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08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包括:测控单元、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其中,测控单元用于根据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的工作状态控制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的启停;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用于在测控单元的控制下,滤除井下煤泥入仓水中的大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较好、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清淤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淤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或者缓解煤矿井下水仓清淤难、清淤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很多煤矿都实施了大颗粒拦截方案。现有的大颗粒拦截方案通常是在煤泥水进入中央水仓之前设置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以降低入仓水的含固量,以减少水仓清淤系统的清淤工程量。现有技术中,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通常包括振动筛;煤泥经过振动筛拦截大颗粒后,除去大颗粒的煤泥水再进入中央水仓。实际应用中,入仓水来自于各采区抽排点,水量变化很大,断水现象也很常见。目前的情况是:不管有没有来水,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均处于运行状态,既浪费能源,又加剧了设备磨损。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煤泥大颗粒拦截存在浪费能源、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较好、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的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包括:测控单元、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其中,测控单元包括:1台三相电机(M)、1台交流接触器、第一常开按钮(SB1)、第二常开按钮(SB3)、1个常闭按钮(SB2)、1个刀闸开关组(QS)、常开型行程开关(X2)、常闭型行程开关(X1)、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电机热继电器的1个常闭触点(FR1)、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第四保险丝(FU4);其中,1台交流接触器包括1个线包(KM)、3副常开主触头、1副常开辅助触头(KM2),且3副常开主触头组成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三相电机(M)的输出轴与振动筛固定连接。1台三相电机(M)三个端子依次分别通过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1个刀闸开关组(QS)对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三根火线(L1、L2、L3)上;在常开主触头组(KM1)与刀闸开关组(QS)之间的三根连接导线上还分别装设有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交流接触器线包(KM)一端连接常闭型行程开关(X1)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常闭型行程开关(X1)另一端连接常开型行程开关(X2)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一端,常开型行程开关(X2)另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另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另一端均连接至常闭按钮(SB2)一端,常闭按钮(SB2)另一端通过第四保险丝(FU4)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交流接触器线包(KM)另一端连接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一端,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三保险丝(FU3)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包括:阻力臂调整模块(1)、横梁(2)、振动筛、矩形漏斗(w)、重块(G)、钢丝绳(3);其中,横梁(2)被设置在其上的支点(O)分为阻力臂侧、动力臂侧。阻力臂调整模块(1)可转动地套装设于横梁(2)的阻力臂上,且阻力臂调整模块(1)与重块(G)之间通过钢丝绳(3)连接;钢丝绳(3)一端固定在重块(G)顶端,钢丝绳(3)另一端绕过阻力臂调整模块(1)后通过绳卡固定;横梁(2)上动力臂侧端由钢丝绳挂接矩形漏斗(w);支点(O)设置于重块(G)、矩形漏斗(w)之间的横梁(2)上。常闭型行程开关(X1)、常开型行程开关(X2)均装设于所述重块(G)侧面的侧壁上,且常开型行程开关(X2)位于常闭型行程开关(X1)的上方。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工作前,手动合上刀闸开关组QS。在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当有煤泥水时,矩形漏斗在入仓水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动横梁绕支点向矩形漏斗一侧倾斜,同时,横梁阻力臂侧端下方的重块随着横梁的倾斜而向上移动。当重块碰触到设置在其侧壁上的常开型行程开关X2的触点时,使得常开型行程开关X2闭合。常开型行程开关闭合X2后,由于常闭按钮SB2、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头FR1、常闭型行程开关X1均闭合,故交流接触器线包KM得电。交流接触器线包KM得电后,常开辅助触点KM2闭合,实现交流接触器线包KM的得电自保;同时,交流接触器线包KM得电后,常开主触头组KM1也闭合,由于刀闸开关组QS、电机热继电器发热元件均接通,故电机M接通三相电源,电机M启动,电机M带动的振动筛开始滤除工作。当无煤泥水时,矩形漏斗中没有了入仓水重力作用,重块带动横梁绕支点向重块一侧倾斜,重块向下移动,矩形漏斗向上移动。向下移动的重块碰触到常闭型行程开关X1的触点时,常闭型行程开关X1断开,使得交流接触器线包KM失电;交流接触器线包KM失电后,常开辅助触头KM2、常开主触头组KM1均断开,常开辅助触头KM2的断开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线包KM的失电自保;常开主触头组KM1的断开,使得电机M与三相电源断开,电机M停止,由电机M带动的振动筛也停止工作。由此可见,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能根据井下是否有煤泥水实现自动启停。实际应用中,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还可以通过第一常开按钮SB1或第二常开按钮SB3进行手动启动,也可以通过常闭按钮SB2进行手动停止。比如,当矩形漏斗中的煤泥水太少导致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无法启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常开按钮SB1或第二常开按钮SB3进行强行启动。或者,在其它某些需要强行启动或强行停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常开按钮SB1或第二常开按钮SB3、常闭按钮SB2对应进行强行启动、强行停止。由此可见,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中,测控单元能自动控制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的启停,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而且性能较好。测控单元对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的启停控制,使得煤泥大颗粒拦截系统在没有煤泥水或者煤泥水的水量非常小的情况下自动停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设备磨损,延长了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控制装置的结构也比较简洁,故本技术所述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的结构也比较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阻力臂调整模块的组成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测控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所述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测控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测控装置包括:测控单元、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其中,/n测控单元包括:1台三相电机(M)、1台交流接触器、第一常开按钮(SB1)、第二常开按钮(SB3)、1个常闭按钮(SB2)、1个刀闸开关组(QS)、常开型行程开关(X2)、常闭型行程开关(X1)、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电机热继电器的1个常闭触点(FR1)、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第四保险丝(FU4);其中,1台交流接触器包括1个线包(KM)、3副常开主触头、1副常开辅助触头(KM2),且3副常开主触头组成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三相电机(M)的输出轴与振动筛固定连接;/n1台三相电机(M)三个端子依次分别通过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1个刀闸开关组(QS)对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三根火线(L1、L2、L3)上;在常开主触头组(KM1)与刀闸开关组(QS)之间的三根连接导线上还分别装设有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n交流接触器线包(KM)一端连接常闭型行程开关(X1)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常闭型行程开关(X1)另一端连接常开型行程开关(X2)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一端,常开型行程开关(X2)另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另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另一端均连接至常闭按钮(SB2)一端,常闭按钮(SB2)另一端通过第四保险丝(FU4)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交流接触器线包(KM)另一端连接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一端,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 与第三保险丝(FU3)之间的连接导线上;/n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包括:阻力臂调整模块(1)、横梁(2)、振动筛、矩形漏斗(w)、重块(G)、钢丝绳(3);其中,横梁(2)被设置在其上的支点(O)分为阻力臂侧、动力臂侧;/n阻力臂调整模块(1)可转动地套装设于横梁(2)的阻力臂上,且阻力臂调整模块(1)与重块(G)之间通过钢丝绳(3)连接;钢丝绳(3)一端固定在重块(G)顶端,钢丝绳(3)另一端绕过阻力臂调整模块(1)后通过绳卡固定;横梁(2)上动力臂侧端由钢丝绳挂接矩形漏斗(w);支点(O)设置于重块(G)、矩形漏斗(w)之间的横梁(2)上;/n常闭型行程开关(X1)、常开型行程开关(X2)均装设于所述重块(G)侧面的侧壁上,且常开型行程开关(X2)位于常闭型行程开关(X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井下大颗粒拦截系统的水量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测控装置包括:测控单元、煤泥大颗粒拦截单元;其中,
测控单元包括:1台三相电机(M)、1台交流接触器、第一常开按钮(SB1)、第二常开按钮(SB3)、1个常闭按钮(SB2)、1个刀闸开关组(QS)、常开型行程开关(X2)、常闭型行程开关(X1)、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电机热继电器的1个常闭触点(FR1)、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第四保险丝(FU4);其中,1台交流接触器包括1个线包(KM)、3副常开主触头、1副常开辅助触头(KM2),且3副常开主触头组成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三相电机(M)的输出轴与振动筛固定连接;
1台三相电机(M)三个端子依次分别通过电机热继电器的3个发热元件(FR)、1个常开主触头组(KM1)、1个刀闸开关组(QS)对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三根火线(L1、L2、L3)上;在常开主触头组(KM1)与刀闸开关组(QS)之间的三根连接导线上还分别装设有第一保险丝(FU1)、第二保险丝(FU2)、第三保险丝(FU3);
交流接触器线包(KM)一端连接常闭型行程开关(X1)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一端,第二常开按钮(SB3)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常闭型行程开关(X1)另一端连接常开型行程开关(X2)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一端,常开型行程开关(X2)另一端、常开辅助触头(KM2)另一端、第一常开按钮(SB1)另一端均连接至常闭按钮(SB2)一端,常闭按钮(SB2)另一端通过第四保险丝(FU4)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一保险丝(FU1)之间的连接导线上;交流接触器线包(KM)另一端连接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一端,电机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另一端连接至常开主触头组(KM1)与第三保险丝(FU3)之间的连接导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付中华韩涛李建功王丽军高飞牛少廷王洲张佩李超牛西洋王超胡强韩泽龙王卫东包珂王凯亮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