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8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两组对称的竖杆,每组对称的所述竖杆分别固定连接滑槽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一个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槽一,另一个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螺杆一,另一个所述滑槽一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一的两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内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圆杆一穿过一个所述滑块,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对称的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老年病护理支撑架,有利于实现老年病护理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
技术介绍
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老年人患病可分五类:一是原发性老年疾病,即正常变老过程中易发生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二是继发性老年疾病,即老化后继发的疾病,如脑卒中风;三是老年人易感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四是老年人一般较轻的疾病,即多数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的疾病;五是老年人中少见的疾病,如各种传染病。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支撑架,但仅仅具有支撑作用,不方便老人及其家人的使用,不利于家属的护理工作。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有利于实现老年病护理支撑。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两组对称的竖杆,每组对称的所述竖杆分别固定连接滑槽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一个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圆杆一,所述圆杆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槽一,另一个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螺杆一,另一个所述滑槽一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一的两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内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圆杆一穿过一个所述滑块,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对称的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方板二,所述方板二铰接方板一,所述方板二固定连接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设置有螺杆二,所述滑槽二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二的两端,所述螺杆二固定连接锥齿轮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槽二固定连接L形杆,所述L形杆轴承连接圆杆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把手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啮合所述锥齿轮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槽二内设置有方杆的一端,所述螺杆二螺纹连接所述方杆的一端,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块,所述U块铰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对称的固定块,对称的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方板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一固定连接把手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的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的方板一,在相关元件的带动下,实现方板一的摆动,使老人可以躺在一个舒适的角度;(2)本装置设置有螺杆一,转动把手一,实现螺杆一的转动,带动相关元件的移动,实现方板一和方板二的水平移动,方便转移老人;(3)本装置与传统的支撑设备相比,角度可调整,方便转移老人,一个陪护家属即可操作,使用方便。本技术为老年病护理支撑架,有利于实现老年病护理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方板一,2、方板二,3、竖杆,4、支撑板,5、轮子,6、滑槽一,7、圆杆一,8、连接杆,9、螺杆一,10、把手一,11、固定块,12、连杆,13、滑块,14、U块,15、方杆,16、滑槽二,17、螺杆二,18、锥齿轮一,19、把手二,20、L形杆,21、圆杆二,22、锥齿轮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固定连接两组对称的竖杆3,每组对称的所述竖杆3分别固定连接滑槽一6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8的一端,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圆杆一7,所述圆杆一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槽一6,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螺杆一9,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一9的两端,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内分别设置有滑块13,所述圆杆一7穿过一个所述滑块13,所述螺杆一9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13,对称的所述滑块13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方板二2,所述方板二2铰接方板一1,所述方板二2固定连接滑槽二16,所述滑槽二16内设置有螺杆二17,所述滑槽二16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二17的两端,所述螺杆二17固定连接锥齿轮一18。所述滑槽二16固定连接L形杆20,所述L形杆20轴承连接圆杆二21,所述圆杆二21固定连接把手二19,所述圆杆二21固定连接锥齿轮二22,所述锥齿轮二22啮合所述锥齿轮一18。所述滑槽二16内设置有方杆15的一端,所述螺杆二17螺纹连接所述方杆15的一端,所述方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U块14,所述U块14铰接连杆12的一端,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对称的固定块11,对称的所述固定块11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方板一1。所述螺杆一9固定连接把手一10。所述螺杆一9及所述螺杆二17均具有自锁功能。所述支撑板4的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5的安装座。所述轮子5的型号为福马轮GD-80F。本技术工作流程为:本装置针对不同的病床具有相应的型号。初始状态时,方板一1水平,方板二2一侧与支撑板4一侧平齐。移动本装置到病房,使本装置与床体平行,滑槽一6远离连接杆8端接触病床。转动把手一10,把手一10带动螺杆一9转动,螺杆一9带动一个滑块13沿一个滑槽一6移动,一个滑块13带动方板二2移动,方板二2带动另一个滑块13在另一个滑槽一6内沿圆杆一7移动,方板二2带动方板一1、固定块11、连杆12、滑槽二16、螺杆二17、方杆15、U块14、锥齿轮一18、L形杆20、圆杆二21及锥齿轮二22移动,直到滑块13接触滑槽一6端部,方板一1及方板二2大约一半横跨在病床上,将老人转移到床上,,反向转动把手一10,使方板二2恢复初始位置。转动把手二19,把手二19带动圆杆二21转动,圆杆二21带动锥齿轮二22转动,锥齿轮二22带动锥齿轮一18转动,锥齿轮一18带动螺杆二17转动,螺杆二17带动方杆15沿滑槽二16移动,方杆15带动U块14移动,U块14带动连杆12摆动,连杆12带动固定块11摆动,固定块11带动方板一1摆动,方板一1带动老人上半身摆动,使背部接触方板一1,臀部接触方板二2,使老人处于一个舒适的位置,停止转动把手二19。转运老人去检查或者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包括支撑板(4),其特征是:/n所述支撑板(4)固定连接两组对称的竖杆(3);/n每组对称的所述竖杆(3)分别固定连接滑槽一(6)的一端;/n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8)的一端;/n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圆杆一(7);/n所述圆杆一(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槽一(6);/n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螺杆一(9);/n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一(9)的两端;/n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内分别设置有滑块(13);/n所述圆杆一(7)穿过一个所述滑块(13);/n所述螺杆一(9)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13);/n对称的所述滑块(13)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包括支撑板(4),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板(4)固定连接两组对称的竖杆(3);
每组对称的所述竖杆(3)分别固定连接滑槽一(6)的一端;
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8)的一端;
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圆杆一(7);
所述圆杆一(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槽一(6);
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内设置有螺杆一(9);
另一个所述滑槽一(6)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一(9)的两端;
对称的所述滑槽一(6)内分别设置有滑块(13);
所述圆杆一(7)穿过一个所述滑块(13);
所述螺杆一(9)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13);
对称的所述滑块(13)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病护理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方板二(2),所述方板二(2)铰接方板一(1),所述方板二(2)固定连接滑槽二(16),所述滑槽二(16)内设置有螺杆二(17),所述滑槽二(16)轴承连接所述螺杆二(17)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毓璜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