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82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路沿、第二路沿和第三路沿,第一路沿的顶部承接有导流块,导流块背离公路的一端与导流块的顶部之间具有导流斜面,第二路沿的顶部下沉形成有排水明沟,排水明沟的开口设置有截污网,第三路沿的顶部下沉形成有种植腔,排水明沟与种植腔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一路沿内开设有排水暗沟,种植腔与排水暗沟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排水明沟与排水暗沟之间连接有第三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易于对公路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并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尤其是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的公路,由于频繁的车辆的行驶,公路的路面会受到重金属、污油、轮胎粉尘等污染,雨天时,若公路上的初期雨水直接通过排水渠流入到河川、湖水、地下水脉里,会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相关技术中,为了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会在公路附近的空地设置净水槽,净水槽集水后,再对净水槽内的初期雨水等污水进行处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集水后再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的工作量较大,且不能较好地利用雨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易于对公路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并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及其处理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设于公路行驶方向的两侧,包括往逐渐远离公路的方向紧密排列的第一路沿、第二路沿和第三路沿,所述第一路沿和所述第二路沿的顶部高度低于公路的路面高度,所述第三路沿的顶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设于公路行驶方向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往逐渐远离公路的方向紧密排列的第一路沿(1)、第二路沿(2)和第三路沿(3),所述第一路沿(1)和所述第二路沿(2)的顶部高度低于公路的路面高度,所述第三路沿(3)的顶部高度高于公路的路面高度;/n所述第一路沿(1)的顶部承接有导流块(4),所述导流块(4)的顶部高度不高于公路的路面高度,所述导流块(4)背离公路的一端与所述导流块(4)的顶部之间具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斜向所述第一路沿(1)的顶部,所述第二路沿(2)的顶部下沉形成有排水明沟(21),所述排水明沟(21)的开口设置有截污网(5),所述第三路沿(3)的顶部下沉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设于公路行驶方向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往逐渐远离公路的方向紧密排列的第一路沿(1)、第二路沿(2)和第三路沿(3),所述第一路沿(1)和所述第二路沿(2)的顶部高度低于公路的路面高度,所述第三路沿(3)的顶部高度高于公路的路面高度;
所述第一路沿(1)的顶部承接有导流块(4),所述导流块(4)的顶部高度不高于公路的路面高度,所述导流块(4)背离公路的一端与所述导流块(4)的顶部之间具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斜向所述第一路沿(1)的顶部,所述第二路沿(2)的顶部下沉形成有排水明沟(21),所述排水明沟(21)的开口设置有截污网(5),所述第三路沿(3)的顶部下沉形成有种植腔(31),所述种植腔(31)内堆积有泥土且泥土种植有植物,所述排水明沟(21)与所述种植腔(31)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水管(61),所述排水明沟(21)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61)流向所述种植腔(31);
所述第一路沿(1)内开设有排水暗沟(11),所述种植腔(31)与所述排水暗沟(11)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水管(62),所述种植腔(31)内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管(62)流向所述排水暗沟(11),所述排水明沟(21)与所述排水暗沟(11)之间连接有第三排水管(63),所述排水明沟(21)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三排水管(63)排向所述排水暗沟(11),所述第一排水管(61)、所述第二排水管(62)与所述第三排水管(63)的高度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网(5)的宽度方向上的竖向截面呈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网(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截污网(5)沿公路的行驶方向紧密排列,所述截污网(5)转动设置有转轴(73),所述转轴(73)竖直贯穿所述截留网,所述转轴(73)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杆(74),所述限位杆(74)水平设置,所述排水明沟(2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座(75),所述限位座(75)背离所述排水明沟(21)侧壁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751),所述限位杆(74)可通过旋转旋入所述限位槽(75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网(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块(81),四个所述第一定位块(81)之间呈矩形排列,所述限位座(75)的水平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松郑焕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