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文君专利>正文

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4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部分、加强筋结构、外圈部分,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均为依次包覆的玄武岩毡‑纱‑毡结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为等距分布在内圈部分外表面的多股加强筋,每股加强筋均为多股纤维纱绞成的单股芯体,芯体外缠绕有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旋缠绕式加强筋大大加强了玄武岩复合材料管材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
本技术涉及绝缘管材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适用于复合绝缘子、复合横担、复合构件等产品。
技术介绍
全国有近5万个变电站、升压站,其内有无数瓷瓶及绝缘子,每年瓷瓶开裂、断裂及绝缘子老化现象不知其数,安全隐患极为严重。如何巡查、检修更换瓷瓶和绝缘子是电力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杆塔上的横担多为钢构,部分使用绝缘横担,普遍存在挠度过大,设计强度不足,耐电痕、耐酸碱盐腐蚀及耐老化性能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输电线路长期运行要求。无论是复合绝缘子还是复合横担中或其它绝缘复合管材中,现有的复合管材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玄武岩纤维复合新材料是替代传统材料制备复合绝缘子、复合横担和复合构件的理想材料,但是其结构强度相比于传统的金属管材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结构改进来增加玄武岩纤维复合管材的强度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通过螺旋缠绕式加强筋大大加强了玄武岩复合材料管材的结构强度。本技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部分、加强筋结构、外圈部分,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均为依次包覆的玄武岩毡-纱-毡结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为等距分布在内圈部分外表面的多股加强筋,每股加强筋均为多股纤维纱绞成的单股芯体,芯体外缠绕有毡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为圆柱结构或长方体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在复合横担、复合构件中可以减小线路走廊宽度,提高线路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2、复合新材料采用垂直转向预应力张拉,提高抗拉强度、纵向刚度。3、复合新材料为中空结构,防扭、无形变、轻质高强。同体积的新材料纵向刚度与45#钢相仿,抗拉强度为其6倍,重量为其1/3。4、复合新材料可以在表面进行高温喷釉(或注塑ASA),防晒、耐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使用寿命达50年。5、预制加强筋技术:将多股玄武岩纤维纱树脂胶液预浸润后进行绞股,形成螺旋式缠绕结构,固化制成加强筋;再次加入玄武岩纤维纱、毡、胶液等进入模具进行二次固化,提高中空结构中支撑筋强度,提高制品强度。6、复合绝缘子、复合横担和复合构件等轻质高强,防扭、抗拉、防晒、耐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可长久使用。7、可节约成本4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圆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长方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在复合绝缘横担或横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部分1、加强筋结构、外圈部分2,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均为依次包覆的玄武岩毡-纱-毡结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为分布在内圈部分外表面的多股加强筋3,加强筋之间存在等距的空隙4,每股加强筋均为多股纤维纱绞成的单股芯体,芯体外缠绕有毡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为圆柱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为长方体结构。本技术应用在复合绝缘横担或横梁中时如图3所示。本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部分、加强筋结构、外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均为依次包覆的玄武岩毡-纱-毡结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为等距分布在内圈部分外表面的多股加强筋,每股加强筋均为多股纤维纱绞成的单股芯体,芯体外缠绕有毡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加强筋玄武岩管材,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圈部分、加强筋结构、外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部分和外圈部分均为依次包覆的玄武岩毡-纱-毡结构,所述的加强筋结构为等距分布在内圈部分外表面的多股加强筋,每股加强筋均为多股纤维纱绞成的单股芯体,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蒋文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