者的一侧的方向发射热辐射。
技术介绍
现代的车辆座椅通常具有加热装置,借助于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为车辆座椅的使用者产生舒适的温度感觉。在提高舒适感方面,对身体的诸如肩部或颈部区域的温度敏感区域的温度控制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于敞篷车的车辆座椅而言,经常使用鼓风机装置,借助于所述鼓风机装置,预热的空气在座椅使用者的颈部区域的方向上吹出。由于温度控制和气流控制比较复杂并且气流有时会严重损害乘坐舒适性,因此首先要考虑使用产生热辐射并在加热区域的方向上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的热产生器。然而,利用已知的加热装置,不能满足关于乘坐舒适性的不断提高的期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所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加热的车辆座椅的温度舒适性的问题。该问题通过最初描述的类型的加热装置来解决,其中,加热装置的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具有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通过提供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可以在不会过度增加座椅温度控制的能量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大面积的热发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还允许发射强度在各个发射区的区域中的局部适应性,从而可以实施基于需求的和/或使用者特定的温度控制。以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使用者在使用相应的车辆座椅时的舒适感。加热装置的加热表面优选地是材料层的至少部分地可透过热辐射的部分。热产生器可被设计为适于产生红外辐射。相应地,热辐射可以是红外辐射。借助于热辐射的热传递不会引起损害舒适性的噪声发射,并且仅很小地受到对流的影响。此外,由于即使在低的车内温度下,使用者也由于热辐射而感受到舒适的温度感觉,因此当与传统的加热装置相比时,能耗显著降低。相应的加热装置还具有比较短的启动时间,从而使使用者迅速感受到舒适。相应的加热装置可用于不同车辆类型的车辆座椅中、例如用于敞篷车的车辆座椅中。加热装置可以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例如两个加热表面,其中,每个加热表面优选地具有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通过提供多个加热表面,避免了沿着使用者的接触表面的单个加热区域的存在,那将导致不舒适的温度感觉。加热装置可以具有多个热产生器,热产生器中的每个被设计为适于产生热辐射并且朝着加热表面的方向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在加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表面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接触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多个发射区相对于接触区域降低。通过相对于接触区域降低发射区,实施对于发射区的接触保护,这防止使用者无意中与发射区接触或至少显著降低了接触的风险。由于通过降低所述发射区而基本上避免了使用者与发射区的接触,因此可以设置显著更高的辐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产生器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效果。此外,其中的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发射区中的多个或所有具有不同的倾斜度的加热装置是有利的。特别是,发射区中的多个或所有相对于竖直线具有不同的倾斜度。由于发射区的不同倾斜度,热辐射在不同的方向上发射。因此,加热装置可以有利地用于例如拱形或弯曲的乘坐区域的区域中。此外,由于发射区的不同倾斜度,可以实施热辐射的定向发射,从而能够使发射区与使用者的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身体区域对正。在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热产生器具有多个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其中,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分别分配给发射区,使得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所产生的热辐射朝着分配给相应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发射区的方向发射。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优选地具有低的蓄热能力,以防止由于无意中触碰发射区导致的受伤、特别是灼伤。特别是,反射器和/或隔热件被布置在热产生器的相应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背离加热表面的一侧上,使得所产生的热辐射不会发射到车辆座椅的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温度感觉的区域中。例如,因此可以避免朝着座椅内部的方向发射热。特别是,发射区被设计为基本上竖直或水平地伸长和/或对正。多个发射区优选地彼此平行地延伸。特别是,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被设计为基本上竖直或水平地伸长和/或对正。多个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优选地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热产生器的分别分配给发射区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中的多个或所有具有不同的对正结构和/或倾斜度。由于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不同的对正结构和/或倾斜度,可以预先确定不同的发射方向,使得加热装置也可以用于弯曲或拱形的乘坐区域的区域中。在加热装置的改进方案中,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被设计为平面和/或平坦的。优选地,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基本上平行于分配给相应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发射区。由于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及其发射区的平行对正结构,可以实施比较平坦的整体结构,其可以以较小的努力集成到车辆座椅的基本结构中,并且仅需要很小的安装空间。此外,热产生器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加热箔、特别是表面加热箔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电阻导体。一个或两个以上电阻导体优选地利用非金属材料形成。一个或两个以上电阻导体的剖面优选地小于1平方毫米。例如,加热箔可以被设计为石墨加热箔。此外,加热箔可以是红外加热箔。加热箔可以部分地利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rubber)制成或具有三元乙丙橡胶层。如果热产生器具有多个发射元件,则每个发射元件例如可以是加热箔。如果热产生器具有多个发射区段,则各个发射区段可以分别是加热箔区段。此外,具有被设计为适于控制至少一个热产生器的控制装置的加热装置是有利的。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分别分配给多个加热组中的一组,其中,加热组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被彼此独立地控制。以这种方式,可以对不同组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设置不同的发射强度。这允许实施加热表面的区域分配,并且因此不同加热区域可以被加热到不同的程度。例如,因此可以实现车辆座椅的不对称加热。例如,加热装置具有右加热区和左加热区。此外,加热装置可具有中间或中央加热区。借助于控制装置,因此可以经由加热表面设置不同的加热模式,例如以补偿在车辆座椅的区域中的局部温度差异。这样的局部温度差异可以例如由打开的车窗引起。此外,因此可以实施适合于使用者的身体或皮肤温度的多区加热。在局部日晒的情况下,设置相应的加热模式也可以是有利的。此外,车辆结构的不同隔热性能会导致使用者的温度感觉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窗户附近的区域可以被更强地加热、特别是在低的外部温度下。此外,相比于加热表面的具有高接触风险的发射区,控制装置可以用于以更大强度来加热加热表面的具有较低接触风险的发射区。具有低接触风险的发射区可以例如被加热到在43-85摄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n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其至少部分地是可透过热辐射的;以及/n至少一个热产生器,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后面,所述至少一个热产生器被配置为适于产生热辐射并且朝着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方向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具有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其至少部分地是可透过热辐射的;以及
至少一个热产生器,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后面,所述至少一个热产生器被配置为适于产生热辐射并且朝着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方向发射所产生的热辐射;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具有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射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接触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表面的所述多个发射区相对于所述一个或两个以上接触区域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射区具有不同的倾斜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产生器具有多个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发射区,使得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所产生的热辐射朝着分配给相应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发射区的方向发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中的多个或所有具有不同的对正结构和/或倾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产生器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被设计为平坦的,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分配给相应的发射元件或发射区段的发射区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产生器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加热箔或表面加热箔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电阻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施皮尔纳J·凯勒
申请(专利权)人:捷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