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圆柱形的新能源电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新能源电池需要转运到回收处理工序进行处理,具体的是将电池外壳和电池芯分离处理,通常都是采用切割或碾碎的方式。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在转运电池时不能对电池进行初处理,这样使得在转运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处理效率;同时,电池在切割和碾碎的过程中都需要通过驱动设备进行驱动,虽然这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还是违背了环保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均匀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牵引件,所述底板顶端连接有转运箱,所述转运箱顶端设置有顶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均匀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左侧固定连接有牵引件(3),所述底板(1)顶端连接有转运箱(4),所述转运箱(4)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底板(1)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顶端固定连接有楔形板(15),所述楔形板(15)右侧固定连接在转运箱(4)内腔右侧,所述楔形板(15)上方位于转运箱(4)内腔右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另一端连接有推板(17),所述楔形板(15)左侧对应转运箱(4)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均匀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左侧固定连接有牵引件(3),所述底板(1)顶端连接有转运箱(4),所述转运箱(4)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底板(1)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顶端固定连接有楔形板(15),所述楔形板(15)右侧固定连接在转运箱(4)内腔右侧,所述楔形板(15)上方位于转运箱(4)内腔右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另一端连接有推板(17),所述楔形板(15)左侧对应转运箱(4)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下方位于底板(1)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顶端连接有转盘(7),所述导向槽(18)与转盘(7)相匹配,所述转盘(7)右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贯穿隔板(14),所述固定块(10)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外围设置有切割刀(13),所述切割刀(13)下方位于底板(1)顶端安装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一侧顶端与转盘(7)底端一侧连接,所述固定座(8)与切割刀(13)相匹配,所述固定座(8)右侧位于隔板(14)上开设有出料孔(141),所述隔板(14)与转运箱(4)内腔右侧之间形成收集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2)上设置有轮轴(20),所述轮轴(20)外围固定套接有主锥齿轮(201),所述底板(1)顶端贯穿连接有轴杆(22),所述轴杆(22)底端固定连接有从锥齿轮(221),所述从锥齿轮(221)与主锥齿轮(201)相互啮合,所述轴杆(22)外围固定套接有主皮带轮一(222),所述转轴(6)左侧位移底板(1)顶端转动连接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外围固定套接有从皮带轮一(231),所述从皮带轮一(231)与主皮带轮一(222)之间通过平皮带一(24)传动连接,所述转运箱(4)上开设有与平皮带一(24)相匹配的活动槽(41),所述转杆(23)顶端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232),所述转轴(6)外围固定套接有齿轮(61),所述齿轮(61)与四分之一齿轮(23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减震防护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2)一端与转运箱(4)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运箱(4)内壁上开设有对应的滑槽(21),所述驱动杆(12)外围固定套接有从齿轮(121),所述驱动杆(12)左侧位于转运箱(4)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5),所述驱动轴(25)顶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252),所述主齿轮(252)与从齿轮(121)相互啮合,所述驱动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