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6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母线槽,包括铜排,铜排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开设有散热空腔,若干铜排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壳体包括外壁和内壁,外壁和内壁隔成一个循环空腔,内壁表面开设有空气通道,壳体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铜排间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空腔内,空气受热膨胀后顶开空气通道上的球体,使热气流进入循环空腔内,循环空腔内的冷气流也部分进入散热空腔内进行热交换,起到对散热空腔内进行降温的作用,外壁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材质制成,使得循环空腔内的热量在较高时对海绵层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使其蒸发,从而将内部热量转移至外界,起到散热的效果,其次也能降低母线槽渗水的风险,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母线槽。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母线槽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对于现有的母线槽而言,散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现有结构散热能力不足,导致在电力传输时,由于发热损耗了大量的能量,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母线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母线槽由于散热不佳,耗能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母线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母线槽,包括铜排,所述铜排安装在壳体内,所述铜排的两端从所述壳体内穿出进行连接安装,所述铜排穿出所述壳体的两端通过密封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散热空腔,另外为了提升所述铜排其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至所述散热空腔内的传导效率,若干所述铜排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以便进行充分导热。>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隔成一个循环空腔,所述内壁表面开设有空气通道。优选地,所述空气通道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循环空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散热空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循环空腔内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上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球体的一端与所述外壁固定连接。优选地,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球体将所述空气通道所遮盖住,当所述铜排长时间工作时产生热量,所述散热空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气体压动所述球体,使热气流通过所述空气通道进入所述循环空腔内,由于气体分子的流动原理,循环空腔内的冷气流也会从空气通道中流入散热空腔内,当所述散热空腔内的热量降低后,所述球体再将所述空气通道所堵住,使得热气流集中在所述循环空腔内。优选地,所述外壁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材质制成,所述内壁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所述壳体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当本母线槽安装至外界时,由于外界环境常有水分滴落在母线槽上,所述海绵层的作用是对水分进行吸附,降低水分通过铜排与壳体连接处的缝隙渗漏至内部的风险,再利用水分被内部热量蒸发起到降温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铜排间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空腔内,散热空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顶开空气通道上的球体,使热气流进入循环空腔内,循环空腔内的冷气流也部分进入散热空腔内进行热交换,起到对散热空腔内进行降温的作用,随后热气流集中在循环空腔内,由于内壁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使得散热空腔受循环空腔热量影响较小,壳体外部包裹的海绵层在日常对外界潮湿水分进行吸附,外壁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材质制成,使得循环空腔内的热量在较高时对海绵层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使其蒸发,从而将内部热量转移至外界,起到散热的效果,其次也能降低母线槽渗水的风险,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母线槽的截面图。图中:1、铜排;11、导热硅脂;2、壳体;21、散热空腔;22、外壁;23、内壁;231、空气通道;232、球体;233、弹簧;24、循环空腔;25、海绵层;3、密封固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母线槽包括铜排1,铜排1安装在壳体2内,铜排1的两端从壳体2内穿出进行连接安装,铜排1穿出壳体2的两端通过密封固定机构3进行固定。参照图1和图3,壳体2内开设有散热空腔21,另外为了提升铜排1其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至散热空腔21内的传导效率,若干铜排1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11,导热硅脂11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以便进行充分导热。参照图1和图2,壳体2包括外壁22和内壁23,外壁22和内壁23隔成一个循环空腔24,内壁23表面开设有空气通道231,空气通道231设置为若干个,循环空腔24通过空气通道231与散热空腔21连通。循环空腔24内设置有球体232,球体232上固定设置有弹簧233,弹簧233远离球体232的一端与外壁22固定连接。在自然状态下,球体232将空气通道231所遮盖住,当铜排1长时间工作时产生热量,散热空腔21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气体压动球体232,使热气流通过空气通道231进入循环空腔24内,由于气体分子的流动原理,循环空腔24内的冷气流也会从空气通道231中流入散热空腔21内,当散热空腔21内的热量降低后,球体232再将空气通道231所堵住,使得热气流集中在循环空腔24内。外壁22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材质制成,内壁23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25,当本母线槽安装至外界时,由于外界环境常有水分滴落在母线槽上,海绵层25的作用是对水分进行吸附,降低水分通过铜排与壳体连接处的缝隙渗漏至内部的风险,再利用水分被内部热量蒸发起到降温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本母线槽在使用时,铜排1间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11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空腔21内,散热空腔21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顶开空气通道231上的球体232,使热气流进入循环空腔24内,循环空腔24内的冷气流也部分进入散热空腔21内进行热交换,起到对散热空腔21内进行降温的作用,随后热气流集中在循环空腔24内,由于内壁23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使得散热空腔21受循环空腔24热量影响较小,壳体2外部包裹的海绵层25在日常对外界潮湿水分进行吸附,外壁22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材质制成,使得循环空腔24内的热量在较高时对海绵层25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使其蒸发,从而将内部热量转移至外界,起到散热的效果,其次也能降低母线槽渗水的风险,节能环保。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母线槽,包括铜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安装在壳体(2)内,所述壳体(2)内开设有散热空腔(21),若干所述铜排(1)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11),所述壳体(2)包括外壁(22)和内壁(23),所述外壁(22)和所述内壁(23)隔成一个循环空腔(24),所述内壁(23)表面开设有空气通道(231),所述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母线槽,包括铜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安装在壳体(2)内,所述壳体(2)内开设有散热空腔(21),若干所述铜排(1)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11),所述壳体(2)包括外壁(22)和内壁(23),所述外壁(22)和所述内壁(23)隔成一个循环空腔(24),所述内壁(23)表面开设有空气通道(231),所述壳体(2)外部包裹一层海绵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31)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循环空腔(24)通过所述空气通道(231)与所述散热空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东晟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