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65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领域,为解决目前的现有的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的问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呈“U”型,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圆周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风机。该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二导风管、抽风机、导热片和喷风头,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由抽风机将壳体内部一角的空气抽向壳体的一端,由导热片对热空气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对装置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装置内外的空气直接进行交换,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防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其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无线传输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扩展性强、通信可靠、安装维护便捷等优点,无线低功耗中继传输技术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现有的多中继透传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在壳体安装散热风扇进行散热,然而,这种散热方式不仅会使灰尘容易进入装置内部,同时散热风扇长期高功率工作会严重增加装置的功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散热功耗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呈“U”型,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圆周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风机,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口,且若干安装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热片,所述第二导风管圆周另一端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二导风管圆周靠近抽风机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喷风头,所述导热片成波浪状,所述第二导风管圆周靠近抽风机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抽风机电性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端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导风管,且第一导风管一端的一侧外壁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管另一侧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网板,且支撑网板的一侧外壁和第一导风管一侧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过滤网。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的内壁设置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底部的四角外壁和壳体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垫。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壁均等距离设置有插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二导风管、抽风机、导热片和喷风头,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由抽风机将壳体内部一角的空气抽向壳体的一端,由导热片对热空气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对装置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装置内外的空气直接进行交换,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防尘散热效果。2、该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导风管、连接管、支撑杆和螺旋过滤网,可以由第一导风管对装置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散热,由螺旋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尘,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防尘效果。3、该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导热片设置成波浪状,可以有效的提高导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的效率。4、该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检修盖,并由四个固定螺丝将检修盖固定,可以通过打开检修盖对装置内部进行检修清理,提高了装置检修的便捷性。5、该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二导风管靠近抽风机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由温度传感器对抽风机抽出的风流进行及时的温度检测,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抽风机的功率,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抽风机的功率,进而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导风管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导风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导风管;3、显示器;4、护板;5、插槽;6、插头;7、导热片;8、第二导风管;9、固定螺丝;10、检修盖;11、橡胶垫;12、喷风头;13、连接管;14、支撑杆;15、螺旋过滤网;16、密封盖;17、支撑网板;18、抽风机;1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风管8,第二导风管8呈“U”型,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风机18,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口,且若干安装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热片7,第二导风管8圆周另一端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16,第二导风管8圆周靠近抽风机1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喷风头12,导热片7成波浪状,第二导风管8圆周靠近抽风机18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且温度传感器19通过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抽风机18电性连接,使用过程中,由抽风机18将壳体1内部一角的空气抽向壳体1的一端,由导热片7对热空气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对装置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装置内外的空气直接进行交换,降低了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防尘散热效果。进一步,壳体1一端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导风管2,且第一导风管2一端的一侧外壁和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13。进一步,第一导风管2另一侧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网板17,且支撑网板17的一侧外壁和第一导风管2一侧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过滤网15,由第一导风管2对装置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散热,由螺旋过滤网15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尘,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防尘效果。进一步,壳体1的底部外壁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的内壁设置有检修盖10,检修盖10底部的四角外壁和壳体1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9,由四个固定螺丝9将检修盖固定,可以通过打开检修盖对装置内部进行检修清理,提高了装置检修的便捷性。进一步,壳体1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垫11。进一步,壳体1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插槽5,且插槽5的内壁均等距离设置有插头6。进一步,壳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器3。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需要打开检修盖10,然后将芯片元件安装在壳体1内部,使用过程中,由抽风机18将壳体1内部一角的空气抽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风管(8),所述第二导风管(8)呈“U”型,所述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风机(18),所述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口,且若干安装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热片(7),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另一端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远离抽风机(1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喷风头(12),所述导热片(7)成波浪状,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靠近抽风机(18)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且温度传感器(19)通过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抽风机(18)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且两个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风管(8),所述第二导风管(8)呈“U”型,所述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风机(18),所述第二导风管(8)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口,且若干安装口的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热片(7),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另一端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远离抽风机(1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设置的喷风头(12),所述导热片(7)成波浪状,所述第二导风管(8)圆周靠近抽风机(18)的一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且温度传感器(19)通过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抽风机(1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低功耗多中继透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端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导风管(2),且第一导风管(2)一端的一侧外壁和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杨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