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线缆及其自动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44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机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主线缆、缓冲层和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缆芯、沿缆芯绕绞的3根动力线、2根信号线、1根控制线及内护层;所述2根信号线和1根控制线分别夹在相邻2根动力线之间的缝隙中;农机线缆自动化测试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农机线缆的圆整性高,柔韧性好,缆芯整体受力均匀,增强了线缆的耐磨、耐拉伸、耐弯曲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启动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进行供电,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随后控制单元发出信号,信号经过线束进入到故障信号指示模块中,根据故障信号指示模块的指示即可。与背景技术中人工测试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消息,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机线缆及其自动化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农机线缆及其自动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农机在农业化生产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且农机目前加入高精度导航、自动驾驶等手段,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力成本的投入,后续这种带高精度导航和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智能农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农机线缆作为农机控制器与各执行机构的中间桥梁,是农机设备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线缆的通断性是必须保证的。目前,农机线缆的通断性测试方法为人为测试法,即人工利用简易的设备对线缆的每根线束进行依次测试,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是人为操作,测试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较低。随着农机智能化,对农机线缆的要求也相应增加,既需要传输电力,同时还要传输信号,大多为动力线与信号线以及控制线的集合体;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线缆经常面临频繁拖拽、扭曲和刮擦,如果耐磨、耐压、韧性不足则很容易出现破损、扭曲变形、甚至漏电等问题,这样对农机线缆的测试提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机线缆及其自动化测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主线缆、缓冲层和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缆芯、沿缆芯绕绞的3根动力线、2根信号线、1根控制线及内护层;所述2根信号线和1根控制线分别夹在相邻2根动力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内护套中还设置有多根填充条;所述缆芯设置在正中心,所述动力线、根信号线和控制线呈等边三角形沿缆芯绕绞,内部结构上采用绕绞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在拖曳过程的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缆芯可采用大马力绳或高强度芳纶丝,增强线缆的轴向抗拉强度。沿中心轴线设置各结构,可以很好的控制线缆的节径比,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所述填充条为绳状体,且由低成本轻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往外的导线体、半导层、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芳纶丝与铜合金螺旋丝或铝合金螺旋丝混合编制;所述导线体由直径2mm的铜导线绞合而成,由于导线体的外表面不圆整,导线体与绝缘层直接接触,容易造成局部电荷聚积,产生微小高压区,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容击穿绝缘层而造成漏电。设置半导层避免了局部电荷的聚积,延长了农机线缆的使用寿命。动力线设置屏蔽层,减少各动力线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同时也减少动力线对信号线和控制线的影响。所述缓冲层由沿缆芯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导线,所述缓冲层设置在主线缆和外护套之间,所述弹力导线由漆包线外挤包强化天然橡胶构成;所述缓冲层和内护层一起挤包而成。强化天然橡胶,具有高弹力,由于对其分子链进行补强,形成的网络结构稳定性好,大幅增加其使用寿命,呈环状分布的弹力导线既可以缓冲线缆被拖拽、碾压过程中受力,减少线缆内部磨损,同时内部的漆包线可以用来检测农机线缆的破损度,在农机线缆弹力导线的一端加电压,在农机线缆的另一端检测,如有破损,则部分弹力导线就检测不到电信号。为快速检测农机线缆的破损度以及预警提供方法。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沿线缆轴向平行方向的多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线圈和引线;所述线圈与导线体垂直;所述引线为线圈的两端子并沿线缆轴向平行设置;相邻的感应组件与线缆轴向角度不同且引线且朝向一致;相邻的感应组件的前一感应组件引线长度超过后一感应组件的线圈。沿农机线缆的一个方向设置呈接龙式的感应组件(即一个接一个感应组件且相互不影响),不管农机线缆不管从哪截断,都有引线的2个端口,2个端口连接高精度的电流表,构成电感监测装置,当动力线的电流发生变化,即可以在电流表上呈现,在智能化快速检测时,供应电源的电压是已知的,动力线的电阻也是已知的,因此动力线的电流也是已知的,所以通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动力线通断时的感应电流也是具体的,如有漏电或动力线断开,则可以快速检测到。由于感应组件设置在动力线的绝缘层内,在自动化检测时,只需要通过设备连接其引线端口即可,且能快速判定动力线的通断以及是否漏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护层为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复合材料;所述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室温条件下,将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氧化镁、氧化锌、炭黑、三盐基硫酸铅、微晶石蜡、防老剂加入到转矩流变仪中,在130-150℃下混炼15-25min后,再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动态硫化5-10min即可。制备方法中,各原料质量份数如下:氯化聚乙烯50-60份、氯丁橡胶20-30份、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10-15份、氧化镁5-10份、氧化锌5-10份、炭黑10-15份、三盐基硫酸铅1-3份、微晶石蜡2-4份、防老剂1-2份、硫化剂1-2份、促进剂0.1-0.5份。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NBC、防老剂RD按质量比1-5:1-5复配而成;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AW160或硫化剂DCP;所述促进剂为硫化促进剂TMTD、硫化促进剂TMTM、硫化促进剂ZBX、硫化促进剂NA-22、硫化促进剂CZ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一种农机线缆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供电单元、第一连接器、车载设备连接器和故障信号指示模块;所述控制单元上设置有线束类型选择组件;所述供电单元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一连接器呈电性连接;所述车载设备连接器与故障信号指示模块呈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所述供电单元通过导线与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相连,所述述车载设备连接器与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呈电性连接,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呈电性连接;所述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还设置有电流测量装置,所述电流测量装置测量引线的电流;所述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还设置有弹力导线检测装置。所述线束类型选择组件包括电机线束按钮和液压阀线束按钮。所述车载设备连接器有不少于两个,车载连接器均与所述自环信号采集电路模块和故障信号指示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故障信号指示模块上有LED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主线缆和缓冲层一起挤包内护层材料,可以确保缓冲层与主线缆紧密结合,而且对主线缆起到更好的支撑保护效果,内护层采用自研制的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复合材料,交联密度和软硬度适中,既不会太硬造成易断裂,也不会因为太软而起不到保护作用,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引入带入了大量的双键,从而使材料具有高弹性和高韧性,作为内护层使用对于缆芯保护性能优异;屏蔽层采用芳纶丝与铜合金螺旋丝或铝合金螺旋丝混合编制,可以加强农机线缆的柔软性,在高频移动或工作下,屏蔽层也不会出现断裂;本专利技术农机线缆的圆整性高,柔韧性好,缆芯整体受力均匀,对使用过程中线缆弯曲所产生的应力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农机线缆由于经受长时间不间断做高频活动而出现松散或者断裂等现象,增强了线缆的耐磨、耐拉伸、耐弯曲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农机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机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往外的主线缆、缓冲层和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缆芯、沿缆芯绕绞的3根动力线、2根信号线、1根控制线及内护层;所述2根信号线和1根控制线分别夹在相邻2根动力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内护套中还设置有多根填充条;/n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往外的导线体、半导层、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芳纶丝与铜合金螺旋丝或铝合金螺旋丝混合编制;/n所述缓冲层由沿缆芯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导线,所述缓冲层设置在主线缆和外护套之间,所述弹力导线由漆包线外挤包强化天然橡胶构成;/n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沿线缆轴向平行方向的多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线圈和引线;所述线圈与导线体垂直;所述引线为线圈的两端子并沿线缆轴向平行设置;/n相邻的感应组件与线缆轴向角度不同且引线且朝向一致;相邻的感应组件的前一感应组件引线长度超过后一感应组件的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机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往外的主线缆、缓冲层和外护套;所述主线缆包括由内往外的缆芯、沿缆芯绕绞的3根动力线、2根信号线、1根控制线及内护层;所述2根信号线和1根控制线分别夹在相邻2根动力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内护套中还设置有多根填充条;
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往外的导线体、半导层、绝缘层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芳纶丝与铜合金螺旋丝或铝合金螺旋丝混合编制;
所述缓冲层由沿缆芯均匀分布的多根弹力导线,所述缓冲层设置在主线缆和外护套之间,所述弹力导线由漆包线外挤包强化天然橡胶构成;
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沿线缆轴向平行方向的多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线圈和引线;所述线圈与导线体垂直;所述引线为线圈的两端子并沿线缆轴向平行设置;
相邻的感应组件与线缆轴向角度不同且引线且朝向一致;相邻的感应组件的前一感应组件引线长度超过后一感应组件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为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复合材料;
所述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室温条件下,将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氧化镁、氧化锌、炭黑、三盐基硫酸铅、微晶石蜡、防老剂加入到转矩流变仪中,在130-150℃下混炼15-25min后,再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动态硫化5-10min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线缆,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各原料质量份数如下:
氯化聚乙烯50-60份、氯丁橡胶20-30份、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10-15份、氧化镁5-10份、氧化锌5-10份、炭黑10-15份、三盐基硫酸铅1-3份、微晶石蜡2-4份、防老剂1-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肖如全程方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卡尔曼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