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9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其中,旋钮组件包括:装配件,装配件包括安装槽和第一挡液部,第一挡液部位于安装槽的外周;控制模组,设置于安装槽;显示模组,与控制模组电连接;旋钮基座,与控制模组相连接;旋钮主体,设置于旋钮基座,位于控制模组的外周,旋钮主体与旋钮基座限定出排液腔;排液部,设置于旋钮基座,排液部连通于排液腔,并用于排出排液腔内的介质,第一挡液部位于排液部和安装槽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旋钮组件的有效挡液和有效排液,保证了显示模组和控制模组的安装环境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洗衣机等电器设备的控制面板上一般都有显示区域、按键、旋钮三块区域,由于洗衣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操作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大部分旋钮为普通塑料旋钮,用于选择程序,功能及外观单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及审美要求的提升,旋钮需要提高功能性简化操作难度,并且需要有突破性的外观。此外,旋钮一直受到进水或水蒸气凝结影响电路及显示的困扰,特别是对于洗衣机这类电器产品来说,经常出现旋钮内部进水损坏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包括:装配件,装配件包括安装槽和第一挡液部,第一挡液部位于安装槽的外周;控制模组,设置于安装槽;显示模组,与控制模组电连接;旋钮基座,与控制模组相连接;旋钮主体,设置于旋钮基座,位于控制模组的外周,旋钮主体与旋钮基座限定出排液腔;排液部,设置于旋钮基座,排液部连通于排液腔,并用于排出排液腔内的介质,第一挡液部位于排液部和安装槽之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旋钮组件包括装配件、控制模组、显示模组、旋钮基座、旋钮主体和排液部。其中,装配件上设置有安装槽,控制模组设置在安装槽内,保证控制模组的稳定安装;显示模组和旋钮主体电连接于控制模组,旋钮主体可相对于显示模组转动。在旋钮组件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旋钮主体来选择程序,并通过显示模组显示对应的程序参数或运行状态等信息。这样,使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旋钮组件集成控制和显示的功能于一体,旋使得旋钮组件的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并且可降低应用该旋钮组件的电器设备的成本。进一步地,在旋钮主体安装到旋钮基座后,旋钮主体与旋钮基座共同限定出了排液腔,并且在旋钮基座上设置了与排液腔相连通的排液部。这样,在旋钮组件使用过程中,进入到旋钮组件内部的液体会首先进入到排液腔内,而排液腔内部的液体可直接通过排液部排出。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旋钮组件内部液体存留,可将进入到旋钮组件内部的液体及时排出,保证了旋钮组件内部干燥的环境,另一方面避免了进入到排液腔内部的液体流入到显示模组和控制模组,避免了旋钮组件因进水或进入水雾而损坏。进一步地,装配件还包括第一挡液部,并且第一挡液部位于安装槽的外周。这样,当旋钮组件装配完毕后,第一挡液部位于旋钮主体和控制模组之间,并可在旋钮主体与控制模组之间挡液,避免外部的液体进入到安装槽的内部与控制模组相接触,进而保证了控制模组周围的环境,避免控制模组进液损坏。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挡液部的设计,可取消相关技术中密封圈的设计,这样可保证旋钮主体与显示模组之间、以及旋钮主体与装配件之间并不直接接触,保证了旋钮本体转动顺畅。具体地,旋钮组件的装配件和显示模组作为旋钮组件的固定结构使用,而旋钮主体作为旋钮组件的转动结构使用。因此,旋钮主体与显示模组之间、以及旋钮主体与装配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保证转动顺畅且无阻碍。而该旋钮组件可应用于洗衣机或干衣机等电器设备,洗衣机或干衣机等电器设备的使用环境一般为卫生间等湿气较重的空间,液体容易滴落到显示模组上,而在干衣过程中旋钮模组上也容易产生冷凝水,这就导致了旋钮组件存在内部进水的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旋钮基座与旋钮主体共同限定出了排液腔,使得进入到旋钮组件内的液体首先会进入到排液腔内,避免了该部分液体在旋钮组件内部流淌漫延。本专利技术还在旋钮基座上设置有排液部,使得进入到排液腔内部的液体从排液部排出,避免液体长时间留存于排液腔内,保证了旋钮组件内部干燥的环境,同时保证了旋钮组件可及时将排液腔内部的液体排出,保证了旋钮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当控制模组安装到安装槽后,第一挡液部可以处于旋钮主体与安装槽之间,这样使得第一挡液部可以为安装槽内的控制模组起到良好的挡液效果,一方面避免旋钮主体表面的液体进入到安装槽内,另一方面避免了旋钮主体与显示模组之间的液体进入到安装槽内,实现了对安装槽的有效挡液,保证了安装槽内部干燥的环境,保证了控制模组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旋钮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件包括装配面,安装槽设置于装配面;第一挡液部衔接于安装槽的侧壁,并凸出于装配面。在该技术方案中,装配件包括装配面。其中,安装槽和第一挡液部均设置在装配面上,控制模组装配到安装槽的内部,旋钮主体设置在装配面的表面,并且,旋钮主体与装配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以使得转动的旋钮主体与固定的装配面支架并无直接的接触,保证旋钮主体的顺畅转动。此外,第一挡液部衔接于安装槽的侧壁,并且凸出于装配面设置,这样,第一挡液部可在安装槽的周侧有效挡液,避免外部的液体从装配面与旋钮主体之间流入安装槽内。并且,第一挡液部位于旋钮主体与安装槽之间,第一挡液部衔接于安装槽的侧壁,可有效减小旋钮主体到安装槽的距离,使得旋钮主体与显示模组和控制模组的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旋钮组件的小型化设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挡液部,设置于旋钮基座,位于第一挡液部和排液部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液部。其中,第二挡液部设置在旋钮基座上,并且位于都第一挡液部与旋钮主体之间。第一挡液部与第二挡液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挡液部设置在装配件上,并朝向上方的旋钮基座延伸,第二挡液部设置在旋钮基座上,并朝向下方的装配件延伸。这样,使得旋钮主体与安装槽之间存在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挡液部和第二挡液部,第一挡液部与第二挡液部配合使用可形成两道防水,进而避免外部的液体进入到安装槽内,特别是可避免从旋钮主体滴落的液体进入到安装槽内,避免了该部分液体从旋钮主体和装配面之间进入到安装槽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排液部为排液通道,排液通道形成于第二挡液部和旋钮主体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液部为排液通道,排液通道是由第二挡液部和旋钮主体共同限定出的。排液通道具有一定的排液方向和排液长度。因此,可通过对排液通道的排液方向设置,使得排液通道朝向远离显示模组和控制模组的方向排液,避免从排液通道排出的液体再次进入到旋钮组件的内部。并且,第一挡液部与第二挡液部设置在排液部和安装槽之间,使得第一挡液部和第二挡液部可在排液部与安装槽之间挡液,进而使得从排液部排出的液体不会进入到安装槽的内部,保证了安装槽内控制模组的使用安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挡液部为环形筋,第二挡液部为环形筋;控制模组位于第一挡液部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挡液部位于第二挡液部围成的空间内;旋钮主体位于第二挡液部的外周。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挡液部与第二挡液部均为环形筋;并且,控制模组位于第一挡液部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挡液部位于第二挡液部围成的空间内,旋钮主体位于第二挡液部的外周。这样,从旋钮主体到安装槽的方向上存在至少两道防水结构。并且,旋钮组件安装到电器设备后可能是横向设置的,将第一挡液部与第二挡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配件(140),所述装配件(140)包括安装槽(142)和第一挡液部(144),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位于所述安装槽(142)的外周;/n控制模组(16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42);/n显示模组(120),与所述控制模组(162)电连接;/n旋钮基座(106),与所述控制模组(162)相连接;/n旋钮主体(116),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位于所述控制模组(162)的外周,所述旋钮主体(116)与所述旋钮基座(106)限定出排液腔(122);/n排液部(126),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所述排液部(126)连通于所述排液腔(122),并用于排出所述排液腔(122)内的介质,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位于所述排液部(126)和所述安装槽(14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配件(140),所述装配件(140)包括安装槽(142)和第一挡液部(144),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位于所述安装槽(142)的外周;
控制模组(16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42);
显示模组(120),与所述控制模组(162)电连接;
旋钮基座(106),与所述控制模组(162)相连接;
旋钮主体(116),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位于所述控制模组(162)的外周,所述旋钮主体(116)与所述旋钮基座(106)限定出排液腔(122);
排液部(126),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所述排液部(126)连通于所述排液腔(122),并用于排出所述排液腔(122)内的介质,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位于所述排液部(126)和所述安装槽(14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件(140)包括装配面(160),所述安装槽(142)设置于所述装配面(160);
所述第一挡液部(144)衔接于所述安装槽(142)的侧壁,并凸出于所述装配面(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挡液部(128),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位于所述第一挡液部(144)和所述排液部(12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部(126)为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二挡液部(128)和所述旋钮主体(11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为环形筋,所述第二挡液部(128)为环形筋;
所述控制模组(162)位于所述第一挡液部(144)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挡液部(144)位于所述第二挡液部(128)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旋钮主体(116)位于所述第二挡液部(128)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挡液部(130),设置于所述旋钮基座(106),位于所述显示模组(120)和所述排液腔(1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118),盖设于所述显示模组(120),并覆盖于所述第三挡液部(130);
第四挡液部(132),设置于所述盖板(118),位于所述第三挡液部(130)和所述排液腔(12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挡液部(132)设置于所述盖板(118)的周侧边缘,并朝向所述排液腔(122)的内侧延伸;
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荣陈玉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