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69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工质、第二工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三工质、抽灌口、第七管道;其中第一蒸发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依次连接、组成环路;所述的第五管道设置了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也解决了集中冷(热)源通过管组大面积换热,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传热领域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
,具体涉及到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现行电子设备效能提高,其中作为处理讯号及运算的电子元件相对的也较以前的电子元件产生较高的热量,最常被使用的一般散热元件包含热管、散热器、均温板等元件,并透过直接与会发热之电子元件接触后进一步增加散热效能,防止电子元件温度过高而烧毁等情事。更进一步亦有设置具有强制散热效果的风扇对该散热元件进行解热,风扇确实具有提升散热之效能,但在有限的空间里并非皆可设置风扇,故空间问题亦为重点之一。环路热管是指一种回路闭合环型热管。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以及蒸气和液体管线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外表面蒸发,产生的气体从流出进入气体管线,在汽体管线对外换热,工质在冷却成液体,经液体管线进入蒸发器对毛细芯进行补给,如此循环。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但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减少占用空间,在传热领域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工质、第二工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三工质,抽灌口,第七管道;其中第一蒸发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依次连接、组成环路;所述的第五管道设置了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高于第一蒸发器最高处和低于第二蒸发器最低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液器最高处低于第一蒸发器最高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蒸发器最高处低于第二蒸发器最低处。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蒸发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抽灌口,第七管道组成密闭通道并采用焊接连接,内充灌有第一工质,所述的抽灌口设置在密闭通道任意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本管组无更多的部件,外加电能,简单易行,可靠性高;制热时,通过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高于第一蒸发器最高处和低于第二蒸发器最低处之间,形成一定高度差,保证第一蒸发器内产生的气体只能按第五管道、第四管道定向流向第三管道,有效阻止气态第一工质从第三管道向第一蒸发器反向流动,避免换热端的换热面积减小,阻止了液体工质回流引起的性能恶化;储液器最高处低于第一蒸发器最高处,有能够保证使工质按照一定的方向定向循环,并保证液体工质在储液器中充分冷却,液体工质自动返回,维持蒸发器液体工质补给、保证气液态工质在管路内的循环;在传冷时,同理;解决了集中冷(热)源通过管组大面积换热的难题。减少占用空间,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还大大节省了常规能源的消耗,也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个标记分别为:第一蒸发器1、第一工质2、第二工质3、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储液器6、第三管道7、第四管道8、第五管道9,第二蒸发器10、第六管道11,第三工质12,抽灌口13、第七管道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1、第一工质2、第二工质3、第一管道4、多根第二管道5、储液器6、第三管道7、第四管道8、第五管道9,第二蒸发器10、第六管道11,第三工质12,抽灌口13、第七管道14;其中第一蒸发器1、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5、储液器6、第三管道7、第四管道8、多根第五管道9、第二蒸发器10、第六管道11、第七管道14依次连接、组成环路。在制热时,带热量的第二工质3流过第一管道4、通过第四管道9、第五管道9,高于第一蒸发器1最高处和低于第二蒸发器10最低处,形成一定高度差,保证第一蒸发器1内产生的气体工质2只能按第五管道9、第四管道8定向流向第三管道7,有效阻止液态第一工质2从第三管道7向第一蒸发器1反向流动,避免第五管道9、第四管道8的换热面积减小,阻止了液体第一工质2回流引起的性能恶化;在传冷时,同理;所述的第五管道9设置了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保证由于空间的限制,需要加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为了使制冷、制热过程顺利,优选地第四管道8、第五管道9高于第一蒸发器1最高处和低于第二蒸发器10最低处之间。为了使制冷、制热效率提高,优选地储液器最高处低于第一蒸发器1最高处,使液体第一工质2在储液器充分冷却,保证补充的第一蒸发器1的液体第一工质2的温度差。为了使制冷、制热过程顺利,优选地第一蒸发器1最高处低于第二蒸发器10最低处储液器最高处低于第一蒸发器1最高处,形成一定高度差,保证第一蒸发器1、第二蒸发器10内产生的气体工质2只能按第五管道9、第四管道8定向流向第三管道7,有效阻止液态第一工质2从第三管道7向第一蒸发器1反向流动,避免第五管道9、第四管道8的换热面积减小,阻止了液体第一工质2回流引起的性能恶化;在传冷时,同理。一般,在闭合环路内设置有第一工质2,第一工质2通常选择低沸点第一工质2,其沸点小于等于家用采暖或制冷,例如:沸点在200度以下;优选沸点在100度以下的第一工质2,进一步优选为沸点在0度以下的第一工质2。该冷暖管组通常还包括与闭合环路相连通的抽灌口13,抽灌口13用于对闭合环路抽灌工质13;由于闭合环路各处相通,抽灌口13设置在环路各处均可,通常设置在便于检修的部位;优选的,如图1所示,抽灌口13设于第二蒸发器器10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当第一蒸发器1接受第一管道4内第二工质3的热量,第一工质2蒸发成汽体,通过第七管道14和第二蒸发器10传递到第五管道9与外界实现换热,蒸汽的第一工质2的冷凝成液体第一工质2,通过第四管道8和第三管道7回到储液器6,第一工质2在储液器6中再次冷却,溢流到第一蒸发器1内,实现补给,如此循环;当上述第二蒸发器10接受第六管道11内第三工质12的冷量时,第一工质2冷凝成液体,传递到第五管道9与外界实现热交换,通过第四管道8和第三管道7回到储液器6及第一蒸发器1,进行补给,如此循环;实现多根第五管道9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加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了传热领域的难题。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工质、第二工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三工质、抽灌口、第七管道;其中第一蒸发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依次连接、组成环路;所述的第五管道设置了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工质、第二工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三工质、抽灌口、第七管道;其中第一蒸发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储液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多根第五管道、第二蒸发器、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依次连接、组成环路;所述的第五管道设置了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用储液器的冷暖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所述的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高于第一蒸发器最高处液面和低于第二蒸发器最低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宇医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