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0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包括安装于车行道外路边的总控制箱,车行道中间的绿化带位置预埋有顶部伸至车行道上方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地上抓拍摄像头与闪光灯,地上抓拍摄像头为拍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的后拍式安装固定,行车道上停止线位置设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越线的预埋感应线,所述绿化带上与停止线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辅助控制箱,辅助控制箱上安装有地面监视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通过在地面上也设置抓拍的监控摄像头,由于地面设置的监控摄像头高度有限,因此在针对满载的大货车拍摄时,可以很好的避开了货物对拍摄视野的遮蔽影响,使得能够清晰排到车辆后车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警抓拍设备
,具体是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
技术介绍
抓拍一词源自于摄影行业,指快速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记录瞬间的事件,后来被利用在交通管理上,现有的道路抓拍摄像头多用于抓拍车辆违停,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以及监控网络的需求增加,传统的抓拍摄像头功能逐渐增多,例如抓拍司机接打电话等违规驾车行为,来整体提升交通管理便利性。但由于道路环境复杂以及车辆种类繁多,在对车辆进行后车牌抓拍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大货车在满载时货物很容易对架设在车道上方的抓拍摄像头形成视野的遮挡,使其无法拍摄到车牌;2,在车辆通过路口由于传统预埋感应线的位置,导致存在进入路口转向的抓拍漏洞,可以看出现有的后拍式抓拍电警,仍存在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包括安装于车行道外路边的总控制箱,车行道中间的绿化带位置预埋有顶部伸至车行道上方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地上抓拍摄像头与闪光灯,地上抓拍摄像头为拍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的后拍式安装固定,行车道上停止线位置设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越线的预埋感应线,所述绿化带上与停止线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辅助控制箱,辅助控制箱上安装有地面监视摄像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预埋感应线在通过路口后的同向行车道上同样有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地面监视摄像头包括第一监控摄像头和第二监控摄像头。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监控摄像头正对停止线设置,第二监控摄像头斜向对应车道行车方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地上抓拍摄像头、闪光灯、地面监视摄像头、用于减速的测速摄像头以及接至预埋感应线的压力感应器均与总控制箱内设置的主控系统和供电模块相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主控系统上还连接有通信模块和行为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违章违法行为并向交警管理系统传输违章违法信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中,通过在地面上也设置抓拍的监控摄像头,在进行违章违法行为拍摄时,固定架上的监控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由于地面设置的监控摄像头高度有限,因此在针对满载的大货车拍摄时,可以很好的避开了货物对拍摄视野的遮蔽影响,使得能够清晰排到车辆后车牌。本技术中,与传统只在路口进来一侧的车道上设置预埋感应线不同,本实施例中在离开路口一侧的车道同样设置了预埋感应线,从而在进行越线、穿红灯抓拍时,根据当前红绿灯的信息以及其他车道进入该车道车辆数量的识别,来填补现有车辆由右转进入路口然后又转向进入其他车道而无法有效抓拍的漏洞,提升了道路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的俯视图。图2为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中辅助控制箱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的系统模块化框图。图中:1、总控制箱;2、地上抓拍摄像头;3、固定架;4、预埋感应线;5、停止线;6、辅助控制箱;7、闪光灯;8、绿化带;9、第一监控摄像头;10、第二监控摄像头;11、主控系统;12、压力感应器;13、地面监视摄像头13;14、测速摄像头;15、通信模块;16、行为记录模块;17、供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包括安装于车行道外路边的总控制箱1,车行道中间的绿化带8位置预埋有顶部伸至车行道上方的固定架3,固定架3上安装有地上抓拍摄像头2与闪光灯7,地上抓拍摄像头2为拍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的后拍式安装固定,行车道上停止线5位置设有现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越线的预埋感应线4,预埋感应线4在通过路口后的同向行车道上同样有设置,与传统的只在将通过路口一侧的车道上设置预埋感应线不同,本实施中在对向车道即通过路口后的车道上也设置预埋感应线,在满足现有车辆越线检测需求的同时,车辆越过路口重新进入行车道同样会被检测到,尤其是一些低流量路口和T字型路口情况下,存在某些需要直行的司机提前转入右转车道,在通过右转车道进入路口时再迅速打方向转入路口对面直行通道,以此躲避红灯的行为,由于右转车道通常为直接通行不受交通信号灯控制,因此在车辆通过右转车道时,感应线不工作,而进入路口对面的直行车道时,又无感应线进行检测,因此存在这检测漏洞,本实施例通过一出一进的检测方式,来进行精确车道进入车辆确定避免以上的钻漏洞违章违法行为,可以加强路口交通管理;所述绿化带8上与停止线5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辅助控制箱6,辅助控制箱6上安装有地面监视摄像头13,地面监视摄像头13包括第一监控摄像头9和第二监控摄像头10,第一监控摄像头9正对停止线5设置,第二监控摄像头10斜向对应车道行车方向设置,在进行车辆穿红灯以及大型车辆的尾部拍照拍摄时,设置与地面上的监控摄像头能够很好的进行辅助拍摄,尤其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大型货车装货后货物向后堆积,使得地上的摄像头无法在清晰拍摄距离即最佳拍摄距离拍摄后车牌的情况,而车辆离开最佳拍摄范围后,往往又由于车牌脏污问题使得排出的车牌辨识度不高,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与地面上的辅助控制箱6进行辅助拍摄,可以很好的避免货物对拍照视野的遮蔽影响,确保能够清晰拍摄车辆后车牌;所述地上抓拍摄像头2、闪光灯7、地面监视摄像头13、用于减速的测速摄像头14以及接至预埋感应线4的压力感应器12均与总控制箱1内设置的主控系统11和供电模块17相电连接,主控系统11上还连接有通信模块15和行为记录模块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在进行车辆后车牌拍摄时,由主控系统1控制地上抓拍摄像头2与第二监控摄像头10同步进行拍摄,地上抓拍摄像头2与第二监控摄像头10不同的拍摄角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包括安装于车行道外路边的总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车行道中间的绿化带(8)位置预埋有顶部伸至车行道上方的固定架(3),固定架(3)上安装有地上抓拍摄像头(2)与闪光灯(7),地上抓拍摄像头(2)为拍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的后拍式安装固定,行车道上停止线(5)位置设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越线的预埋感应线(4),所述绿化带(8)上与停止线(5)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辅助控制箱(6),辅助控制箱(6)上安装有地面监视摄像头(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包括安装于车行道外路边的总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车行道中间的绿化带(8)位置预埋有顶部伸至车行道上方的固定架(3),固定架(3)上安装有地上抓拍摄像头(2)与闪光灯(7),地上抓拍摄像头(2)为拍摄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的后拍式安装固定,行车道上停止线(5)位置设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越线的预埋感应线(4),所述绿化带(8)上与停止线(5)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辅助控制箱(6),辅助控制箱(6)上安装有地面监视摄像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感应线(4)在通过路口后的同向行车道上同样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拍式电警抓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监视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阳红丘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瑶族自治县科宜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