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2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结构包括回形框、支架、围板、移料装置、控制器、电源线、垫块、盖板、锥桶、加热组件、加料管、闭盖、混匀装置和电动调节阀,所述回形框底端与支架焊接,所述支架下部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下部固接有移料装置,所述围板外侧与控制器左端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器底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回形框顶端与垫块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盖板和锥桶之间设置混匀装置,达到了通过加设边混部件以提高混和效率而大大提高色变均匀的有益效果;并且在支架下部与围板之间设置移料装置,以便于进行装料部件移动,达到了加设推送部件以便于出料移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
本技术属于纳米磨料丝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
技术介绍
混合设备,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纳米磨料,就是采用纳米级别的几种磨料颗粒物料,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混合设备进行混和制成的;而在该纳米磨料丝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为提高使用的美观等作用,一般需要在进行纳米磨料混和时,通过加持合理的温度以及加入反应料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形成棕色和墨绿色等颜色;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设备在进行调色时的混和效率不佳而导致大量的色变不均,并且进行出料的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以解决该设备在进行调色时的混和效率不佳而导致大量的色变不均,并且进行出料移动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加设边混部件以提高混和效率而大大提高色变均匀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推送部件以便于出料移动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包括回形框、支架、围板、移料装置、控制器、电源线、垫块、盖板、锥桶、加热组件、加料管、闭盖、混匀装置和电动调节阀,所述回形框底端与支架焊接,所述支架下部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下部固接有移料装置,所述围板外侧与控制器左端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器底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回形框顶端与垫块焊接,所述垫块顶端与锥桶底端螺栓连接,所述锥桶顶端外围与盖板螺栓连接,所述锥桶下部固接有加热组件,所述盖板顶端前后两部分别与加料管焊接,并且加料管外侧与盖板底端连通,所述加料管顶端与闭盖活动连接,所述盖板顶端与混匀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锥桶底端与电动调节阀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料装置包括支撑板、电动推杆、推板、万向滚珠、导块和导槽,所述支撑板顶端中部与电动推杆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前端中部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贯穿围板前后两端,并且围板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底端与万向滚珠螺栓连接,所述推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导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块外表面与导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导槽设置于围板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混匀装置包括条框、初混组件、联动组件和再匀组件,所述条框中部与初混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初混组件左右两端分别与联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条框内侧与联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外侧与再匀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初混组件与再匀组件分别贯穿盖板顶底两端,并且初混组件和再匀组件分别通过轴承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再匀组件上部分别与盖板和锥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初混组件包括U型支撑板、驱动电机、第一轴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一绞龙,所述U型支撑板顶端中部与驱动电机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底端中部与第一轴杆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轴杆同时贯穿第一锥齿轮顶底两端中部,并且第一轴杆与第一锥齿轮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轴杆底端与第一绞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杆分别贯穿U型支撑板、条框和盖板顶底两端中部,并且U型支撑板、条框和盖板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左右两端分别与联动组件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二轴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二锥齿轮对称分布于第二轴杆左右两端,并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轴杆固定插接,所述第二轴杆同时贯穿支撑板左右两端中部,并且第二轴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条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外侧与再匀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内侧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再匀组件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三轴杆、第二绞龙、承接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三锥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三轴杆固定插接,所述第三轴杆底端与第二绞龙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杆同时贯穿承接板和盖板顶底两端,并且第三轴杆分别通过轴承与承接板和盖板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顶端与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同时贯穿盖板顶底两端,并且盖板通过固定件与承接板固定连接第三锥齿轮上部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围框、加热环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围框内侧中段与加热环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环板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嵌入锥桶下部,所述锥桶下部与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围框设置于温度传感器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端面设置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底端面粗糙。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端面、围板底端面、支撑板底端面和万向滚珠底端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该设备在进行调色时的混和效率不佳而导致大量的色变不均的问题,通过在盖板和锥桶之间设置混匀装置,经过条框中部处的初混组件运作,即可对锥桶内部的物料进行中部的初步混和,并带动联动组件运转而带动再匀组件进行运作,对锥桶内部的物料进行左右两端的同步混和,达到了通过加设边混部件以提高混和效率而大大提高色变均匀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进行出料移动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在支架下部与围板之间设置移料装置,经过启动支撑板顶端处固定的电动推杆,即可对推板施加前后推动力,而万向滚珠提供移动助力,而导块在导槽内壁处提供推板移动的稳定性,以便于进行装料部件移动,达到了加设推送部件以便于出料移动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初混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回形框-1、支架-2、围板-3、移料装置-4、控制器-5、电源线-6、垫块-7、盖板-8、锥桶-9、加热组件-10、加料管-11、闭盖-12、混匀装置-13、电动调节阀-14、支撑板-41、电动推杆-42、推板-43、万向滚珠-44、导块-45、导槽-46、围框-101、加热环板-102、温度传感器-103、条框-131、初混组件-132、联动组件-133、再匀组件-134、U型支撑板-1321、驱动电机-1322、第一轴杆-1323、第一锥齿轮-1324、第一绞龙-1325、第二锥齿轮-1331、第二轴杆-1332、支撑板-1333、第三锥齿轮-1341、第三轴杆-1342、第二绞龙-1343、承接板-1344、固定件-134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包括回形框1、支架2、围板3、移料装置4、控制器5、电源线6、垫块7、盖板8、锥桶9、加热组件10、加料管11、闭盖12、混匀装置13和电动调节阀14,回形框1底端与支架2焊接,支架2下部与围板3固定连接,围板3下部固接有移料装置4,围板3外侧与控制器5左端螺栓连接,控制器5底端设置有电源线6,回形框1顶端与垫块7焊接,垫块7顶端与锥桶9底端螺栓连接,锥桶9顶端外围与盖板8螺栓连接,锥桶9下部固接有加热组件10,盖板8顶端前后两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形框(1)、支架(2)、围板(3)、移料装置(4)、控制器(5)、电源线(6)、垫块(7)、盖板(8)、锥桶(9)、加热组件(10)、加料管(11)、闭盖(12)、混匀装置(13)和电动调节阀(14),所述回形框(1)底端与支架(2)焊接,所述支架(2)下部与围板(3)固定连接,所述围板(3)下部固接有移料装置(4),所述围板(3)外侧与控制器(5)左端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器(5)底端设置有电源线(6),所述回形框(1)顶端与垫块(7)焊接,所述垫块(7)顶端与锥桶(9)底端螺栓连接,所述锥桶(9)顶端外围与盖板(8)螺栓连接,所述锥桶(9)下部固接有加热组件(10),所述盖板(8)顶端前后两部分别与加料管(11)焊接,并且加料管(11)外侧与盖板(8)底端连通,所述加料管(11)顶端与闭盖(12)活动连接,所述盖板(8)顶端与混匀装置(13)固定连接,所述锥桶(9)底端与电动调节阀(1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形框(1)、支架(2)、围板(3)、移料装置(4)、控制器(5)、电源线(6)、垫块(7)、盖板(8)、锥桶(9)、加热组件(10)、加料管(11)、闭盖(12)、混匀装置(13)和电动调节阀(14),所述回形框(1)底端与支架(2)焊接,所述支架(2)下部与围板(3)固定连接,所述围板(3)下部固接有移料装置(4),所述围板(3)外侧与控制器(5)左端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器(5)底端设置有电源线(6),所述回形框(1)顶端与垫块(7)焊接,所述垫块(7)顶端与锥桶(9)底端螺栓连接,所述锥桶(9)顶端外围与盖板(8)螺栓连接,所述锥桶(9)下部固接有加热组件(10),所述盖板(8)顶端前后两部分别与加料管(11)焊接,并且加料管(11)外侧与盖板(8)底端连通,所述加料管(11)顶端与闭盖(12)活动连接,所述盖板(8)顶端与混匀装置(13)固定连接,所述锥桶(9)底端与电动调节阀(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装置(4)包括支撑板(41)、电动推杆(42)、推板(43)、万向滚珠(44)、导块(45)和导槽(46),所述支撑板(41)顶端中部与电动推杆(42)螺栓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2)前端中部与推板(43)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2)贯穿围板(3)前后两端,并且围板(3)与电动推杆(42)固定连接,所述推板(43)底端与万向滚珠(44)螺栓连接,所述推板(43)左右两端分别与导块(45)固定连接,所述导块(45)外表面与导槽(46)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导槽(46)设置于围板(3)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装置(13)包括条框(131)、初混组件(132)、联动组件(133)和再匀组件(134),所述条框(131)中部与初混组件(132)固定连接,所述初混组件(132)左右两端分别与联动组件(133)活动连接,所述条框(131)内侧与联动组件(133)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组件(133)外侧与再匀组件(134)固定连接,所述初混组件(132)与再匀组件(134)分别贯穿盖板(8)顶底两端,并且初混组件(132)和再匀组件(134)分别通过轴承与盖板(8)转动连接,所述再匀组件(134)上部分别与盖板(8)和锥桶(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磨料丝生产用调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混组件(132)包括U型支撑板(1321)、驱动电机(1322)、第一轴杆(1323)、第一锥齿轮(1324)和第一绞龙(1325),所述U型支撑板(1321)顶端中部与驱动电机(1322)螺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22)底端中部与第一轴杆(1323)固定插接,所述第一轴杆(1323)同时贯穿第一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江郑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格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