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51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11
一种椅垫,包含承载座、支撑层、透气层及包覆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顶部。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透气层与所述支撑层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借由所述透气层的设计,使得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包覆层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透气散热效果,以有效地降低乘坐者臀部久坐后的闷热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透气及散热功能的椅垫。
技术介绍
现有椅垫内部大都是采用由泡棉材料所制成的支撑结构,使椅垫具备有支撑乘坐者臀部的功能。由于所述支撑结构散热性不佳,因此,乘坐者在久坐后很容易产生闷热感。再者,所述支撑结构的硬度有些较硬以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也有些较软硬度不足而导致支撑性不佳,使得乘坐者易感到乘坐于用以乘载所述支撑结构的承载座,前述因素导致乘坐者在久坐后很容易产生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
技术介绍
的至少一个缺点的椅垫。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椅垫包含承载座、支撑层、透气层及包覆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顶部,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透气层与所述支撑层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透气层为立体透气网眼布。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包覆层包括衡温棉,所述衡温棉包覆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透气层。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衡温棉具有罩覆于所述透气层顶部的顶覆部,及由所述顶覆部外周缘朝下延伸且罩覆于所述支撑层外周围与所述透气层外周围的围绕覆部。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包覆层还包括表布,所述表布包覆所述衡温棉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承载座包括前端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左右侧的侧边,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泡棉块及两个第二泡棉块,所述第一泡棉块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且邻近于所述前端中间处,所述第二泡棉块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且分别邻近于所述侧边,所述第二泡棉块与所述第一泡棉块相间隔。本技术所述的椅垫,所述承载座顶部具有未被所述第一泡棉块及所述第二泡棉块遮蔽的裸露区,所述支撑层还包括泡棉垫体,所述泡棉垫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棉块顶部与所述第二泡棉块顶部,所述泡棉垫体未被所述第一泡棉块及所述第二泡棉块支撑的部位向下凹陷入至所述裸露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透气层的设计,使得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包覆层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透气散热效果,以有效地降低乘坐者臀部久坐后的闷热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椅垫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承载座、一支撑层、一透气层及一包覆层之间的组装关系;及图3是沿图1中的III-I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图2及图3,是本技术椅垫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一椅子(图未示)。所述椅垫100包含一个承载座1、一个支撑层2、一个透气层3,及一个包覆层4。所述承载座1是由例如塑料材质所制成,并包括一个底部11、一个顶部12、一个前端13、一个后端14,及两个侧边15。所述侧边15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13左右侧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后端14左右侧。所述支撑层2设置于所述承载座1的顶部12并包括一个第一泡棉块21、两个第二泡棉块22及一个泡棉垫体23。所述第一泡棉块21、所述第二泡棉块22及所述泡棉垫体23皆为高密度泡棉,并且通过例如切割加工的方式成形出所需的形状及厚度。所述第一泡棉块21例如概呈方形,所述第一泡棉块21例如通过黏胶黏固于所述顶部12且邻近于所述前端13中间处。所述第二泡棉块22沿左右方向反向设置,各所述第二泡棉块22例如概呈三角形,各所述第二泡棉块22例如通过黏胶黏固于所述顶部12且邻近于对应的所述侧边15。所述第二泡棉块22与所述第一泡棉块21相间隔。所述承载座1的顶部12具有一未被所述第一泡棉块21及所述第二泡棉块22遮蔽的裸露区121。所述泡棉垫体23的形状与所述承载座1的形状相同。所述泡棉垫体23例如通过黏胶黏固于所述第一泡棉块21顶部以及各所述第二泡棉块22顶部,所述泡棉垫体23未被所述第一泡棉块21及所述第二泡棉块22支撑的部位向下凹陷至所述裸露区121,使得所述泡棉垫体23呈现凹凸起伏的形状。借由所述第一泡棉块21及所述第二泡棉块22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泡棉块21、所述第二泡棉块22与所述泡棉垫体23共同塑形出具有凹凸起伏的所述支撑层2外形。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泡棉块21、所述第二泡棉块22及所述泡棉垫体23先通过切割加工切割成形而后再堆叠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使得所述支撑层2不需通过模具来制造,借此,能省略开模费用并能降低所述支撑层2的制造成本。所述透气层3的形状与所述支撑层2的泡棉垫体23的形状相同且设置于所述泡棉垫体23顶部,所述透气层3为一立体透气网眼布。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气层3具有两个网布体31,及一设置于所述网布体31之间的支撑体32。各所述网布体31形成有多个网孔311。所述支撑体32是由连接在所述网布体31之间且彼此交织的纤维所构成。所述透气层3底端的网布体31例如通过黏胶黏固于所述泡棉垫体23顶部,所述透气层3随着所述泡棉垫体23的形状而有凹凸起伏的变化。所述透气层3借由所述网布体31及所述支撑体32的结构设计,能达到高支撑性及高透气性的效果。所述包覆层4包括一个衡温棉41及一个表布42。所述衡温棉41包覆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透气层3并具有一个顶覆部411,及一个由所述顶覆部411外周围朝下延伸的围绕覆部412。所述顶覆部411罩覆于所述透气层3顶端的网布体31顶部。所述围绕覆部412罩覆于所述支撑层2外周围与所述透气层3外周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衡温棉41具有温湿度调节的作用,并能达到透气、干燥凉爽及不闷热的效果。再者,所述衡温棉41的泡棉质地细致柔软,且触感柔软舒爽。所述表布42是由具有弹性及透气性的布料所制成,其包覆所述衡温棉41及所述承载座1的底部11邻近外周缘的部位,所述表布42例如通过多个钉子(图未示)固定地结合于所述底部11。借由所述第一泡棉块21及所述第二泡棉块22的设计,使得所述椅垫100具有与所述支撑层2对应的凹凸起伏外形。借此,能增添所述椅垫100包覆乘坐者臀部的包覆性。借由所述泡棉垫体23的设计,能增添所述椅垫100支撑所述乘坐者臀部的支撑性。由于所述透气层3本身具有的高支撑性及高透气性,因此,借由所述透气层3设置于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包覆层4的顶覆部411之间,除了能够进一步地增添所述椅垫100支撑所述乘坐者臀部的支撑性之外,还能够使得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包覆层4之间保持良好的透气散热效果,以有效地降低乘坐者臀部久坐后的闷热感。此外,由于所述衡温棉41本身具有良好的温湿度调节作用,因此,借由所述衡温棉41设置于所述透气层3及所述表布42之间,能起到同时调节所述透气层3及所述表布42的温湿度,以迅速地平衡所述椅垫100的温度使其维持在特定区间,能更进一步地改善乘坐者臀部久坐后的闷热感。再者,由于所述衡温棉41的泡棉质地细致柔软,因此,能有效地增添乘坐者臀部乘坐时的舒适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垫,其特征在于:/n所述椅垫包含承载座、支撑层、透气层及包覆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顶部,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透气层与所述支撑层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垫包含承载座、支撑层、透气层及包覆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顶部,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透气层与所述支撑层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为立体透气网眼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衡温棉,所述衡温棉包覆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透气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衡温棉具有罩覆于所述透气层顶部的顶覆部,及由所述顶覆部外周缘朝下延伸且罩覆于所述支撑层外周围与所述透气层外周围的围绕覆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还包括表布,所述表布包覆所述衡温棉且结合于所述承载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前端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左右侧的侧边,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泡棉块及两个第二泡棉块,所述第一泡棉块设置于所述承载座顶部且邻近于所述前端中间处,所述第二泡棉块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亚梭家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