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具有其的伺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60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伺服控制系统。该电机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相对于所述编码器定子可转动;端盖;盖体,所述盖体适于与所述端盖固定相连,且所述盖体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盖体具有限位结构,所述编码器定子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利用盖体自身的限位结构将编码器定位在端盖上,由此可以取消编码器与端盖之间的螺钉紧固件,有利于节省成本,同时,端盖上不必设置专门的定位结构来定位编码器,由此有利于减小电机的轴向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具有其的伺服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伺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编码器通常设置在电机内部,用于测量电机转子的角位移。传统的编码器通过螺钉紧固在端盖上,并且端盖上设置有给编码器定位的凸台,之后再使用盖体罩着编码器的安装结构,起到机械保护与IP防护的目的。编码器安装定位靠凸台定位和螺钉紧固,盖体只起保护作用。但是这种定位方式由于在编码器与端盖之间使用了螺钉紧固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利用盖体自身的限位结构将编码器定位在端盖上。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相对于所述编码器定子可转动;端盖,所述电机的电机转子适于穿设所述端盖且与所述编码器转子固定相连;盖体,所述盖体适于与所述端盖固定相连,且所述盖体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盖体具有限位结构,所述编码器定子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n编码器(1),所述编码器(1)包括:编码器定子(11)和编码器转子(12),所述编码器转子(12)相对于所述编码器定子(11)可转动;/n端盖(2),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转子(9)适于穿设所述端盖(2)且与所述编码器转子(12)固定相连;/n盖体(3),所述盖体(3)适于与所述端盖(2)固定相连,且所述盖体(3)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容置腔(4),所述盖体(3)具有限位结构(31),所述编码器定子(11)通过所述限位结构(31)固定在所述容置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器(1),所述编码器(1)包括:编码器定子(11)和编码器转子(12),所述编码器转子(12)相对于所述编码器定子(11)可转动;
端盖(2),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转子(9)适于穿设所述端盖(2)且与所述编码器转子(12)固定相连;
盖体(3),所述盖体(3)适于与所述端盖(2)固定相连,且所述盖体(3)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容置腔(4),所述盖体(3)具有限位结构(31),所述编码器定子(11)通过所述限位结构(31)固定在所述容置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定子(11)具有定子凸缘(111),所述限位结构(31)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4)内的盖体轴向定位面(311)和盖体径向定位面(312),所述盖体轴向定位面(311)适于与所述定子凸缘(111)的背离所述端盖(2)的端面至少部分地贴合,所述盖体径向定位面(312)适于与所述定子凸缘(111)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贴合,所述定子凸缘(111)与所述端盖(2)至少部分地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具有端盖凸起(21),所述盖体径向定位面(312)还适于与所述端盖凸起(21)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径向定位面(312)上和/或所述端盖凸起(2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5),所述密封槽(5)内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适于与所述盖体径向定位面(312)、所述端盖凸起(21)均贴合。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飞丁伟兵周青松张少雄魏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