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2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0.5‑1%除虫菊酯、1‑3%分散剂、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的功能性纳米微乳液;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得到的空气过滤网膜,具有持久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使其可以用于任何车载、住宅及办公楼宇的通风系统中,在原有空气过滤网膜的过滤效果上更上一层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环保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过滤效果是空气过滤的首要功能,精度高效果好,吸入的粉尘、细菌以及空气污染物才会明显减少,这样才会大大降低不良空气对身体的影响,有一部分人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极少会有人把空气过滤的过滤精度与功能性结合起来。空气过滤网膜犹如人之鼻喉,若无优良品质,如同人置身雾霾中,必祸及健康,损其寿命。功能性的添加为过滤网膜的品质更添了一份保障。由于人类生活在室内的时间占了生命的大多数时间,而时间最长是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重要。当下,绝大多数的办公楼都安装了新风系统,作用是对室内进行有效的换气,过滤空气,提高空气品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能降低空调的能耗,附加一些如其它让人体感觉到舒适的功能。空气过滤网膜不仅在办公住宅楼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汽车保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发动机在运转的过程中会吸入大量的空气,空气中的杂质、昆虫和颗粒会增加缸筒和活塞组件的负担,空气过滤网膜会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昆虫和颗粒,保护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而现在的绝大多数空气过滤网膜主要功能在于对粉尘、颗粒、微小纤维的过滤,忽视了对细菌、昆虫和室内可挥发性有害气体的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亟待解决的对细菌、昆虫和室内可挥发性有害气体进行过滤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制备0.5-1%除虫菊酯、1-3%分散剂、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的功能性纳米微乳液;负载涂层步骤: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晾干/烘干步骤:将进行负载涂层处理后的过滤网膜基材,置于室温环境下以便晾干或在120℃以下烘干。优选地,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将0.5-1%除虫菊酯与1-3%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86-96.9%的水,通过高速剪切制得除虫菊酯微乳液;再往所述除虫菊酯微乳液中加入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优选地,负载涂层步骤中,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通过提拉法、喷涂法或刮涂法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优选地,所述除虫菊酯为粒径100-200纳米的水包油型微胶囊,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粒径为10-100纳米,竹炭为的粒径300-800微米的颗粒。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构造了一种空气过滤网膜,基于前述任一项所述方法制作。本专利技术的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得到的空气过滤网膜,具有持久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使其可以用于任何车载、住宅及办公楼宇的通风系统中,在原有空气过滤网膜的过滤效果上更上一层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S101:制备含有0.5-1%除虫菊酯、1-3%分散剂、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的功能性纳米微乳液;负载涂层步骤S102: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具体的,可以通过提拉法、喷涂法或刮涂法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所述空气过滤网膜基材包括车载和室内通风系统普遍使用的纺织类无纺布、塑料、金属等材质的所有空气滤材。优选地,在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晾干/烘干步骤S103:将进行负载涂层处理后的过滤网膜基材,置于室温环境下以便晾干或在120℃以下烘干,得到最终的空气过滤网膜。其中,所述除虫菊酯为粒径100-200纳米的水包油型微胶囊,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粒径为10-100纳米,竹炭为的粒径300-800微米的颗粒。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与竹炭颗粒混合可以在微弱的灯光下发挥优良持久的抗菌、除甲醛功能;除虫菊酯微乳液具有持久的防虫驱虫功效。例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包括:首先,将1%除虫菊酯与2%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92%的水,通过6000转/分钟高速剪切制得除虫菊酯微乳液;然后,往所述除虫菊酯微乳液中加入1%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1%增稠剂和3%竹炭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最后,将空气过滤网膜基材通过提拉法,以10厘米/分钟的速度提拉一次并在80℃烘干,如此再重复2次,得到具有持久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参考《QB/T2761-2006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测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空气过滤网膜的甲醛去除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空气过滤网膜甲醛去除率测试报告参照NY/T1151.2-2006《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第二部分:灭螨和驱螨剂》,供试昆虫:尘螨,雌雄成虫,试验条件:培养箱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75%±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空气过滤网膜的螨虫驱避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空气过滤网膜螨虫驱避率测试报告参照GB/T23763-2009抗细菌性能测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制得的空气过滤网膜的抗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空气过滤网膜抗菌测试报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得到的空气过滤网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制备0.5-1%除虫菊酯、1-3%分散剂、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的功能性纳米微乳液;/n负载涂层步骤: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抗菌、防虫、除甲醛功能的空气过滤网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制备0.5-1%除虫菊酯、1-3%分散剂、0.5-2%二氧化钛光触媒水溶胶、0.1-3%增稠剂和1-5%竹炭颗粒的功能性纳米微乳液;
负载涂层步骤:使用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对空气过滤网膜基材进行负载涂层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晾干/烘干步骤:将进行负载涂层处理后的过滤网膜基材,置于室温环境下以便晾干或在120℃以下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纳米微乳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将0.5-1%除虫菊酯与1-3%分散剂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文高伟业卢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森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