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博专利>正文

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609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总体构想建立在水处理与污泥处置分工进行的基础上,由自动卸滤渣电路、自动排泥电路、正常间歇运转电路、强化处理电路、渗滤水箱排水电路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自动过滤系统、污泥脱水系统、生化二沉复合池、消毒灭菌系统等单元构成;自动运行、无人值守、间歇运转、大幅度节能及降低运行费用,适合于向环境直排污水的独立排污点进行污水处理及浴池、游泳池等用做水处理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termittent operation automatic energy-saving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device

An intermittent operation automation energy saving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device, the overall concept based on water treatment and sludge disposal of the division, the automatic discharge residue circuit, automatic sludge discharge circuit, normal intermittent operation circuit, processing circuit, filtration tank drainage pat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the control of automatic filtering system and sludge dewatering system, biochemical pool,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two heavy composite system unit; automatic operation, unattended, intermittent operation, greatly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operation cost, suitable for direct sewage water environment to separate sewage point sewage treatment and bath, swimming pool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以保护环境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特别是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污水水质特性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种类繁多。对于那些远在郊外、排水系统不能与集中污水处理厂连接的规模较小的独立排污点,诸如乡村别墅、营房、公路附近的饭店、地处自然风景旅游区的景点、滨海生活小区、村镇居民楼、偏僻独立的生产、生活性排污单位而言,其排污特点是间歇性排水、污水量小、缺少专业污水处理工作人员。这些排污单位希望有这样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这种工艺及装置不需配备专人管理、能根据排水特点预先设定运行程序自动地进行污水处理,包括进行污泥脱水及存放。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水处理装置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特别是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几乎都没有认真考虑自动地进行泥水分离及客观地解决泥渣处置这类实际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独立排污点的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以满足上述的市场需求。该工艺及装置不需专人管理、可根据排水特性预先设定程序、自动进行污水处理、泥水分离及污泥脱水。对于污泥则交由专业部门处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设想是将整个污水处理工作分为两个过程来完成其一,是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及装置将污水处理达标并同时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脱水以及将分离出来的泥渣存放在装置中的一个特定的地方;其二,是当存放的泥渣达到一定量时由专业部门将泥渣运出进行综合处置。本专利技术只完成第一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参照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工艺流程图。图2、图3、图4、图5、图6为一可埋入地下的装置的视图,图2为主视图;图3为A-A视图;图4为B-B视图;图5为C-C视图;图6为过滤器50的D-D视图。图7、图8、图9、图10为局部放大图,图11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图11中的A部分所示为正常间歇运转电路;B为强化处理电路,C为自动卸滤渣电路;D为自动排泥电路;E为渗滤水箱排水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及例举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污水自进水管1处进入(见图1——图6),在进水管1的管路上设有气压开关2,进水管1的出水口就是过滤器进水口49,过滤器进水口49的对面设有超越管口57。超越水管8(图1虚线所示)与排水管26连接,是当出现停电或特大水量冲击的特殊情况时污水超越处理装置直排用的。过滤器50设有滤层59用以过滤来自进水管1的污水(见图2),滤层59由滤材68(滤网、滤布或其它微孔材料)与支撑网架69组成,用滤材压紧带74、环形压板67及螺栓等固定在连接架条73及边框70上(见图6)。连接架条73被置于滤层59与过滤器外壳58之间,并使之形成一个空腔,以便于滤过水及反吹气体流动。过滤器外壳58底部设有出水口71并通过一段可弯转的软管62(见图3)与滤过水管7连接,用以导出经过滤的污水;过滤器外壳58上部设有通气口并通过一段可弯转的软管63(见图3)与反吹气管4连接。反吹气管4由常闭电磁阀3控制。过滤器可以用隔板72分成两个间隔,一个用以过滤污水,一个用来过滤沉泥。过滤器进水口49与超越管口57均设有轴承并兼作过滤器50的转轴。以此为轴,过滤器50由减速装置51带动可以缓慢转动以便于清除滤渣,减速装置51由减速电机76、减速箱75配合连接。滤过水管7出口接入初沉池36,其管路上设有气压开关10。气压开关10及气压开关2由空气泵22、换向电磁阀21、储气罐18及空气管16提供及输送的压缩空气为动力,由定时开关93的控制系统(见图11及自动卸滤渣电路的说明)控制滤过水管7和进水管1的开闭,是当过滤器50清渣时关闭进水管1和滤过水管7的。过滤器50上方适当位置设有行程开关5、行程开关6,污泥管46与沉泥管48。行程开关6用来控制压缩空气反吹滤层59,行程开关5是当过滤器50完成清渣后切断自动卸滤渣电路的。污泥管46与沉泥管48分别将初沉池36和生化二沉复合池的沉淀物导入过滤器50。进水管1与滤过水管7、超越水管8,气压开关2与气压开关10,行程开关5与行程开关6,常闭电磁阀3与反吹气管4、空气管16、可弯转的软管62、63、储气罐18、限压阀19、储气罐放空阀17、换向电磁阀21及空气泵22,兼作转轴的过滤器进水口49与超越管口57、过滤器50、减速装置51等与后面所述的自动卸滤渣电路组成了自动过滤系统。过滤器50位于泥渣池44的上部,泥渣池44用以存放过滤器50滤出的泥渣等固形物,当泥渣池44中泥渣等固形物累积至一定量时可由专业处置泥渣的单位定期用真空吸污车运出作综合处置(泥渣池的容积可根据预测的泥渣量及泥渣外运周期确定,如每年运出一车,则泥渣池的有效容积就设计为一个真空吸污车的有效容积)。泥渣池44的侧面设有渗滤水箱42。渗滤水箱42与泥渣池44接触的一侧设有渗滤墙43,渗滤墙43可由滤材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制成,用以收集泥渣池44中泥渣等的渗滤水;渗滤水箱42中设有液位开关40、液位开关45、水泵41,在收集到限定量的渗滤水时,由渗滤水箱排水电路(见图11及渗滤水箱排水电路说明)控制自动地通过水泵41及渗滤液水管9将渗滤水输送到初沉池36之中。泥渣池44、渗滤水箱42、水泵41、渗滤液水管9及由液位开关40、液位开关45、中间继电器73构成的渗滤水箱排水电路等组成了独立的污泥脱水系统。图中所示的初沉池36为竖流式沉淀池,在其锥型沉泥斗底部连有沉泥排管37、污泥泵38、沉泥管48,由定时开关94自动排泥电路控制(见图11及自动排泥电路说明)定期将沉淀污泥输送到过滤器50中。初沉池可设计的偏大些,以使初沉池兼有均质调节功能。由滤过水管7流入的过滤后的污水经初沉池36沉淀后,上清液进入储水池11。储水池11中设有液位开关39及液位开关12。储水池11中的污水可通过潜水泵13经初沉池出水管35排入接触氧化池32的布水槽14。接触氧化池32中装有生物填料30,在适当位置设置曝气器31,由空气泵22通过换向电磁阀21、送气管24、曝气器31向水中供氧。常规的接触氧化池是用集水槽集水、底部不设污泥斗且与二沉池分开为两个单元。本实例所述的是一种接触氧化池与二沉池合一的生化二沉复合池生化二沉复合池中的接触氧化池32上部不设集水槽集水而是设置了布水槽14均匀布水,底部设有锥型沉泥斗及连接污泥泵34的污泥排管33;二沉池15被设置在锥型沉泥斗底的上方,二沉池15没有底面,其底部边沿与池底隔开一段距离;接触氧化池32从上面的布水槽14处进水,从二沉池15的底部进入二沉池15,经二沉池15沉淀分离后,沿二沉池15上部集水槽20、二沉池出水管28进入消毒池27。这种结构的特殊效果是接触氧化池中从生物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很容易进入底部的污泥斗并由排泥设备排出,这样就可防止脱落的生物膜在接触氧化池中长期滞留而发生堆积、死亡及厌氧,防止接触氧化池生化环境破坏及因此造成的大面积生物膜脱落,对间歇曝气的接触氧化池更有效。接触氧化池的废气从接触氧化池32上部的总排气管55排出。接触氧化池32、二沉池15、布水槽14、生物填料30、曝气器31、空气泵22、送气管24、污泥排管33、污泥泵34、集水槽20和二沉池出水管28组成了生物接触氧化与二次沉淀相互结合的生化二沉复合池。消毒池27底部设有臭氧释放器29,由臭氧机23通过送气管25提供的臭氧经臭氧释放器29释放后被水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运转自动化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有过滤、初次沉淀、接触氧化、二次沉淀等单元操作,有空气泵、潜水泵、水泵、污泥泵等机电设备,有曝气器、生物填料等生化处理器材,并设计了由污水处理装置将污水处理达标并进行泥水分离,而由其他专业单位将泥渣运出进行综合处置的分工协作总体思路。其特征是:设计了由自动过滤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初沉池、生化二沉复合池及消毒灭菌系统组成的对污水进行集中地、强化地、周期性间歇运转地处理的整体工艺流程:污水先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滤去泥渣后的污水进入初 沉池进行沉淀分离,上清液进入储水池,储水池的水被定期地、间歇地送入生化二沉复合池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及二次沉淀处理,二次沉淀的出水进入消毒池进行臭氧消毒灭菌处理后排出。初沉池及生化二沉复合池的底部沉泥被定期回送到过滤器过滤。过滤器的滤渣被定期卸入泥渣池。泥渣池的泥渣中所含的水经渗滤墙渗入渗滤水箱,渗滤水箱水满时排入初沉池。在受到大水量冲击时可进行强化处理,当遇到意外事故时可超越排放。整个过程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自动进行。设计了由自动卸滤渣电路、自动排泥电路、正常间歇运转电路、强化 处理电路、渗滤水箱排水电路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出了一种可埋入地下的具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博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