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1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包括底座、外模、内模和盖板,内模设置在外模的内部;底座通过气缸与内模活动连接;且,在盖板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在盖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内模与限位柱相连接,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且,在侧模的顶部设置有侧翼;其中,底模与底座相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与侧翼下方相连接;侧翼的边缘固接侧檐;且,侧檐通过固定件与支架相连接,使得整个模板装置更加稳固,气缸的存在亦使得连接限位柱的盖板能够对内模进行多角度的限位工作,有效避免预制箱梁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的移动和上浮,增加模板浇筑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预制箱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
本技术涉及箱梁模板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
技术介绍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随着桥梁工程预制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预制箱梁的生产要求也在逐步增加。现有技术中,预制箱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高频振动器的振动工作使混凝土均匀填充模板之间的空腔,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制箱梁会在振动的同时产生移动和上浮,偏离箱梁的生产标准尺寸,降低箱梁的生产质量。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预制箱梁精确度、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以解决传统预制箱梁模板采用高频振动器的振动工作使混凝土均匀填充模板之间的空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制箱梁会在振动的同时产生移动和上浮,偏离箱梁的生产标准尺寸,降低箱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模、内模和盖板,其中,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外模的内部;所述底座通过气缸与所述内模活动连接;且,在所述盖板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在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内模与所述限位柱相连接;所述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且,在所述侧模的顶部设置有侧翼;其中,所述底模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侧翼下方相连接;所述侧翼的边缘固接所述侧檐;且,所述侧檐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侧檐采用金属板;所述侧檐焊接在所述盖板上。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侧翼通过插杆与所述侧檐相固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侧翼上设置有限位孔;在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磁环;所述插杆贯穿所述侧檐与所述限位孔相扣合,所述磁环与所述侧檐外侧吸附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限位柱下方设置有防滑座;所述限位柱通过所述防滑座与所述内模相固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限位柱包括直柱和斜柱。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直柱与所述内模的正上方相连接;所述斜柱与所述内模的侧面相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固定件采用螺杆、螺母;所述螺杆贯穿所述侧檐,并穿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内模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套筒。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底模与所述套筒相扣合。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包括底座、外模、内模和盖板,在盖板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在盖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且,侧模的顶部设置有侧翼;底模与底座相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侧翼下方相连接;侧翼的边缘固接侧檐;侧檐通过固定件与支架相连接;内模设置在外模的内部;底座通过气缸与内模活动连接;内模与限位柱相连接,使得限位柱的盖板能够对内模进行多角度的限位工作,有效避免预制箱梁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的移动和上浮,增加模板浇筑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预制箱梁的生产质量,并且,通过设置固定件的方式对外模、支架和盖板进行固定连接,有效提高模板的拆装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对插杆设置磁环使得插杆始终保持连接状态,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保证内模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和上浮,提高箱梁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中侧翼与侧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底座,2、支架,3、外模,31、底模,32、侧模,33、侧翼,4、插杆,41、磁环,42、限位孔,5、盖板,51、侧檐,6、螺杆,7、限位柱,71、直柱,72、斜柱,73、防滑座,8、内模,81、安装板,82、套筒,9、气缸;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传统预制箱梁模板采用高频振动器的振动工作使混凝土均匀填充模板之间的空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制箱梁会在振动的同时产生移动和上浮,偏离箱梁的生产标准尺寸,降低箱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图1对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结构进行了示例性标示;图2对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中侧翼与侧檐的结构进行了示例性标示。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包括底座1、外模3、内模8和盖板5,该内模8设置在该外模3的内部,该底座1通过气缸9与该内模8活动连接;该外模3设置在该底座1上方,该盖板设置在该外模3与内模8的上方,其中,在该盖板5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51,侧檐51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属板,该侧檐与该盖板5的连接方式也不作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该侧檐与该盖板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在该盖板5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7;该限位柱7用于对内模8进行限位以防止内模8在浇筑预制箱梁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和上浮。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该外模3包括底模31和侧模32;且,该侧模32的顶部设置有侧翼33,需要说明的是该侧翼仅仅为形状上的指代,该侧翼33可以与侧模32为一个整体的连贯的结构,也可以是设置或连接在侧模32上的独立结构,一般侧翼33与侧模32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或者说侧翼33为侧模32的一部分,其仅仅在形状上有所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制,该侧模32用于对预制箱梁进行外形塑造,而侧翼33的存在便于整个外模3与盖板5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该底模31与该底座1相连接;在该底座1上设置有支架2,该支架2的上端与该侧翼33下方相连接,即支架2上端与侧翼33固定相连,支架2下端与底座1相连,在此支架2上端与侧翼33相连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侧翼33的边缘固接该侧檐51;且,该侧檐51通过固定件与该支架2相连接,即侧檐51不仅与外模3上的侧翼33相固定,而且还与支架2相固定,从而通过侧檐51将盖板5与外模3、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包括底座、外模、内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外模的内部;/n所述底座通过气缸与所述内模活动连接;且,/n在所述盖板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n在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内模与所述限位柱相连接;/n所述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且,在所述侧模的顶部设置有侧翼;其中,/n所述底模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侧翼下方相连接;/n所述侧翼的边缘固接所述侧檐;且,所述侧檐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包括底座、外模、内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外模的内部;
所述底座通过气缸与所述内模活动连接;且,
在所述盖板的边缘对称设置有侧檐;
在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内模与所述限位柱相连接;
所述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且,在所述侧模的顶部设置有侧翼;其中,
所述底模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侧翼下方相连接;
所述侧翼的边缘固接所述侧檐;且,所述侧檐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檐采用金属板;
所述侧檐焊接在所述盖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翼通过插杆与所述侧檐相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内模上浮的预制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翼上设置有限位孔;在所述插杆上设置有磁环;
所述插杆贯穿所述侧檐与所述限位孔相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元林李垒韩建炯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