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模组FPC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06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其包括FPC本体,FPC本体包括基材、第一铜箔、第二铜箔、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第一铜箔和第二铜箔分别覆于基材正面与背面,第一覆盖膜、第二覆盖膜分别覆于第一铜箔的正面和第二铜箔的背方,FPC本体上设有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上,正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与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错开。FPC本体正背面对应设置的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由于正面开窗区与所述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位置错开,在弯折FPC本体时,不会在同一个位置受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的双重剪切力,使得该处不易发生撕裂,相应地延长了该FPC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M模组FPC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FPC线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
技术介绍
FPC即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柔韧、易弯折、较软的特点,常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在生产时,通常在FPC线路板正背面的相对位置设置大小一致的开窗区,开窗区即该处缺少覆盖膜覆盖,露出铜箔,厚度较薄,也较为薄弱。由于正背面开窗区的位置对应,大小一致,正背面覆盖膜切开的边缘位置也会对应,导致在弯折时,FPC线路板在覆盖膜切开的边缘位置受到两侧的覆盖膜的剪切力,容易发生撕裂,造成FPC线路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FPC线路板正背面的开窗区开设在相对位置,且大小形状一致,使得该处覆盖膜的边缘没有错开,从而导致FPC线路板容易发生撕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包括FPC本体,所述FPC本体包括基材、第一铜箔、第二铜箔、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一铜箔和第二铜箔分别覆于所述基材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一覆盖膜和所述第二覆盖膜分别覆于所述第一铜箔的正面和所述第二铜箔的背面,所述FPC本体上设有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所述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覆盖膜和所述第二覆盖膜上,所述正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与所述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错开。根据本技术提出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FPC本体正背面对应设置的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由于所述正面开窗区与所述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位置错开,在弯折所述FPC本体时,不会在同一个位置受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的双重剪切力,使得该处不易发生撕裂,相应地延长了该FPC线路板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LCM模组FPC线路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过孔内填充有铜。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基材、所述第一铜箔和所述第二铜箔,所述定位孔与基材之间填充有铜。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对应设于所述正面开窗区与所述背面开窗区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正面开窗区和所述背面开窗区均设于所述FPC本体两侧边缘处,所述正面开窗区包括第一正面开窗区、第二正面开窗区、第三正面开窗区和第四正面开窗区,所述背面开窗区包括第一背面开窗区、第二背面开窗区、第三背面开窗区和第四背面开窗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面开窗区、所述第二正面开窗区与所述第三正面开窗区、所述第四正面开窗区分别设于所述FPC本体的正面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背面开窗区、所述第二背面开窗区与所述第三背面开窗区、所述第四背面开窗区分别设于所述FPC本体的背面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正面开窗区、所述第二正面开窗区、所述第三正面开窗区、所述第四正面开窗区分别与所述第一背面开窗区、所述第二背面开窗区、所述第三背面开窗区、所述第四背面开窗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正面开窗区的两端比所述第一背面开窗区的两端分别余出一个第一错开漏铜区,所述第二正面开窗区的两端比所述第二背面开窗区的两端分别余出一个第二错开漏铜区,所述第三正面开窗区的两端比所述第三背面开窗区的两端分别余出一个第三错开漏铜区,所述第四正面开窗区的两端比所述第四背面开窗区的两端分别余出一个第四错开漏铜区。进一步地,所述FPC本体正面设有第一弯折区、第二弯折区、元件区、单层区、第一IO口接地区、第二IO接通信区、IP接口区、背光接口区和触控ic接地区,所述单层区和所述第一IO口接地区分别位于所述FPC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分别位于所述正面开窗区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区靠近所述第一IO口接地区,所述IP接口区、所述触控ic接地区、所述元件区和所述背光接口区依次排布设于所述FPC本体的端部,并靠近所述单层区,所述第二IO接通信区位于所述IP接口区和所述触控ic接地区旁侧。进一步地,所述FPC本体背面设有第三弯折区、第一IO接通信区、第二IO口接地区和绿油区,所述第一IO接通信区、所述第二IO口接地区分别与所述第一IO口接地区、所述第二IO接通信区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二IO口接地区旁侧,所述绿油区与所述单层区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IO口接地区与所述第二IO口接地区均铺设有钢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传统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正面开窗区与背面开窗区的第一剖视图;图3是传统的正面开窗区与背面开窗区的第二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一正面开窗区与第一背面开窗区的第一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一正面开窗区与第一背面开窗区的第二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二正面开窗区与第二背面开窗区的第一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二正面开窗区与第二背面开窗区的第二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三正面开窗区与第三背面开窗区的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三正面开窗区与第三背面开窗区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四正面开窗区与第四背面开窗区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CM模组FPC线路板的第四正面开窗区与第四背面开窗区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FPC本体;11基材;111、过孔;112、定位孔;12、第一铜箔;13、第二铜箔;14、第一覆盖膜;15、第一覆盖膜;21、第一正面开窗区;211、第一错开漏铜区;22、第二正面开窗区;221、第二错开漏铜区;23、第三正面开窗区;231、第三错开漏铜区;24、第四正面开窗区;241、第四错开漏铜区;31、第一背面开窗区;32、第二背面开窗区;33、第三背面开窗区;34、第四背面开窗区;41、第一弯折区;42、第二弯折区;43、第三弯折区;50、元件区;61、单层区;62、绿油区;71、第一IO口接地区;72、第二IO接通信区;73、第一IO接通信区;74、第二IO口接地区;80、IP接口区;90、背光接口区;100、触控ic接地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FPC本体,所述FPC本体包括基材、第一铜箔、第二铜箔、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一铜箔和第二铜箔分别覆于所述基材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一覆盖膜和所述第二覆盖膜分别覆于所述第一铜箔的正面和所述第二铜箔的背面,所述FPC本体上设有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所述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上,所述正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与所述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FPC本体,所述FPC本体包括基材、第一铜箔、第二铜箔、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所述第一铜箔和第二铜箔分别覆于所述基材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一覆盖膜和所述第二覆盖膜分别覆于所述第一铜箔的正面和所述第二铜箔的背面,所述FPC本体上设有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所述正面开窗区和背面开窗区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上,所述正面开窗区的膜边缘与所述背面开窗区的膜边缘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过孔内填充有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基材、所述第一铜箔和所述第二铜箔,所述定位孔内填充有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对应设于所述正面开窗区与所述背面开窗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开窗区和所述背面开窗区均设于所述FPC本体两侧边缘处,所述正面开窗区包括第一正面开窗区、第二正面开窗区、第三正面开窗区和第四正面开窗区,所述背面开窗区包括第一背面开窗区、第二背面开窗区、第三背面开窗区和第四背面开窗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M模组FPC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面开窗区、所述第二正面开窗区与所述第三正面开窗区、所述第四正面开窗区分别设于所述FPC本体的正面两侧边缘处,所述第一背面开窗区、所述第二背面开窗区与所述第三背面开窗区、所述第四背面开窗区分别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万年联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