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3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硅胶护套、环氧聚酯套、合金铅套和云母带,所述硅胶护套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钢丝铠层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套设在充气管的四周,所述充气管位于钢丝铠层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之间,且铝镁合金钢丝铠层的外壁与充气管的内壁抵触。该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通过聚丙烯纤维层里面填充的钢丝铠层使得金属屏蔽套的耐磨性能和强度增强,并且钢丝铠层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之间填充了充气管,通过充气管的充气和放气,使得铜芯处于充气管的保护范围内,这样使得铜芯的外围有一圈缓冲层,从而实现了增强电缆抗压性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在现在生活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设施等都与电缆息息相关,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且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当代中国,信息化时代迅速来临,我国现如今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与电缆技术息息相关,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人们都对电缆水平要求较高,电缆现在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高质量的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到电缆,但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往往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现有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有;1.现有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其中的铜芯四周直接与护套接触,缺少一个缓冲缓缓冲击的保护,极易因外界的冲击或者重物的挤压造成电缆损坏;2.现有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只设立了单层的阻燃材料,其耐高温和防火能力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解决了电缆极易因外界的冲击或者重物的挤压造成电缆损坏和电缆只设立了单层的阻燃材料,其耐高温和防火能力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硅胶护套、环氧聚酯套、合金铅套和云母带,所述硅胶护套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硅胶护套的内壁与聚丙烯纤维层的外壁抵触,所述聚丙烯纤维层由高密度分子材料挤压形成,且聚丙烯纤维层内开设有与钢丝铠层直径一致的通孔,所述钢丝铠层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套设在充气管的四周,所述充气管位于钢丝铠层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之间,且铝镁合金钢丝铠层的外壁与充气管的内壁抵触。进一步的,所述铝镁合金钢丝铠层贴覆在交联聚乙烯层的外壁上,且交联聚乙烯层的内壁与合金铅套的外壁抵触,所述合金铅套的内壁贴附在环氧聚酯套的外壁上,且合金铅套外壁贴覆有耐高温分子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环氧聚酯套套设在金属屏蔽套的外壁曲面上,且金属屏蔽套的内壁与云母带的外壁之间内填充有氯丁胶填充层。进一步的,所述合金铅套内壁与金属屏蔽套外壁之间填充有丁苯胶填充层,且丁苯胶填充层和氯丁胶填充层的材质一致。进一步的,所述云母带和铜芯均处于氯丁胶填充层的包裹内,且云母带包裹在铜芯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云母带的外壁曲面上均匀贴覆有防滑套,所述硅胶护套的外壁上缠绕有铁氟龙网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技术,钢丝铠层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套设在充气管的四周,通过聚丙烯纤维层里面填充的钢丝铠层使得金属屏蔽套的韧性和强度增强,并且钢丝铠层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之间填充了充气管,充气管的充气量可以调节,通过对充气管的充气和放气,使得铜芯处于充气管的保护范围内,这样使得铜芯的外围有一圈缓冲层,从而实现了增强电缆的抗压性的功能。2、该技术,环氧聚酯套套设在金属屏蔽套的外壁曲面上,金属屏蔽套的内壁与云母带的外壁之间内填充有氯丁胶填充层,使得电缆的防火能力增强,环氧聚酯套套设在金属屏蔽套的外壁曲面上,合金铅套内壁与金属屏蔽套外壁之间填充有丁苯胶填充层,且丁苯胶填充层和氯丁胶填充层的材质一致,这样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氯丁胶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铜芯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硅胶护套;2、聚丙烯纤维层;3、充气管;4、铝镁合金钢丝铠层;5、交联聚乙烯层;6、合金铅套;7、丁苯胶填充层;8、环氧聚酯套;9、金属屏蔽套;10、钢丝铠层;11、氯丁胶填充层;12、铜芯;13、云母带;14、防滑套;15、铁氟龙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3: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硅胶护套1、环氧聚酯套8、合金铅套6和云母带13,金属屏蔽套9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硅胶护套1的内壁与聚丙烯纤维层2的外壁抵触,聚丙烯纤维层2由高密度分子材料挤压形成,且聚丙烯纤维层2内开设有与钢丝铠层10直径一致的通孔,钢丝铠层10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2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2套设在充气管3的四周,充气管3位于钢丝铠层10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之间,且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的外壁与充气管3的内壁抵触,通过聚丙烯纤维层2里面填充的钢丝铠层10使得金属屏蔽套9的韧性和强度增强,并且钢丝铠层10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之间填充了充气管3,通过对充气管3的充气和放气,使得铜芯12处于充气管3的保护范围内,这样使得铜芯12的外围有一圈缓冲层,从而实现了增强电缆的抗压性的功能。其中,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贴覆在交联聚乙烯层5的外壁上,且交联聚乙烯层5的内壁与合金铅套6的外壁抵触,合金铅套6的内壁贴附在环氧聚酯套8的外壁上,且合金铅套6外壁贴覆有耐高温分子材料,使得电缆的实现防火功能。其中,环氧聚酯套8套设在金属屏蔽套9的外壁曲面上,且金属屏蔽套9的内壁与云母带13的外壁之间内填充有氯丁胶填充层11,这样使得电缆的位置更加稳定。其中,合金铅套6内壁与金属屏蔽套9外壁之间填充有丁苯胶填充层7,且丁苯胶填充层7和氯丁胶填充层11的材质一致,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稳定性。其中,云母带13和铜芯12均处于氯丁胶填充层11的包裹内,且云母带13包裹在铜芯12的外壁上,这样使得电缆的铜芯12被包裹不易松散。其中,云母带13的外壁曲面上均匀贴覆有防滑套14,硅胶护套1的外壁上缠绕有铁氟龙网层15,使得云母带13在氯丁胶填充层11内位置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云母带13和铜芯12均处于氯丁胶填充层11的包裹内,且云母带13包裹在铜芯12的外壁上,这样使得电缆的铜芯12被包裹不易松散,通过聚丙烯纤维层2里面填充的钢丝铠层10使得金属屏蔽套9的韧性和强度增强,并且钢丝铠层10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之间填充了充气管3,通过对充气管3的充气和放气,使得铜芯12处于充气管3的保护范围内,这样使得铜芯12的外围有一圈缓冲层,从而实现了增强电缆的抗压性的功能,合金铅套6外壁贴覆有耐高温分子材料,使得电缆的防火能力提升。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硅胶护套(1)、环氧聚酯套(8)、合金铅套(6)和云母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护套(1)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硅胶护套(1)的内壁与聚丙烯纤维层(2)的外壁抵触,所述聚丙烯纤维层(2)由高密度分子材料挤压形成,且聚丙烯纤维层(2)内开设有与钢丝铠层(10)直径一致的通孔,所述钢丝铠层(10)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2)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2)套设在充气管(3)的四周,所述充气管(3)位于钢丝铠层(10)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之间,且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的外壁与充气管(3)的内壁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硅胶护套(1)、环氧聚酯套(8)、合金铅套(6)和云母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护套(1)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硅胶护套(1)的内壁与聚丙烯纤维层(2)的外壁抵触,所述聚丙烯纤维层(2)由高密度分子材料挤压形成,且聚丙烯纤维层(2)内开设有与钢丝铠层(10)直径一致的通孔,所述钢丝铠层(10)的外壁被聚丙烯纤维层(2)包裹,且聚丙烯纤维层(2)套设在充气管(3)的四周,所述充气管(3)位于钢丝铠层(10)和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之间,且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的外壁与充气管(3)的内壁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束防水复合架空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合金钢丝铠层(4)贴覆在交联聚乙烯层(5)的外壁上,且交联聚乙烯层(5)的内壁与合金铅套(6)的外壁抵触,所述合金铅套(6)的内壁贴附在环氧聚酯套(8)的外壁上,且合金铅套(6)外壁贴覆有耐高温分子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军刘战宾苏艳文于水黄长彪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