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针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0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氏针夹头,外壳的前端部设置有所述夹头套,夹头套部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夹头套内部设置有止退芯棒,止退芯棒内部设置有夹芯棒,夹头套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套设有夹头主轴,止退芯棒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锁紧垫片,夹头主轴前端部与锁紧垫片之间设置有弹簧;夹头主轴的外周面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的外周面套设有助进器;夹头主轴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销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克氏针夹头在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对克氏针的夹紧与松开,夹持范围大,规格可切换,操作简便、省力、夹持靠固、有利于提高骨科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针夹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克氏针夹头。
技术介绍
在骨组织手术中,经常要使用克氏针对骨组织进行定位固定等操作。克氏针通过专用的夹头装夹在医用骨科空心钻手机上,克氏针直径较小,长度较长,一般直径不超过4mm,长度可达200mm以上。钻孔时,克氏针只露出夹头前端约20-30mm,钻入一定深度后,松开夹头,向后移动再重新夹紧,再钻一定深度,重复此操作,直至克氏针达到所需的深度。目前,克氏针存在使用三爪钻夹头夹持克氏针的使用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装夹和拆卸和继续装夹都很不方便,操作繁琐且时间长会影响骨科手术的效率和质量。而单一规格的克氏针夹头在保证夹持力的前提下,往往夹持范围较小。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氏针夹头。该克氏针夹头与医用骨科电钻配合稳固,夹持克氏针拆装方便,夹持动作稳定不松动,可对夹持规格进行三次换挡,以适应并满足各种骨科和克氏针夹头外科手术所需的各项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克氏针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套,夹芯棒,氟橡胶O型圈,轴承,夹头主轴,第一弹簧,锁紧垫片,平面轴承,自润滑轴承,助进器,轴承挡圈,C型挡圈,外壳,偏心轴固定圈,偏心轴,调节旋钮,第二弹簧,偏心轴固定器,手柄,销钉,以及止退芯棒;所述外壳的前端部设置有所述夹头套,所述夹头套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夹头套与所述外壳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氟橡胶O型圈;所述夹头套内部设置有所述止退芯棒,所述止退芯棒内部设置有所述夹芯棒,所述夹芯棒的前端部凸出所述止退芯棒的前端部,所述夹芯棒与所述止退芯棒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夹头套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夹头主轴,所述夹头主轴与所述外壳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所述止退芯棒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所述锁紧垫片,所述夹头主轴前端部与所述锁紧垫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夹头主轴的外周面设置有所述平面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一端抵靠所述锁紧垫片,另一端抵靠所述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助进器;所述夹头主轴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销钉;所述销钉的小头部插入所述夹头主轴,大头部设置在套设在所述夹头主轴的外周面的所述轴承挡圈的径向孔中;两个所述轴承的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轴承挡圈上,所述其中一个所述轴承的一端抵靠所述轴承挡圈的环形凸台,另一端抵靠所述C型挡圈,所述C型挡圈卡设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设置有两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外壳,所述手柄设置有转动孔;所述偏心轴插入所述外壳的安装孔以及所述转动孔,所述偏心轴的一端通过所述偏心轴固定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环状部连接,所述环状部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环状部的一端抵靠所述手柄,另一端抵靠所述调节旋钮;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有所述偏心轴固定器;所述偏心轴固定器设置于所述调节旋钮内部;所述调节旋钮内部还设置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调节旋钮,另一端抵靠所述偏心轴固定器。进一步,通过所述外壳的尾部插入医用电动骨钻中以装配克氏针夹头待使用。进一步,通过拉动所述调节旋钮可以将其拉出锁定位置并扭至其他档位以完成换挡,共有3种档位以适应不同的克氏针。进一步,通过拉动所述手柄即可夹紧克氏针,配合医用电动骨钻可完成对骨组织克氏针的打入和取出;在无名指和小指拉动所述手柄的同时,食指仍有足够的空间来开启医用电动骨钻使得一手即可完成克氏针使用的主要操作。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和进步如下:本技术的克氏针夹头在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对克氏针的夹紧与松开,夹持范围大,规格可切换,操作简便、省力、夹持靠固、有利于提高骨科手术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克氏针夹头的主视剖面图;图2:克氏针夹头的左视剖面图;图3:克氏针夹头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克氏针夹头,包括夹头套1,夹芯棒2,氟橡胶O型圈3,轴承4,夹头主轴5,第一弹簧6,锁紧垫片7,平面轴承8,自润滑轴承9,助进器10,轴承挡圈11,C型挡圈12,外壳13,偏心轴固定圈14,偏心轴15,调节旋钮16,第二弹簧17,偏心轴固定器18,手柄19,销钉20,以及止退芯棒21;所述外壳13的前端部设置有所述夹头套1,所述夹头套1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13的内部,所述夹头套1与所述外壳13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氟橡胶O型圈3;所述夹头套1内部设置有所述止退芯棒21,所述止退芯棒21内部设置有所述夹芯棒2,所述夹芯棒2的前端部凸出所述止退芯棒21的前端部,所述夹芯棒2与所述止退芯棒21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夹头套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夹头主轴5,所述夹头主轴5与所述外壳13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4;所述止退芯棒21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所述锁紧垫片7,所述夹头主轴5前端部与所述锁紧垫片7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6;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设置有所述平面轴承8、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平面轴承8的一端抵靠所述锁紧垫片7,另一端抵靠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自润滑轴承9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助进器10;所述夹头主轴5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销钉20;所述销钉20的小头部插入所述夹头主轴5,大头部设置在套设在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的所述轴承挡圈11的径向孔中;两个所述轴承4的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套设在所述轴承挡圈11上,所述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的一端抵靠所述轴承挡圈11的环形凸台,另一端抵靠所述C型挡圈12,所述C型挡圈12卡设在所述外壳13的内周面。所述外壳13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手柄19,所述手柄19设置有两个插入部191,所述插入部191插入所述外壳13,所述手柄19设置有转动孔192;所述偏心轴15插入所述外壳13的安装孔以及所述转动孔192,所述偏心轴15的一端通过所述偏心轴固定圈14与所述外壳13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15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部151、固定部152;所述固定部152与所述环状部151连接,所述环状部151位于所述外壳13内,所述固定部152位于所述外壳13外;所述环状部151的一端抵靠所述手柄19,另一端抵靠所述调节旋钮16;所述固定部152螺纹连接有所述偏心轴固定器18;所述偏心轴固定器18设置于所述调节旋钮16内部;所述调节旋钮16内部还设置有所述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抵靠所述调节旋钮16,另一端抵靠所述偏心轴固定器18。进一步,通过所述克氏针夹头的所述外壳13的尾部插入医用电动骨钻中以装配克氏针夹头待使用。进一步,通过拉动所述调节旋钮16可以将其拉出锁定位置并扭至其他档位以完成换挡,共有3种档位以适应不同的克氏针。进一步,通过拉动所述克氏针夹头的所述手柄19即可夹紧克氏针,配合医用电动骨钻可完成对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克氏针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套(1),夹芯棒(2),氟橡胶O型圈(3),轴承(4),夹头主轴(5),第一弹簧(6),锁紧垫片(7),平面轴承(8),自润滑轴承(9),助进器(10),轴承挡圈(11), C型挡圈(12),外壳(13),偏心轴固定圈(14),偏心轴(15),调节旋钮(16),第二弹簧(17),偏心轴固定器(18),手柄(19),销钉(20),以及止退芯棒(21);所述外壳(13)的前端部设置有所述夹头套(1),所述夹头套(1)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13)的内部,所述夹头套(1)与所述外壳(13)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氟橡胶O型圈(3);所述夹头套(1)内部设置有所述止退芯棒(21),所述止退芯棒(21)内部设置有所述夹芯棒(2),所述夹芯棒(2)的前端部凸出所述止退芯棒(21)的前端部,所述夹芯棒(2)与所述止退芯棒(21)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夹头套(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夹头主轴(5),所述夹头主轴(5)与所述外壳(13)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4);所述止退芯棒(21)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所述锁紧垫片(7),所述夹头主轴(5)前端部与所述锁紧垫片(7)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6);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设置有所述平面轴承(8)、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平面轴承(8)的一端抵靠所述锁紧垫片(7),另一端抵靠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自润滑轴承(9)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助进器(10);所述夹头主轴(5)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销钉(20);所述销钉(20)的小头部插入所述夹头主轴(5),大头部设置在套设在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的所述轴承挡圈(11)的径向孔中;两个所述轴承(4)的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套设在所述轴承挡圈(11)上,所述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的一端抵靠所述轴承挡圈(11)的环形凸台,另一端抵靠所述C型挡圈(12),所述C型挡圈(12)卡设在所述外壳(13)的内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针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套(1),夹芯棒(2),氟橡胶O型圈(3),轴承(4),夹头主轴(5),第一弹簧(6),锁紧垫片(7),平面轴承(8),自润滑轴承(9),助进器(10),轴承挡圈(11),C型挡圈(12),外壳(13),偏心轴固定圈(14),偏心轴(15),调节旋钮(16),第二弹簧(17),偏心轴固定器(18),手柄(19),销钉(20),以及止退芯棒(21);所述外壳(13)的前端部设置有所述夹头套(1),所述夹头套(1)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13)的内部,所述夹头套(1)与所述外壳(13)的接触处设置有所述氟橡胶O型圈(3);所述夹头套(1)内部设置有所述止退芯棒(21),所述止退芯棒(21)内部设置有所述夹芯棒(2),所述夹芯棒(2)的前端部凸出所述止退芯棒(21)的前端部,所述夹芯棒(2)与所述止退芯棒(21)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夹头套(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夹头主轴(5),所述夹头主轴(5)与所述外壳(13)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4);所述止退芯棒(21)的后端部外周面设置有所述锁紧垫片(7),所述夹头主轴(5)前端部与所述锁紧垫片(7)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6);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设置有所述平面轴承(8)、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平面轴承(8)的一端抵靠所述锁紧垫片(7),另一端抵靠所述自润滑轴承(9);所述自润滑轴承(9)的外周面套设有所述助进器(10);所述夹头主轴(5)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销钉(20);所述销钉(20)的小头部插入所述夹头主轴(5),大头部设置在套设在所述夹头主轴(5)的外周面的所述轴承挡圈(11)的径向孔中;两个所述轴承(4)的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套设在所述轴承挡圈(11)上,所述其中一个所述轴承(4)的一端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昊钱德峰高任超王凯陆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科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