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64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9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新型透水混凝土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100‑140份、碎石1300‑1700份、胶结剂400‑550份以及聚脲150‑300份。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搅拌混合;S2:铺料振实;S3:拆模;S4:养护;S5:涂覆封闭剂;S6:滚涂;将经过S6处理后的物料进行滚涂聚脲;经过S6处理之后,得到新型透水混凝土。由于本申请在透水混凝土中采用聚脲,从而使得最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并且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相关技术中,透水混凝土在后续施工完毕之后,为骨架-孔隙结构,因此,透水混凝土相比于正常的混凝土,虽然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透气的作用,但是其抗压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100-140份、碎石1300-1700份、胶结剂400-550份以及聚脲150-3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水混凝土的结构是骨架-孔隙结构,因此胶粘剂与碎石为点接触。同时,在透水混凝土孔隙存在的情况下,涂刷聚脲,嵌入胶结剂与碎石交接区域内的微小孔隙内,增加了碎石与胶结剂之间的总粘结面积。同时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也相应挺高,因此混凝土的强度也随之增高,最终能够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聚脲本身具有粘性,还能够增大胶结剂与碎石之间的胶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选的,所述聚脲包括A组分、B组分以及稀释剂,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0:10:1;所述A组分的各物质以重量份计包括聚醚多元醇750-850份、交联剂100-200份、消泡剂2-6份以及增塑剂40-50份;所述B组分的各物质以重量份计包括聚醚多元醇650-700份以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0-35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聚醚多元醇作为合成的原料,能够使得最终得到的聚脲的固化速度通过调节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而实现调节,从而能够使得最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适用的环境以及范围更加广泛,增强了透水混凝土的通用性。优选的,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重量份计为4份的抗紫外线剂以及4份抗氧化剂。优选的,所述聚脲为改性半聚脲;所述改性半聚脲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聚天门冬氨酸酯750-850份、消泡剂2-6份、流平剂3-6份以及促进剂4-9份;所述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B组分的添加量与A组分的添加量其质量比为(1-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半聚脲能够更加充分的嵌入至胶结剂与碎石交接区域内的微小孔隙内。由于改性半聚脲本身的凝胶时间较长,能够为工作人员预留出更加充足施工时间,同时有利于与改性半聚脲充分的扩散至透水混凝土的内部,使得改性半聚脲分散的更加均匀。由于改性半聚脲能够更加充分的扩散至胶结剂与碎石交接区域内的微小孔隙内,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胶结剂与碎石之间的胶接力,而改性半聚脲本身兼具聚脲的性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最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另一方面,改性半聚脲本身与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力较好,从而能够延长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使得透水混凝土在较长的时间内均能够保持较高的抗压强度。优选的,所述组分A中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40-60份,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双-氨丙基聚二甲硅氧烷20-4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改性半聚脲中添加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能够提高改性半聚脲的韧性,由于改性半聚脲本身的韧性得到的提高,因此最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在受到外界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其脆性降低,从而降低了透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但是,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相容性差,无法发挥作用,通过添加双-氨丙基聚二甲硅氧烷,能够增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润滑性。通过增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润滑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分子间的摩擦降低,从而增大了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相容性,由于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之间的相容性增大,从而使得制得的改性半聚脲能够在透水混凝土中发挥增强改性半聚脲韧性好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在改性半聚脲内添加双-氨丙基聚二甲硅氧烷,能够增大聚脲的位阻效应,降低-NCO的反应速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改性半聚脲的作用时间。优选的,所述胶结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灰7-15%、矿粉4-10%、可再分散性胶粉7-13%、粉煤灰20-30%以及硅酸盐水泥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酸盐水泥是常用的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碎石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粉煤灰、硅灰和矿粉皆是活性矿物掺合料,它们在混凝土中的合理级配对减少早期水化热以及减少后期收缩量。可再分散性胶粉能够改善碎石的力学性能,增强硅酸盐水泥与碎石之间的结合强度。优选的,所述胶结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20-35%、硅灰10-25%以及硅酸盐水泥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混凝土在制备的过程中常使用水泥作为胶结剂,从而得到最终的混凝土块。但是,本申请中,由于是属于透水混凝土的范畴,并无细骨料,属于碎石与碎石之间通过胶结剂粘结在一起,属于点的接触。通过在胶结剂中添加环氧树脂,与仅仅只有水泥以及粉煤灰相比,增强了胶结剂的流动性。由于胶结剂的流动性得到提高,能够使得胶结剂发挥其胶接的作用。通过将硅酸盐水泥与环氧树脂的合理配比,能够使得胶结剂即有良好的流动性以发挥本身胶接的作用。另一方面硅酸盐水泥的存在,在起到粘结相邻碎石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后期养护结束后,硅酸盐水泥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强度,硅酸盐水泥流动至混凝土中之后,本身的强度优势,能够增强最终得到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硅酸盐水泥浆体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Ca(OH)2,而Ca(OH)2不管是附着在碎石表面,还是位于硅酸盐水泥石当中,都会严重的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硅灰中含有大量的SiO2,能与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有效的减少Ca(OH)2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硅灰粒径极小,掺入到水泥中之后,不仅能够提高早期强度,还能提高后期强度,从而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胶结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20-35%、硅灰7-15%、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15-20%以及硅酸盐水泥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结剂中添加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在胶结剂优良的流动性的条件下,流动至混凝土碎石骨料的各处,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在透水混凝土中凝聚,与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交织在一起;并且在环氧树脂的存在下,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在硅酸盐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形成连续的聚合物膜,增大了环氧树脂与硅酸盐水泥与碎石之间的接触点的面积。并且聚合物膜与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相互嵌填,提高了胶结剂的密实性。同时由于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氨基乙酸酯的存在,还增加了胶结剂的粘度,使得碎石与胶结剂年界面处的粘结作用增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100-140份、碎石1300-1700份、胶结剂400-550份以及聚脲150-3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100-140份、碎石1300-1700份、胶结剂400-550份以及聚脲150-3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包括A组分、B组分以及稀释剂,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0:10:1;
所述A组分的各物质以重量份计包括聚醚多元醇750-850份、交联剂100-200份、消泡剂2-6份以及增塑剂40-50份;
所述B组分的各物质以重量份计包括聚醚多元醇650-700份以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0-3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重量份计为4份的抗紫外线剂以及4份抗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为改性半聚脲;所述改性半聚脲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聚天门冬氨酸酯750-850份、消泡剂2-6份、流平剂3-6份以及促进剂4-9份;
所述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B组分的添加量与A组分的添加量其质量比为(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中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椰油酰胺丙基月桂基醚40-60份,所述B组分中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双-氨丙基聚二甲硅氧烷20-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华涂珊赵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天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