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85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34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涉及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其包括拉刀本身,所述拉刀本身包括固定杆和刀套,所述刀套外侧沿刀套轴线方向环状成型有切削齿,所述切削齿均匀间隔成型有多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块,所述刀套套设在固定杆上并与限位块抵接,所述固定杆背离限位块的一端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刀套抵紧设置。本申请具有减少浪费材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刀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
技术介绍
拉刀是一种多齿、适用于精加工的刀具。拉刀工作时沿轴线作直线运动,以刀体上后一刀刃高于前一刀刃来完成拉削任务,刀体上刀刃的多少由其加工余量确定。传统拉刀的刀体与刀座是一体的,当刀刃磨损后,一般需要重新更换拉刀。现有公告号为CN20374759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潜油电机转子拉内径拉刀,所述拉刀包括拉刀头、拉刀杆、带豁口拉刀和拉刀,所述拉刀头设置于所述拉刀杆的上端,所述拉刀头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带豁口拉刀为多个,所述带豁口拉刀设置有豁口和带豁口拉刀内孔,相邻两个所述带豁口拉刀的豁口位置相互交错;所述拉刀为多个,所述拉刀设置有拉刀内孔;所述带豁口拉刀内孔和所述拉刀内孔的内径与所述拉刀杆的直径相同,所述拉刀杆由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带豁口拉刀与所述拉刀。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刀头对不同内径的工件进行切削时,工作人员需要更换整个拉刀,申请人认为存在有浪费材料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浪费材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包括拉刀本身,所述拉刀本身包括固定杆和刀套,所述刀套外侧沿刀套轴线方向环状成型有切削齿,所述切削齿均匀间隔成型有多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块,所述刀套套设在固定杆上并与限位块抵接,所述固定杆背离限位块的一端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刀套抵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刀套贯穿固定杆,且刀套的两端被限位块和第一螺母固定,有助于实现拉刀对不同内径的工件进行加工,且减少浪费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上沿固定杆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螺纹穿入刀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螺母并穿入刀套,有助于加强刀套在固定杆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背离固定杆的一侧穿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圈和限位块抵紧,所述固定块的外圈与刀套抵紧,所述固定杆上背离限位块的一侧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和固定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固定块和第二螺母抵紧刀套,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刀套在固定杆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块沿固定杆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螺纹传入刀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螺栓贯穿固定块并穿入刀套,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刀套在固定杆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刀套内开设有冷却槽;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杆且与冷却槽连通,所述进液管与冷却槽的连通端位于刀套靠近第一螺母一端,所述进液管位于第二螺母背离刀套的一侧侧壁上螺纹连通有进口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杆且与冷却槽连通,所述出液管与冷却槽的连通端位于刀套背离进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位于第二螺母背离刀套的一侧侧壁上螺纹连通有出口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冷却槽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通进口管,出液管连通出口管,有助于实现拉刀对工件加工时进行散热冷却。优选的,所述冷却槽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以及固定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槽与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均与固定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一环形槽连通进液管,第二环形槽连通出液管,有助于具体实现对拉刀进行散热冷却。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包括用于冷却切削齿的第三环形槽和直通槽,所述第三环形槽与切削齿的一一对应,所述直通槽连通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以及所有第三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三环形槽和切削齿一一对应,有助于保证切削齿切削工件时的散热冷却。优选的,所述第三环形槽向切削齿延伸并位于切削齿刀体背离切削齿刀口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三环形槽位于切削齿背离切削刀口一侧,有助于保证切削齿切削工件的强度。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借助刀套贯穿固定杆,且刀套的两端被限位块和第一螺母固定,有助于实现拉刀对不同内径的工件进行加工;2.通过冷却槽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通进口管,出液管连通出口管,有助于实现拉刀对工件加工时进行散热冷却;3.借助第三环形槽和切削齿一一对应,且第三环形槽位于切削齿背离切削刀口一侧,有助于保证切削齿切削工件时的散热冷却的同时,保证切削齿切削工件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的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拉刀本身;2、固定杆;21、限位块;22、第一螺母;221、第一螺栓;23、第二螺母;3、刀套;31、切削齿;4、固定块;41、第二螺栓;5、冷却槽;51、第一环形槽;52、第二环形槽;53、固定槽;531、第三环形槽;532、直通槽;6、进液管;61、进口管;7、出液管;71、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参照图1和2,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包括拉刀本身1,拉刀本身1包括固定杆2和刀套3,刀套3外侧沿刀套3轴线方向环状成型有切削齿31,切削齿31均匀间隔成型有十个,固定杆2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块21,刀套3套设在固定杆2上并与限位块21抵接,固定杆2背离限位块21的一端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母22,第一螺母22与刀套3抵紧设置。第一螺母22上沿固定杆2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栓221,第一螺栓221的端部螺纹穿入刀套3。实际运用中,借助刀套3套设在固定杆2上并抵紧限位块21,以及第一螺母22和刀套3抵紧设置,第一螺栓221进一步保证第一螺母22和刀套3抵接,极大的提升了刀套3在固定杆2上稳定性。参照图2和3,固定杆2上背离固定杆2的一侧穿设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圈和限位块21抵紧,固定块4的外圈与刀套3抵紧,固定杆2上背离限位块21的一侧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母23,第二螺母23和固定块4抵接。固定块4沿固定杆2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栓41,第二螺栓41的端部螺纹传入刀套3。实际运用中,借助第二螺母23将固定块4同时和限位块21、刀套3二者进行抵紧,并且第二螺栓41进一步保证固定块4和刀套3抵接,进一步提升了刀套3在固定杆2上稳定性。刀套3内开设有冷却槽5,冷却槽5包括第一环形槽51、第二环形槽52以及固定槽53,第一环形槽51位于刀套3靠近第一螺母22一端,第二环形槽52位于刀套3背离第一环形槽51的一端,固定槽53包括第三环形槽531和直通槽532,第三环形槽531和切削齿31一一对应,且第三环形槽531向切削齿31延伸并位于切削齿31刀体背离切削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包括拉刀本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本身(1)包括固定杆(2)和刀套(3),所述刀套(3)外侧沿刀套(3)轴线方向环状成型有切削齿(31),所述切削齿(31)均匀间隔成型有多个,所述固定杆(2)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块(21),所述刀套(3)套设在固定杆(2)上并与限位块(21)抵接,所述固定杆(2)背离限位块(21)的一端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母(22),所述第一螺母(22)与刀套(3)抵紧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包括拉刀本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本身(1)包括固定杆(2)和刀套(3),所述刀套(3)外侧沿刀套(3)轴线方向环状成型有切削齿(31),所述切削齿(31)均匀间隔成型有多个,所述固定杆(2)的一端成型有限位块(21),所述刀套(3)套设在固定杆(2)上并与限位块(21)抵接,所述固定杆(2)背离限位块(21)的一端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母(22),所述第一螺母(22)与刀套(3)抵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22)上沿固定杆(2)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栓(221),所述第一螺栓(221)的端部螺纹穿入刀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上背离固定杆(2)的一侧穿设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圈和限位块(21)抵紧,所述固定块(4)的外圈与刀套(3)抵紧,所述固定杆(2)上背离限位块(21)的一侧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母(23),所述第二螺母(23)和固定块(4)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沿固定杆(2)的轴线方向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栓(41),所述第二螺栓(41)的端部螺纹传入刀套(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工不同尺寸工件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上开设有进液管(6)和出液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峰徐陕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顾峰工业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