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39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包括内侧设置有纱布层的前片、后片、左前袖片、左后袖片、右前袖片、右后袖片,在纱布层上浸有银离子溶液,前片、后片、左前袖片、左后袖片、右前袖片、右后袖片上设置有第一至第八连接部,在使用时,根据患者是创口需求,选择对应的前片和后片、左前袖片和左后袖片、右前袖片和右后袖片进行使用,使用前先将药粉或药水撒在纱布层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其上的连接部从而使对应的前片和后片、左前袖片和左后袖片、右前袖片和右后袖片进行连接固定,之后可以在外侧通过纱布进行辅助包裹,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换药更加省事省力,而且更加人性化灵活化,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病人的疼痛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
技术介绍
病人如果皮肤出现创伤,在治疗时需要对创面处进行敷药然后包扎,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换药。对于小创面,换药过程较为简洁,但是对于大创面伤口而言就十分麻烦。例如皮肤大疱病全身表皮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重症型全身皮肤溃烂或全身烧伤等创面,传统的换药过程是先通过将药品涂在一块块小纱布上,然后将小纱布贴附到创面上,小纱布一般为10cm×10cm大小,一个大型创面往往需要贴附很多小纱布,然后通过绷带在药棉外侧一层层包裹,从而使所有纱布被绷带包覆,整个过程费事费力,换药的过程中免不了对创面施加压力,病人在换药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疼痛,而且拆去纱布的过程也比较麻烦,使病人更加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拆卸从而能快速帮助病人换药的换药服。本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包括:前片,所述前片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后片,所述后片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片(10),所述前片(10)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n后片(20),所述后片(20)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n左前袖片(30),所述左前袖片(30)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n左后袖片(40),所述左后袖片(40)的两侧设置有可与第三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n右前袖片(50),所述右前袖片(50)的两侧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右前袖片(50)端部和左前袖片(30)端部设置有可与前片(10)两侧活动连接的第七连接部;/n右后袖片(60),所述右后袖片(60)的两侧设置有可与第五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六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换药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片(10),所述前片(10)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后片(20),所述后片(20)的两侧和肩部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左前袖片(30),所述左前袖片(30)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
左后袖片(40),所述左后袖片(40)的两侧设置有可与第三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
右前袖片(50),所述右前袖片(50)的两侧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右前袖片(50)端部和左前袖片(30)端部设置有可与前片(10)两侧活动连接的第七连接部;
右后袖片(60),所述右后袖片(60)的两侧设置有可与第五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六连接部,所述右后袖片(60)和左后袖片(40)的末端设置有可与后片(20)两侧活动连接的第八连接部;
所述前片(10)、后片(20)、左前袖片(30)、右前袖片(50)、左后袖片(40)、右后袖片(60)内侧设置有纱布层(70),所述纱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红阳黄良周伟彭丽丽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