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722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包括:构建目标对应的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存储航迹点信息;设置目标的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和监测共现的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目标航迹信息,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后,获取所有航迹点的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筛选获取名称与待分析目标名称不同的所有航迹信息,确定存在潜在共现关系;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之间的共现策略参数,当判断待分析目标和潜在共现目标为共现目标时,获取共现目标的航迹;对共现目标的航迹按照目标名称进行统计,获取与目标共现的航迹个数,统计并显示共现次数,显示共现目标的航迹。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了计算量并提升了共现监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目标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共现目标,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在不同时空维度会有多条不同的运动轨迹,这些运动轨迹因为任务等内在关联因素,在时空维度会有相互的共现关联。而通过对共现目标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侧面反映出不同目标的内在关联信息,在军事领域中为分析目标活动规律、行为预测等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现有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侧重于在时间或空间的单一维度下进行监测,且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由于分析时效不高、计算过程复杂度高导致的监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与空间进行计算,利用时间范围的限制,对数据库中的航迹点进行筛选,再根据空间上的具体进行共现的判定,降低了计算数据量和复杂度,能够较快获取计算结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目标对应的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使用MPP数据库存储所述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的航迹点信息;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因为航迹点数据量较大,且访问频繁,所以使用MPP数据库存储该数据结构的航迹点信息。步骤2,设置所述目标的标准共现策略参数,所述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包括共现时间差和共现空间距离差;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例如,设置共现时间差为10min,共现空间距离差为10km,即任意两个目标在10min的时间差范围内,曾经空间距离小于等于10km,则视为这两个目标共现状态。步骤3,设定需要监测共现的目标参数条件,通过所述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待分析目标的航迹信息,即目标航迹信息,对所述目标航迹信息中的航迹点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步骤4,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的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根据所述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设定筛选条件,根据所述筛选条件获取数据库中名称与待分析目标名称不同的所有潜在共现目标的航迹信息,即其他航迹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与潜在共现目标存在潜在共现关系;步骤5,遍历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之间的共现策略参数,比较所述共现策略参数与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当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分析目标和潜在共现目标为共现目标时,获取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步骤6,对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按照目标名称进行统计,获取与同一目标名称的目标共现的航迹个数,统计并显示每个所述目标名称的共现次数,显示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柱状图显示共现次数,同时在GIS地图上显示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中包括:目标航迹唯一标识、目标航迹点唯一标识、位置信息数据、运动状态信息、时间信息和目标属性信息。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目标航迹信息中的航迹点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目标航迹信息中的每一条航迹,遍历所有航迹点,将所述航迹点中航向变化小于预设的航行变化基准的航迹点去除,即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任意一个所述航迹点的航向变化:|Cn+1-Cn|+|Cn-Cn-1|其中,Cn为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Cn+1为航迹点Pn所在航迹中后一个航迹点的航向,Cn-1为航迹点Pn所在航迹中前一个航迹点的航向;比较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与航向变化基准ΔC的大小;若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大于航向变化基准ΔC,则保留所述航迹点Pn;若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小于或等于航向变化基准ΔC,则舍弃所述航迹点Pn;保留每条所述航迹中按时间从先到后排序的第一个航迹点和最后一个航迹点。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所述步骤3,能够针对每一条航迹信息,在遍历所有航迹点后,将航向变化较小的航迹点去除。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通过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待分析目标的航迹信息,为通过从所述数据库获取与目标参数条件对应的所有航迹信息。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4包括:采用分页查询的方法获取所述其他航迹信息,分批获取航迹信息TrackList2_1,TrackList2_2,TrackList2_3,...TrackList2_n;其中,TrackList2_1为第一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2为第二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3为第三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n为第n批航迹信息,n为总批数;针对分批获取的每一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i,i∈n。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5,包括:步骤5-1,遍历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包含多条A类航迹信息,每条所述A类航迹信息包含多个A类航迹点;所述其他航迹信息包含多条B类航迹信息,每条所述B类航迹信息包含多个B类航迹点;步骤5-2,分别计算所有所述A类航迹点和所有B类航迹点之间的时间差与距离差,并将所述距离差和共现距离差进行比较;根据获得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的A类航迹点与其他航迹信息中任意一个B类航迹点是否存在共现现象;如果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的A类航迹点与其他航迹信息中任意一个B类航迹点存在共现现象,则判定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的A类航迹点的航迹与其他航迹信息中的B类航迹点的航迹共现,即所述待分析目标与潜在共现目标为共现目标;步骤5-3,获取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5-1,包括:设所述待分析目标航迹Ti对应的航迹点集为PA{pa1,pa2,...pan},其中,任意A类航迹点,即第i个A类航迹点pal的时间信息为tai,任意A类航迹点pal的位置信息经纬度为(xai,yai),xai为A类经度信息,yai为A类纬度信息;所述潜在共现目标航迹Tj对应的航迹点集为PB{pb1,pb2,...pbm},其中,任意B类航迹点pbj的时间信息为tbj,任意B类航迹点pbj的位置信息经纬度为(xbj,ybj),xbj为B类经度信息,ybj为B类纬度信息;其中,A类经度信息xai和B类经度信息xbj的取值范围为[-180,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A类纬度信息yai和B类纬度信息ybj的取值范围为[0,180],北极为0,南极为180。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5-2,包括:步骤5-2-1,取潜在共现目标航迹Tj对应的航迹点集PB{pb1,pb2,...pbm}中的第一个B类航迹点pb1,即潜在共现目标的第一个航迹点;步骤5-2-2,找到所述待分析目标航迹Ti对应的航迹点集PA{pa1,pa2,...pan}中与第一个B类航迹点pb1时间最接近的点pal,pal为所述待分析目标中最接近潜在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构建目标对应的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使用MPP数据库存储所述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的航迹点信息;/n步骤2,设置所述目标的标准共现策略参数,所述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包括共现时间差和共现空间距离差;/n步骤3,设定需要监测共现的目标参数条件,通过所述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待分析目标的航迹信息,即目标航迹信息,对所述目标航迹信息中的航迹点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n步骤4,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的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根据所述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设定筛选条件,根据所述筛选条件获取数据库中名称与待分析目标名称不同的所有潜在共现目标的航迹信息,即其他航迹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与潜在共现目标存在潜在共现关系;/n步骤5,遍历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之间的共现策略参数,比较所述共现策略参数与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当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分析目标和潜在共现目标为共现目标时,获取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n步骤6,对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按照目标名称进行统计,获取与同一目标名称的目标共现的航迹个数,统计并显示每个所述目标名称的共现次数,显示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目标对应的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使用MPP数据库存储所述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的航迹点信息;
步骤2,设置所述目标的标准共现策略参数,所述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包括共现时间差和共现空间距离差;
步骤3,设定需要监测共现的目标参数条件,通过所述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待分析目标的航迹信息,即目标航迹信息,对所述目标航迹信息中的航迹点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
步骤4,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的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根据所述经纬度范围和时间范围设定筛选条件,根据所述筛选条件获取数据库中名称与待分析目标名称不同的所有潜在共现目标的航迹信息,即其他航迹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析目标与潜在共现目标存在潜在共现关系;
步骤5,遍历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获取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中所有航迹点之间的共现策略参数,比较所述共现策略参数与标准共现策略参数,当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分析目标和潜在共现目标为共现目标时,获取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
步骤6,对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按照目标名称进行统计,获取与同一目标名称的目标共现的航迹个数,统计并显示每个所述目标名称的共现次数,显示所述共现目标的航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目标航迹点数据结构中包括:目标航迹唯一标识、目标航迹点唯一标识、位置信息数据、运动状态信息、时间信息和目标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目标航迹信息中的航迹点抽样,获取骨干化航迹信息,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航迹信息中的每一条航迹,遍历所有航迹点,将所述航迹点中航向变化小于预设的航行变化基准的航迹点去除,即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任意一个所述航迹点的航向变化:
|Cn+1-Cn|+|Cn-Cn-1|
其中,Cn为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Cn+1为航迹点Pn所在航迹中后一个航迹点的航向,Cn-1为航迹点Pn所在航迹中前一个航迹点的航向;
比较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与航向变化基准ΔC的大小;
若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大于航向变化基准ΔC,则保留所述航迹点Pn;
若所述任意一个航迹点Pn的航向变化小于或等于航向变化基准ΔC,则舍弃所述航迹点Pn;
保留每条所述航迹中按时间从先到后排序的第一个航迹点和最后一个航迹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通过目标参数条件筛选获取待分析目标的航迹信息,为通过从所述数据库获取与目标参数条件对应的所有航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采用分页查询的方法获取所述其他航迹信息,分批获取航迹信息TrackList2_1,TrackList2_2,TrackList2_3,...TrackList2_n;
其中,TrackList2_1为第一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2为第二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3为第三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n为第n批航迹信息,n为总批数;
针对分批获取的每一批航迹信息TrackList2_i,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共现目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
步骤5-1,遍历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和其他航迹信息,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包含多条A类航迹信息,每条所述A类航迹信息包含多个A类航迹点;所述其他航迹信息包含多条B类航迹信息,每条所述B类航迹信息包含多个B类航迹点;
步骤5-2,分别计算所有所述A类航迹点和所有B类航迹点之间的时间差与距离差,并将所述距离差和共现距离差进行比较;
根据获得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骨干化航迹信息中的A类航迹点与其他航迹信息中任意一个B类航迹点是否存在共现现象;
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招王妍妍于志伟路奎杨增朱翔鹰谢优贤周惊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