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13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与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与L型输水管一端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一端的贯穿水箱左侧的内壁延伸至水箱的左方,所述L型输水管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的右侧与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该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通过启动驱动马达使椭圆形板转动,当椭圆形板的一端的边缘与圆形板的边缘接触时,就会挤压圆形板,使L型连接杆向上移动,挤压第二连接弹簧和筛板,当椭圆形板一端的外壁与圆形板的边缘接触时,L型连接杆就会向下移动,从而使筛板产生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具体为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尤其以1-2.5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所以对烟气进行净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烟气净化装置都是通过喷淋头对烟气喷淋,是烟气中的颗粒因重力沉落,但是喷淋出来的水与颗粒同时掉落,无法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烟气净化装置都是通过喷淋头对烟气喷淋,是烟气中的颗粒因重力沉落,但是喷淋出来的水与颗粒同时掉落,无法进行分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与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与L型输水管一端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一端的贯穿水箱左侧的内壁延伸至水箱的左方,所述L型输水管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的右侧与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输水管另一端的底部贯穿工作箱的顶部延伸至与喷淋头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二的底部与工作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淋头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左侧与工作箱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左侧分别与进气管的右侧、U型合箱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工作箱的右侧与出气管的左侧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的左侧安装有活性炭网,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的左端与工作箱左侧的内壁接触,所述筛板左端的底部与L型连接杆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右端对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滑槽板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合箱内,所述L型连接杆另一端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的顶端与U型合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另一端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正面与圆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板的边缘与椭圆形板的边缘接触,所述椭圆形板的背面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的左端、右端分别与工作箱左侧的内壁、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的右端的顶部、左端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口,所述滑槽板的顶部安装有四个换向板,所述滑槽板右端的圆形通口的内壁与连通管一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的底端贯穿工作箱内壁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二的上方,所述收集箱二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支撑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左端的圆形通口的内壁与连通管二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二的底端贯穿工作箱内壁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一的上方,所述收集箱一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形状为L型。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喷淋头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长度与圆形板的直径尺寸一样。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的底部与固定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垫的底部与U型合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二的高度是连通管一高度的二分之一,且该连通管二的直径尺寸与连通管一的直径尺寸一样。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该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通过启动驱动马达使椭圆形板转动,当椭圆形板的一端的边缘与圆形板的边缘接触时,就会挤压圆形板,从而可以使L型连接杆向上移动,挤压第二连接弹簧和筛板,当椭圆形板一端的外壁与圆形板的边缘接触时,L型连接杆就会向下移动,从而使筛板产生振动,不仅避免筛板的堵塞,还能加快筛板上颗粒的掉落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筛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板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圆形板一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箱、2支撑腿、3连接板、4水箱、5液压泵、6L型输水管、7密封圈一、8密封圈二、9喷淋头、10挡板、11进气管、12出气管、13活性炭网、14筛板、15第一连接弹簧、16滑槽板、17L型连接杆、18第二连接弹簧、19U型合箱、20连通管一、21连通管二、22收集箱一、23收集箱二、24圆形通口、25换向板、26圆形板、27椭圆形板、28连接块、29驱动马达、30固定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形状为L型,工作箱1的顶部与水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5,液压泵5的输出端与L型输水管6一端的右侧连通设置,L型输水管6一端的贯穿水箱4左侧的内壁延伸至水箱4的左方,L型输水管6一端的外壁与水箱4左侧所被贯穿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输水管6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7,密封圈一7的右侧与水箱4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一7可以加强密封性,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底部贯穿工作箱1的顶部延伸至与喷淋头9的顶部连通设置,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外壁与工作箱1顶部被贯穿所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8,密封圈二8的底部与工作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二8可以加强密封性,喷淋头9的左侧与挡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挡板10的左侧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挡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喷淋头9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通过设置的挡板10避免烟气往上飘,工作箱1的左侧分别与进气管11的右侧、U型合箱19的右侧连通设置,工作箱1的右侧与出气管12的左侧连通设置,出气管12的左侧安装有活性炭网13,工作箱1的内部设置有筛板14,筛板14上的孔的大小要小于烟气里颗粒的大小,筛板14的左端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接触,筛板14左端的底部与L型连接杆17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筛板14右端对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弹簧15的底端与滑槽板16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L型连接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合箱19内,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弹簧18的顶端与U型合箱1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底部与连接块28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28的正面与圆形板26的背面固定连接,连接块28的长度与圆形板26的直径尺寸一样,圆形板26的边缘与椭圆形板27的边缘接触,椭圆形板27的背面与驱动马达2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马达29的底部与固定垫30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垫30的底部与U型合箱1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驱动马达29使椭圆形板27转动,当椭圆形板27的一端的边缘与圆形板26的边缘接触时,就会挤压圆形板26,从而可以使L型连接杆17向上移动,挤压第二连接弹簧18和筛板14,当椭圆形板27一端的外壁与圆形板26的边缘接触时,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与水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5),所述液压泵(5)的输出端与L型输水管(6)一端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6)一端的贯穿水箱(4)左侧的内壁延伸至水箱(4)的左方,所述L型输水管(6)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7),所述密封圈一(7)的右侧与水箱(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底部贯穿工作箱(1)的顶部延伸至与喷淋头(9)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8),所述密封圈二(8)的底部与工作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淋头(9)的左侧与挡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0)的左侧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的左侧分别与进气管(11)的右侧、U型合箱(19)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工作箱(1)的右侧与出气管(12)的左侧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12)的左侧安装有活性炭网(1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设置有筛板(14),所述筛板(14)的左端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接触,所述筛板(14)左端的底部与L型连接杆(17)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14)右端对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弹簧(15)的底端与滑槽板(16)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合箱(19)内,所述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8)的顶端与U型合箱(1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底部与连接块(2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8)的正面与圆形板(2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板(26)的边缘与椭圆形板(27)的边缘接触,所述椭圆形板(27)的背面与驱动马达(2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16)的左端、右端分别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16)的右端的顶部、左端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口(24),所述滑槽板(16)的顶部安装有四个换向板(25),所述滑槽板(16)右端的圆形通口(24)的内壁与连通管一(20)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一(20)的底端贯穿工作箱(1)内壁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二(23)的上方,所述收集箱二(23)的底部与连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与支撑腿(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板(16)左端的圆形通口(24)的内壁与连通管二(21)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二(21)的底端贯穿工作箱(1)内壁的底部延伸至收集箱一(22)的上方,所述收集箱一(22)的底部与连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与水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泵(5),所述液压泵(5)的输出端与L型输水管(6)一端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6)一端的贯穿水箱(4)左侧的内壁延伸至水箱(4)的左方,所述L型输水管(6)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7),所述密封圈一(7)的右侧与水箱(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底部贯穿工作箱(1)的顶部延伸至与喷淋头(9)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L型输水管(6)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8),所述密封圈二(8)的底部与工作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淋头(9)的左侧与挡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0)的左侧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的左侧分别与进气管(11)的右侧、U型合箱(19)的右侧连通设置,所述工作箱(1)的右侧与出气管(12)的左侧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12)的左侧安装有活性炭网(1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设置有筛板(14),所述筛板(14)的左端与工作箱(1)左侧的内壁接触,所述筛板(14)左端的底部与L型连接杆(17)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14)右端对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弹簧(15)的底端与滑槽板(16)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合箱(19)内,所述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8)的顶端与U型合箱(1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17)另一端的底部与连接块(2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8)的正面与圆形板(2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板(26)的边缘与椭圆形板(27)的边缘接触,所述椭圆形板(27)的背面与驱动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骏峰袁凯张志田张自鲛张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远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