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9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包括有输液管和副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连接有滴壶,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药液过滤器和流速调节器,所述滴壶远离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截断机构,所述截断机构上连接有主瓶塞刺穿器和连接管,所述副输液管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截断机构连通,所述副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副瓶塞刺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通过按压L型截断圈使得连接主瓶塞刺穿器的导液盖部位断裂,达到将主瓶塞刺穿器断裂留在药瓶内,使得瓶塞穿刺器不会暴露在外误伤工作人员而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在医疗耗材使用完后需要进行运输,其瓶塞穿刺器较为尖锐容易刺破运输袋或运输箱,使得在运输时暴露出来的针头容易误伤他人导致他人出现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通过按压L型截断圈使得连接主瓶塞刺穿器的导液盖部位断裂,达到将主瓶塞刺穿器断裂留在药瓶内,使得瓶塞穿刺器不会暴露在外误伤工作人员而造成感染。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包括有输液管和副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连接有滴壶,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药液过滤器和流速调节器,所述滴壶远离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截断机构,所述截断机构上连接有主瓶塞刺穿器和连接管,所述副输液管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截断机构连通,所述副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副瓶塞刺穿器;所述截断机构包括有承载板和设置在承载板的若干个导液孔,所述承载板一侧设置有导液盖,所述承载板另一侧与滴壶连接,所述导液盖通过若干个导液孔与滴壶连通,所述主瓶塞刺穿器设置在导液盖上,所述连接管连接在导液盖一侧,所述主瓶塞刺穿器外套设有L型截断圈,所述L型截断圈一端与导液盖连接,所述导液盖内壁连接有圆形截断板,所述圆形截断板一侧与承载板连接,所述圆形截断板的直径大于L型截断圈的直径,所述圆形截断板与L型截断圈同心设置。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一侧设置V型积液板,所述V型积液板上设置有滴孔,所述V型积液板设置在滴壶内。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穿透孔,所述穿透孔位于圆形截断板中,所述穿透孔直径大于副瓶塞刺穿器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滴孔的直径小于副瓶塞刺穿器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导液盖的厚度为2.5mm至3.5mm;所述圆形截断板与L型截断圈之间的导液盖厚度为0.5mm至1.5mm。优选的,所述圆形截断板与L型截断圈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m至3mm。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通过按压L型截断圈使得连接主瓶塞刺穿器的导液盖部位断裂,达到将主瓶塞刺穿器断裂留在药瓶内,使得瓶塞穿刺器不会暴露在外误伤工作人员而造成感染。(2)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将副瓶塞刺穿器从断裂的主瓶塞刺穿器部位插入滴壶内,使得副瓶塞刺穿器不会暴露在外,避免工作人员被误伤而造成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截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1-输液管,2-滴壶,3-静脉输液针,4-药液过滤器,5-流速调节器,6-截断机构,61-承载板,62-V型积液板,63-导液孔,64-导液盖,65-圆形截断板,66-L型截断圈,67-连接管,68-滴孔,69-穿透孔,7-主瓶塞刺穿器,8-副输液管,9-副瓶塞刺穿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包括有输液管1和副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1一端连接有滴壶2,所述输液管1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3,所述输液管1上设置有药液过滤器4和流速调节器5,所述滴壶2远离输液管1的一端连接有截断机构6,所述截断机构6上连接有主瓶塞刺穿器7和连接管67,所述副输液管8一端通过连接管67与截断机构6连通,所述副输液管8另一端连接有副瓶塞刺穿器9;所述截断机构6包括有承载板61和设置在承载板61的若干个导液孔63,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置有导液盖64,所述承载板61另一侧与滴壶2连接,所述导液盖64通过若干个导液孔63与滴壶2连通,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设置在导液盖64上,所述连接管67连接在导液盖64一侧,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外套设有L型截断圈66,所述L型截断圈66一端与导液盖64连接,所述导液盖64内壁连接有圆形截断板65,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一侧与承载板61连接,所述圆形截断板65的直径大于L型截断圈66的直径,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同心设置;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置V型积液板62,所述V型积液板62上设置有滴孔68,所述V型积液板62设置在滴壶2内;所述承载板61上设置有穿透孔69,所述穿透孔69位于圆形截断板65中,所述穿透孔69直径大于副瓶塞刺穿器9的直径;所述滴孔68的直径小于副瓶塞刺穿器9的直径;所述导液盖64的厚度为2.5mm至3.5mm;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之间的导液盖64厚度为0.5mm至1.5mm;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m至3mm。通过将主瓶塞刺穿器7插入药瓶中,在将静脉输液针3插入患者静脉中,药物通过主瓶塞刺穿器7进入导液盖64中,在通过导液盖64依次进入穿透孔69、滴壶2、输液管1和静脉输液针3中导入患者体内,在通过输液管1时会经过药液过滤器4过滤液体和流速调节器5,通过流速调节器5控制药液流速;在需要副瓶塞刺穿器9时,将副瓶塞刺穿器9插入药瓶内,药瓶内的药物通过副瓶塞刺穿器9进入副输液管8,通过副输液管8进入连接管67,通过连接管67进入导液盖64内,药液在通过导液孔63进入滴壶2内;通过在承载板61上位于滴壶2内设置V型积液板62使得药液能够集中低落,使得患者或医护人员能够观察药物导入滴壶2的速度;患者输液完成后,通过提上挤压使得主瓶塞刺穿器7继续向着药瓶中插入直至L型截断圈66与药瓶接触,使得L型截断圈66接触药瓶的挤压力作用在导液盖64上,其提上挤压力施加在承载板61上,使得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产生反向作用力,使得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之间的导液盖64部位因为反向力而断裂,达到将主瓶塞刺穿器7留在药瓶内,而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m至3mm达到控制断裂范围,而控制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之间的导液盖64厚度为0.5mm至1.5mm使得断裂不会较为困难,导液盖64采用交脆的塑料使得其容易断开,不能采用较软不易断裂的塑料;导液盖64的厚度为2.5mm至3.5mm可以有效的区别开断裂部位,避免断裂部位不再控制范围;在将副瓶塞刺穿器9一端穿过主瓶塞刺穿器7在主瓶塞刺穿器7的断裂部位与穿透孔69和滴孔68,使得副瓶塞刺穿器9留在滴壶2内,达到保护副瓶塞刺穿器9的目的避免副瓶塞刺穿器9误伤他人,其滴孔68的直径小于副瓶塞刺穿器9的直径可以有效保证副瓶塞刺穿器9插入滴壶2内后不会退出,起到固定副瓶塞刺穿器9的作用。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液管(1)和副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1)一端连接有滴壶(2),所述输液管(1)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3),所述输液管(1)上设置有药液过滤器(4)和流速调节器(5),所述滴壶(2)远离输液管(1)的一端连接有截断机构(6),所述截断机构(6)上连接有主瓶塞刺穿器(7)和连接管(67),所述副输液管(8)一端通过连接管(67)与截断机构(6)连通,所述副输液管(8)另一端连接有副瓶塞刺穿器(9);所述截断机构(6)包括有承载板(61)和设置在承载板(61)的若干个导液孔(63),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置有导液盖(64),所述承载板(61)另一侧与滴壶(2)连接,所述导液盖(64)通过若干个导液孔(63)与滴壶(2)连通,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设置在导液盖(64)上,所述连接管(67)连接在导液盖(64)一侧,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外套设有L型截断圈(66),所述L型截断圈(66)一端与导液盖(64)连接,所述导液盖(64)内壁连接有圆形截断板(65),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一侧与承载板(61)连接,所述圆形截断板(65)的直径大于L型截断圈(66)的直径,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与L型截断圈(66)同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液管(1)和副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1)一端连接有滴壶(2),所述输液管(1)另一端连接有静脉输液针(3),所述输液管(1)上设置有药液过滤器(4)和流速调节器(5),所述滴壶(2)远离输液管(1)的一端连接有截断机构(6),所述截断机构(6)上连接有主瓶塞刺穿器(7)和连接管(67),所述副输液管(8)一端通过连接管(67)与截断机构(6)连通,所述副输液管(8)另一端连接有副瓶塞刺穿器(9);所述截断机构(6)包括有承载板(61)和设置在承载板(61)的若干个导液孔(63),所述承载板(61)一侧设置有导液盖(64),所述承载板(61)另一侧与滴壶(2)连接,所述导液盖(64)通过若干个导液孔(63)与滴壶(2)连通,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设置在导液盖(64)上,所述连接管(67)连接在导液盖(64)一侧,所述主瓶塞刺穿器(7)外套设有L型截断圈(66),所述L型截断圈(66)一端与导液盖(64)连接,所述导液盖(64)内壁连接有圆形截断板(65),所述圆形截断板(65)一侧与承载板(61)连接,所述圆形截断板(65)的直径大于L型截断圈(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青山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