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684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6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压缩装置、脱水装置和干燥装置。脱水装置入料口设传送带传送机构,脱水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干燥装置入料口,干燥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压缩装置的入料口。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滚动轴机构,该脱水装置下部设储液池。所述滚动轴机构包括若干滚动轴,各滚动轴平行排列将脱水装置入料口、脱水装置出料口与储液池相分隔。当滚动轴滚动使滚动轴机构上的物料由始段输送到终段时,物料中的固体成分受滚动轴机构驱动自脱水装置出料口离开,物料中的液体成分经滚动轴间的缝隙落入储液池中。能够对厨余垃圾干湿分离,符合其特点更符合厨余垃圾的处理工艺及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设计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针对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生活中的厨余垃圾普遍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法。而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将厨余垃圾进行一系列粉碎后进行排放,排放后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这样的垃圾在运输中会存在大量的馊水从而产生恶臭,从而影响城市环境。为此,需对垃圾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提供一种新的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是针对易腐臭的厨余垃圾,设计出能够干湿分离、符合其特点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将厨余垃圾先后在脱水装置、干燥装置以及压缩装置进行处理,可对厨余垃圾进行脱水、干燥以及压缩处理。实现垃圾运输的整洁化,以及在垃圾掩埋过程中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有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为了方便垃圾进一步筛选分类,整个装置最前端配置一定长度的传送带,可方便人工的进一步的厨余垃圾的筛选工作;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有脱水装置,在该装置中设置有大量滚动轴将整个装置分为上层和下层,滚动轴间设置有较小间隙可进行废水的排放;为了进一步减少厨余垃圾中的水分,减少致病微生物以及恶臭的滋生,可将厨余垃圾进行干燥处理。在脱水装置后设计有传送带和干燥装置,在干燥装置中设置有两个通气口,可通过传入干燥气体进行垃圾的干燥,装置底部设计有两个不同转向的旋转圆盘。为了方便运输,在干燥装置后设计有垃圾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上部圆盘通过液压传动进行垃圾的压缩,压缩装置垃圾出口配置可闭合式开关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益:(1)本技术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前端配备有传动带传动,方便人工进一步筛选,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可靠性。(2)设置有脱水装置,该装置中通过滚动轴旋转,带动厨余垃圾运动的同时也起到充分的脱水作用。(3)干燥装置中设置有不对称的两个通气口,底部设计的旋转圆盘通过转动使得垃圾充分干燥,提高了干燥效率,节约了干燥时间。(4)配置有厨余垃圾压缩装置,可大大地节约垃圾运输、垃圾掩埋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干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干燥装置烘干室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干燥装置烘干室的左视示意图;图6为厨余垃圾干燥装置各出入口封闭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液压压紧装置上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厨余垃圾液压压紧装置的下半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传送带传送机构,2脱水装置,3干燥装置,4压缩机构,5成型舱;21滚动轴机构,22入料口,23出料口,24储液池;31进气口,32顺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3干燥装置出料口,34出气口,35逆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6干燥装置入料口,37干燥装置入料口闭合门,38干燥装置出料口闭合门;41液压轴,42压块,43液压盘机构;51挡板,52出料台,53储料池,54可闭合式开关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干湿分离,并将垃圾中的固体成分进一步干燥、压缩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分别设计了脱水装置2、干燥装置3及压缩装置。如图1所示,在本例中,脱水装置2、干燥装置3及压缩装置依次连接,各装置间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机构1。具体而言,传送带传送机构1首先连接至脱水装置的入口22,方便投料;脱水装置出口23与干燥装置入口36间、干燥装置出口33与压缩装置间也分别设有传送带传送机构1,方便物料的流水线传输。参照图2,本例中,厨余垃圾的快速除水主要由脱水装置2完成。所述脱水装置2包括滚动轴机构21,该脱水装置2下部设储液池24。所述滚动轴机构21包括若干滚动轴,各滚动轴平行排列将脱水装置入料口22、脱水装置出料口23与储液池24相分隔。所述脱水装置入料口22设置在滚动轴机构21的始段,脱水装置出料口23设置在滚动轴机构21的终段。当滚动轴滚动使滚动轴机构上21的垃圾由始段输送到终段时,垃圾中的固体成分受滚动轴机构21驱动自脱水装置出料口23离开,垃圾中的液体成分经滚动轴间的缝隙落入储液池24中,实现液体收集。本技术的固液分离主要是通过平行排列的滚动轴同向旋转,驱动垃圾随滚动轴机构21运动并翻滚而实现的。实际应用中,各滚动轴间的缝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主要的固体成分随滚动轴移动,而液体成分落入储液池24。滚动轴式传送机构在传送领域属于较为常见的技术,其驱动原理本技术不多赘述。此外,为使储液池24更容易排液,在储液池24底部可设置排液管,该排液管设有阀门。同时,储液池24底部可设有一定倾角,使排液管位于储液池24底部的最低处,利于废液排出。参照图1,所述干燥装置3可采用工业上的连续化干燥装置。本例考虑到厨余垃圾水分大、杂质多等特点,进一步提供一种封闭式的干燥装置。参照图3-6,本例所述干燥装置3设有一个烘干室,所述烘干室顶部设干燥装置入料口36,烘干室下部设干燥装置出料口33。烘干室底部设有顺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2及逆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5,当顺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2与逆时针转动圆盘机构35各自运转时,带动烘干室内的物料运动并形成速差。此举的目的在于在干燥时混合、松散物料,提高干燥效率。所述烘干室不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进气口31和出气口34,所述进气口31连接热气源。通常,热气源可由气体通过加热器得到,即将通过加热器的风道连接至进气口31,再由出气口34产生负压。使气体不断经由加热器进入烘干室,再由出气口34排出。干燥装置入料口36外设有可开合的干燥装置入料口闭合门37,干燥装置出料口33外设有可开合的干燥装置出料口闭合门38。投料时,干燥装置入料口闭合门37开启,烘干时,干燥装置入料口闭合门37与干燥装置出料口闭合门38均闭合,形成密闭烘干环境;出料时,干燥装置出料口闭合门38开启。故本例提供的干燥装置3是一种半自动化的烘干装置,其两道门的开合、物料的取出需要人工配合。参照图7、图8,干燥完成后,物料自传送带传送机构1运送进压缩装置中,将物料压缩紧密方便后续处理、加工。所述压缩装置在本领域较为常见,本例提供一种液压盘机构43以实现上述功能。本例所述压缩装置分上下两部分机构,即压缩机构4及成型舱5。其中压缩机构4的主要部件为液压盘机构43,液压盘机构43连接压块42形成移动副。成型舱5的主要部件为储料池53。储料池53与压块42形成移动副,且储料池53的内径略大于压块42形成间隙配合。所述储料池53与出料台52相连通,储料池53与出料台52间设有可闭合式开关门54。液压盘机构43驱动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装置和干燥装置;脱水装置入料口设传送带传送机构,脱水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干燥装置入料口,干燥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压缩装置的入料口;/n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滚动轴机构,该脱水装置下部设储液池;所述滚动轴机构包括若干滚动轴,各滚动轴平行排列将脱水装置入料口、脱水装置出料口与储液池相分隔;所述脱水装置入料口设置在滚动轴机构的始段,脱水装置出料口设置在滚动轴机构的终段;当滚动轴滚动使滚动轴机构上的物料由始段输送到终段时,物料中的固体成分受滚动轴机构驱动自脱水装置出料口离开,物料中的液体成分经滚动轴间的缝隙落入储液池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装置和干燥装置;脱水装置入料口设传送带传送机构,脱水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干燥装置入料口,干燥装置出料口通过传送带传送机构连接压缩装置的入料口;
所述脱水装置包括滚动轴机构,该脱水装置下部设储液池;所述滚动轴机构包括若干滚动轴,各滚动轴平行排列将脱水装置入料口、脱水装置出料口与储液池相分隔;所述脱水装置入料口设置在滚动轴机构的始段,脱水装置出料口设置在滚动轴机构的终段;当滚动轴滚动使滚动轴机构上的物料由始段输送到终段时,物料中的固体成分受滚动轴机构驱动自脱水装置出料口离开,物料中的液体成分经滚动轴间的缝隙落入储液池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设有一个烘干室,所述烘干室顶部设干燥装置入料口,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田梁树恒李鹏博张大为杨研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