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48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08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栅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一屏蔽层。栅极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栅极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第一屏蔽层设置于栅极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第一屏蔽层将空间划分为第一屏蔽层与基板之间的第一空间和第一屏蔽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第二空间。第一屏蔽层减少了三层之间的磁场共用空间,进而抑制了栅极层或第一电极层的磁场的变化对其他金属层的信号干扰,提高了阴阳极压差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同种像素亮度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和画面画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屏,包括数据信号线、电源电压线、参考信号线以及驱动晶体管等电路。数据信号线可以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电源电压信号线可以用于传输电源电压信号。该参考信号线可以用于传输参考电压信号。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可以用于接收栅极电压信号。信号线内流通有高频信号,产生电磁感应,形成信号串扰,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为必要。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栅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一屏蔽层。所述栅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屏蔽层分别与所述栅极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绝缘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源漏走线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源漏走线层贴合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10);/n栅极层(230),设置于所述基板(110)的一侧;/n第一电极层(180),设置于所述栅极层(23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侧;/n第一屏蔽层(150),设置于所述栅极层(230)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80)之间,且所述第一屏蔽层(150)分别与所述栅极层(230)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80)绝缘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10);
栅极层(230),设置于所述基板(110)的一侧;
第一电极层(180),设置于所述栅极层(23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侧;
第一屏蔽层(150),设置于所述栅极层(230)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80)之间,且所述第一屏蔽层(150)分别与所述栅极层(230)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80)绝缘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130),设置于所述栅极层(23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侧;
源漏走线层(21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3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一侧,所述源漏走线层(210)贴合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30)远离所述基板(110)的表面,所述第一屏蔽层(15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30)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80)之间,且所述第一屏蔽层(150)与所述源漏走线层(210)绝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150)与所述源漏走线层(210)同层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平坦化层(140),设置于所述源漏走线层(210)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80)之间,所述第一屏蔽层(150)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40)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8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极层(19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80)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40)之间,所述第一屏蔽层(150)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190)和所述第一平坦化层(140)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150)开设有过孔(154),所述第二电极层(190)与所述源漏走线层(210)通过所述过孔(154)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屏蔽管(153),所述屏蔽管(153)的外壁与所述过孔(154)内壁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许立雄于振坤苏远安付恒野党鹏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