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2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屏幕,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排线,所述连接排线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能够使得LED屏幕可以进行折叠,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携带使用,提高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
技术介绍
显示屏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显示屏一般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元件进行显示,靠发光元件的亮灭来显示各种图像信息,LED屏幕是一种靠LED的亮、灭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现有的LED屏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LED屏幕的结构单一,在使用时不能够折叠,因此,在搬运时较为费力,给后期安装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较为不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屏幕,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排线,所述连接排线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外壁对应连接头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对应连接杆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一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放置槽的内部靠近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卡杆,且卡杆贯穿固定机构的内部一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杆的内部一侧一侧嵌合安装有连接卡珠,且连接卡珠贯穿卡杆的外端一侧,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对应连接卡珠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且卡杆通过连接卡珠与连接凹槽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对应限位滑块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卡杆通过限位滑块与固定机构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对应连接头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且连接座通过固定槽与连接头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槽的内底壁对应触头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套,且触头与连接套之间套合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内壁对应卡槽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且连接座通过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且固定机构的内部对应连接轴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且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轴与连接孔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当使用人员需要展开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时,则可以掰动第二电路板带动第二屏幕展开,通过将连接杆卡入固定机构中的连接槽中,通过放置槽中的弹簧将卡杆顶向连接杆,通过连接卡珠与连接凹槽的配合,将连接杆进行固定,反之,当使用人员需要折叠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时,即用力向反方向掰动第二电路板,将连接卡珠从连接凹槽中滑出,实现折叠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则可以将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折叠进行携带,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携带,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2、通过设置的连接头与连接座,为了能够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屏幕或第二电路板与第二屏幕进行连接,则可以将连接头插入连接座的固定槽中,通过卡槽与卡块之间的配合,将连接头进行固定,向下按动连接头后,则可以将触头插入连接套中,实现接线的作用,则可以通过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进行显示,更便于后期更换检修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有效的提高实用性,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后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中连接头与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5、固定机构;6、连接杆;7、连接排线;8、连接头;9、连接座;10、连接槽;11、放置槽;12、弹簧;13、卡杆;14、连接卡珠;15、连接凹槽;16、限位滑块;17、限位滑槽;18、触头;19、卡槽;20、固定槽;21、连接套;2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一电路板1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2,第一电路板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屏幕3,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屏幕4,第一电路板1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5,第二电路板2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第一屏幕3与第二屏幕4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排线7,连接排线7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对应连接头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9,固定机构5的内部对应连接杆6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0。在图1与3中:固定机构5的内部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的内部一侧均设置有弹簧12,放置槽11的内部靠近弹簧12的一侧设置有卡杆13,且卡杆13贯穿固定机构5的内部一侧,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放置槽11中的弹簧12将卡杆13顶向连接杆6,通过连接卡珠14与连接凹槽15的配合,将连接杆6进行固定。在图1与3中:卡杆13的内部一侧一侧嵌合安装有连接卡珠14,且连接卡珠14贯穿卡杆13的外端一侧,连接杆6的内部对应连接卡珠14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15,且卡杆13通过连接卡珠14与连接凹槽15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连接卡珠14与连接凹槽15的配合,将连接杆6进行固定,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在图1与3中:卡杆13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6,固定机构5的内部对应限位滑块16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7,且卡杆13通过限位滑块16与固定机构5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限位滑槽17与限位滑块16的配合,带动卡杆13更稳定的滑动。在图2与4中:连接头8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头18,连接头8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9,连接座9的内部对应连接头8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20,且连接座9通过固定槽20与连接头8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卡槽19与卡块22之间的配合,将连接头8进行固定。在图4中:固定槽20的内底壁对应触头1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套21,且触头18与连接套21之间套合连接,连接座9的内壁对应卡槽1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22,且连接座9通过卡块22与卡槽19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触头18插入连接套21中,实现接线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包括第一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2),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屏幕(3),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屏幕(4),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第一屏幕(3)与第二屏幕(4)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排线(7),所述连接排线(7)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所述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对应连接头(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9),所述固定机构(5)的内部对应连接杆(6)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包括第一电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2),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屏幕(3),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屏幕(4),所述第一电路板(1)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机构(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第一屏幕(3)与第二屏幕(4)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排线(7),所述连接排线(7)的外端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8),所述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的外壁对应连接头(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9),所述固定机构(5)的内部对应连接杆(6)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的内部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一侧均设置有弹簧(12),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靠近弹簧(12)的一侧设置有卡杆(13),且卡杆(13)贯穿固定机构(5)的内部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LED透明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3)的内部一侧一侧嵌合安装有连接卡珠(14),且连接卡珠(14)贯穿卡杆(13)的外端一侧,所述连接杆(6)的内部对应连接卡珠(14)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15),且卡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登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