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14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灌溉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包括水肥配置罐、罐盖和进料管等,在外力作用下,承托板可以在进料管上转动,进支撑杆组件用于支撑自然状态下的承托板,使其保持水平对其上部件起到承托作用,在向水肥配置罐内添加肥料前,可将肥料放置在肥料托盘上,称量完毕后,上抬承托板,肥料托盘上的肥料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水肥配置罐内,填料操作简单,通过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桨转动,对水肥配置罐内的肥料进行搅拌,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不断与刮片接触,从而被刮片进一步打碎,利于肥料溶解,防止不溶物堵塞管路,搅拌完毕的肥料经过滤网过滤后,肥水沿灌溉管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灌溉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已被逐渐应用到现代农业的生产当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的浇水灌溉设施,把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不同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作物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相融后利用可控管道系统,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这样的施肥方式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现有的灌溉装置肥料添加较为费力,因肥料需要按量添加,导致添加过程繁琐,同时现有灌溉设备搅拌能力较差,肥料不能被有效溶解的情况下易堵塞灌溉管路,为此提出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包括水肥配置罐,所述水肥配置罐的上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水肥配置罐的敞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托板,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组件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板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安装有重量秤,所述重量秤的上端设置有肥料托盘,所述罐盖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水肥配置罐内轴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水肥配置罐的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下端开口,且所述搅拌筒的内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刮片,所述水肥配置罐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渡管的出口端与灌溉管的进口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由倾斜板和水平板组成。优选的,所述肥料托盘的外缘上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水肥配置罐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搅拌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合使用的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竖板端卡接在所述连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罐盖对水肥配置罐起到封闭作用,同时罐盖用于承载其上部件,进料管用于肥料和水的进入,在外力作用下,承托板可以在进料管上转动,进支撑杆组件用于支撑自然状态下的承托板,使其保持水平对其上部件起到承托作用,在向水肥配置罐内添加肥料前,可将肥料放置在肥料托盘上,称量完毕后,上抬承托板,肥料托盘上的肥料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水肥配置罐内,填料操作简单,通过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桨转动,对水肥配置罐内的肥料进行搅拌,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不断与刮片接触,从而被刮片进一步打碎,利于肥料溶解,防止不溶物堵塞管路,搅拌完毕的肥料经过滤网过滤后,肥水沿灌溉管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水肥配置罐、2-罐盖、3-进料管、4-承托板、401-倾斜板、402-水平板、5-支撑杆组件、501-第一连接块、502-连接杆、503-第二连接块、6-重量秤、7-肥料托盘、8-挡板、9-电机、10-搅拌桨、11-搅拌筒、12-刮片、13-过渡管、14-过滤网、15-灌溉管、16-连接槽、17-L形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方向的描述(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所进行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限于此。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包括水肥配置罐1,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上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敞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罐盖2,所述罐盖2对所述水肥配置罐1起到封闭作用,同时所述罐盖2用于承载其上部件,所述罐盖2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用于肥料和水的进入,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托板4,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承托板4可以在所述进料管3上转动,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组件5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板4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支撑杆组件5用于支撑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承托板4,使其保持水平对其上部件起到承托作用,所述承托板4的上端安装有重量秤6,所述重量秤6的上端设置有肥料托盘7,在向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添加肥料前,可将肥料放置在所述肥料托盘7上,称量完毕后,上抬所述承托板4,所述肥料托盘7上的肥料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填料操作简单,所述罐盖2上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轴连接有搅拌桨10,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搅拌筒11,所述搅拌筒11上下端开口,且所述搅拌筒11的内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刮片12,通过所述电机9工作,带动所述搅拌桨10转动,对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的肥料进行搅拌,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不断与所述刮片12接触,从而被刮片12进一步打碎,利于肥料溶解,防止不溶物堵塞管路,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渡管13,所述过渡管13内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过渡管13的出口端与灌溉管15的进口端相连接,搅拌完毕的肥料经所述过滤网14过滤后,肥水沿所述灌溉管15流出。请参阅图2,具体而言,所述支撑杆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块501,所述第一连接块501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块50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接杆50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03。所述支撑杆组件5用于支撑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承托板4,使其保持水平对其上部件起到承托作用。请参阅图1,具体而言,所述承托板4由倾斜板401和水平板402组成。所述倾斜板401与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板402用于承托其上部件。请参阅图1,具体而言,所述肥料托盘7的外缘上连接有挡板8。所述肥料托盘7用于放置肥料,所述挡板8的设置对肥料起到限位作用。请参阅图3,具体而言,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16,所述搅拌筒1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16配合使用的L形连接板17,所述L形连接板17的竖板端卡接在所述连接槽16内。所述连接槽16和所述L形连接板17的设置方便所述搅拌筒11的固定和拆卸,当需要对搅拌筒11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打开所述罐盖2,取出所述搅拌筒11即可。工作原理:罐盖2对水肥配置罐1起到封闭作用,同时罐盖2用于承载其上部件,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包括水肥配置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上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敞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罐盖(2),所述罐盖(2)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托板(4),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组件(5)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板(4)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承托板(4)的上端安装有重量秤(6),所述重量秤(6)的上端设置有肥料托盘(7),所述罐盖(2)上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轴连接有搅拌桨(10),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搅拌筒(11),所述搅拌筒(11)上下端开口,且所述搅拌筒(11)的内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刮片(12),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渡管(13),所述过渡管(13)内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过渡管(13)的出口端与灌溉管(15)的进口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肥水多管路灌溉装置,包括水肥配置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上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敞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罐盖(2),所述罐盖(2)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承托板(4),所述进料管(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组件(5)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板(4)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承托板(4)的上端安装有重量秤(6),所述重量秤(6)的上端设置有肥料托盘(7),所述罐盖(2)上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水肥配置罐(1)内轴连接有搅拌桨(10),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搅拌筒(11),所述搅拌筒(11)上下端开口,且所述搅拌筒(11)的内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刮片(12),所述水肥配置罐(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渡管(13),所述过渡管(13)内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过渡管(13)的出口端与灌溉管(15)的进口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元郜兴亮程鸿杨井泉宋志强刘康刘仕武左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