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72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5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道内窥镜,其包括用于伸入管道内的电缆,电缆端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一侧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电缆外侧的安装件,安装件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安装件凹陷设有收纳槽,滚轮一端设有安装杆,安装杆插接于收纳槽内,安装杆远离滚轮一侧设有可向收纳槽外侧抵顶安装杆的顶板,顶板与安装杆抵贴时,滚轮位于收纳槽外侧。管道内窥镜伸入管道内侧时,可控制顶板抵顶安装杆,进而将滚轮抵顶至与管道内壁抵贴,从而借助滚轮在管道内滑动更加省力,当管道直径较小时,可通过控制顶板与安装杆分离进而将滚轮收至收纳槽内,本申请具有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的限制,进而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影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窥镜
本申请涉及管道内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内窥镜。
技术介绍
管道内检测是指利用管输介质驱动检测器在管道内运行,实时检测和记录管道的变形、腐蚀等损伤情况,并准确定位的作业。其中管道内窥镜可用于高温、有毒、核辐射及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场所的检查和观察。相关技术中,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6586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导向轮,其包括导向轮和与导向轮结构相配合的夹头,导向轮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滚轮,夹头上设有瓣簧。使用时,借助滚轮在管道等内侧滚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导向轮伸出支撑板外侧且位置固定,导致管道内窥镜整体使用容易受到限制,比如当由于滚轮凸出过多导致电缆无法伸入管道内或在管道内某处卡住时,便会影响管道内窥镜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的限制,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内窥镜。一种管道内窥镜,包括用于伸入管道内的电缆,所述电缆端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一侧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电缆外侧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安装件凹陷设有收纳槽,所述滚轮一端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插接于收纳槽内,所述安装杆远离滚轮一侧设有可向收纳槽外侧抵顶安装杆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安装杆抵贴时,所述滚轮位于收纳槽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内窥镜设有导向组件的一端伸入管道内侧时,可控制顶板抵顶安装杆,进而将滚轮抵顶至与管道内壁抵贴,从而借助滚轮在管道内滑动更加省力,当管道直径较小时,可通过控制顶板与安装杆分离进而将滚轮收至收纳槽内,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的限制,进而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安装杆外侧套接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安装杆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收纳槽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板与安装杆分离时,借助弹簧的弹力使得安装杆带动滚轮收至收纳槽内,进而使得滚轮可自动恢复原位。可选的,所述顶板一侧连接有带动顶板转动的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直径较小时,可借助伺服电机带动顶板转动,并将顶板与安装杆分离,从而较为精确方便地控制滚轮的位置。可选的,所述顶板与安装杆抵触的边缘均为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顶板与安装杆的圆角,使得顶板可逐渐抵顶安装板,顶板转动也更加省力,同时减少顶板与安装杆之间棱角摩擦易磨损等情况的发生。可选的,所述安装件外侧沿长度方向凹陷设有电缆槽,所述电缆槽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电缆安装于电缆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电缆时,将电缆安装于电缆槽内,再通过挡板将电缆槽的槽口进行遮挡,从而将电缆与安装件较为方便地连接在一起。可选的,所述电缆孔沿安装件侧面设有若干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个人需求调整电缆安装的位置,且存在挡板损坏时,可将电缆安装于其他电缆槽内,借助若干个电缆槽作为备用。可选的,所述挡板朝向电缆槽的一面固定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弹性垫对电缆进行保护,减小挡板对电缆产生磨损等情况。可选的,所述安装件端部设有管箍,所述管箍朝向安装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电缆定位于定位槽内并通过螺栓将管箍与安装件锁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管箍将原本安装于安装件边缘的电缆纠正于安装件轴心位置,从而使得安装件与摄像头位于同一轴心,减小安装件与摄像头不同轴时的占地面积。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管道直径较小时,可通过控制顶板与安装杆分离进而将滚轮收至收纳槽内,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的限制,进而减小滚轮对管道内窥镜正常使用的影响;2.当管道直径较小时,可借助伺服电机带动顶板转动,并将顶板与安装杆分离,从而较为精确方便地控制滚轮的位置;3.当需要安装电缆时,将电缆安装于电缆槽内,再通过挡板将电缆槽的槽口进行遮挡,借助管箍将原本安装于安装件边缘的电缆纠正于安装件轴心位置,从而使得安装件与摄像头位于同一轴心,减小安装件与摄像头不同轴时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管道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道内窥镜体现检测部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导向组件体现滚轮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导向组件体现伺服电机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导向组件体现滚轮收起至收纳槽内的剖视图。图6是管道内窥镜体现检测部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导向组件外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轴;2、电缆;3、摄像头;4、支撑架;5、手轮;6、导向组件;61、安装件;611、电缆槽;612、挡板;6121、弹性垫;613、内腔;614、收纳槽;615、贯穿孔;616、定位孔;62、伺服电机;64、抵顶件;641、顶板;642、容纳槽;65、滚轮;66、安装杆;661、安装片;67、弹簧;68、顶块;69、管箍;691、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管道内窥镜。参照图1、图2,管道内窥镜包括线轴1以及支撑线轴1的支撑架4,线轴1一端设有带动线轴1转动的手轮5,且手轮5设于支撑架4一侧。线轴1外侧缠绕有电缆2,电缆2一端安装于线轴1外侧,另一端安装有检测管道的摄像头3,摄像头3一侧设有便于管道内窥镜检测部分在管道内移动的导向组件6。参照图3,导向组件6包括圆柱体的安装件61,安装件61侧面均匀凹陷设有四个收纳槽614,安装件61内侧中空并设有内腔613,贯穿安装件61侧面沿垂直于安装件61的长度方向设有圆柱形的贯穿孔615,通过贯穿孔615将内腔613与收纳槽614连通。导向组件6还包括四个圆柱体的安装杆66,四个安装杆66分别插接于四个收纳槽614内,且安装杆66的直径与贯穿孔615的孔径相等。每个安装杆66朝向收纳槽614槽口的一端各固定有一组安装片661,每组安装片661的数量为二,每组的两个安装片661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65。参照图3,安装杆66远离安装片661的一端固定有顶块68,顶块68的形状为长方体。内腔613中设有一个抵顶件64,抵顶件64的轴心与安装件61同轴设置,抵顶件64包括四个顶板641,四个顶板641的四个边缘一体固定,四个顶板641的另一边缘分别与四个顶块68相对应。每相邻两个顶块68之间形成容纳槽642,进而形成四个容纳槽642。顶块68与顶板641的边缘抵触或顶块68位于容纳槽642内,且顶块68与顶板641抵触的一面均打磨为圆角。参照图3、图4,导向组件6还包括伺服电机62,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与抵顶件64一端固定,进而借助伺服电机62带动抵顶件64转动,当顶块68与顶板641的边缘抵触时,安装杆66被抵顶进而带动滚轮65逐渐与收纳槽614分离。参照图4、图5,安装杆66靠近顶块68一端的外侧套接设有弹簧67,弹簧67一端与安装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窥镜,包括用于伸入管道内的电缆(2),所述电缆(2)端部设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一侧设有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安装于电缆(2)外侧的安装件(61),所述安装件(61)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6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61)凹陷设有收纳槽(614),所述滚轮(65)一端设有安装杆(66),所述安装杆(66)插接于收纳槽(614)内,所述安装杆(66)远离滚轮(65)一侧设有可向收纳槽(614)外侧抵顶安装杆(66)的顶板(641),所述顶板(641)与安装杆(66)抵贴时,所述滚轮(65)位于收纳槽(614)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窥镜,包括用于伸入管道内的电缆(2),所述电缆(2)端部设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一侧设有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安装于电缆(2)外侧的安装件(61),所述安装件(61)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6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61)凹陷设有收纳槽(614),所述滚轮(65)一端设有安装杆(66),所述安装杆(66)插接于收纳槽(614)内,所述安装杆(66)远离滚轮(65)一侧设有可向收纳槽(614)外侧抵顶安装杆(66)的顶板(641),所述顶板(641)与安装杆(66)抵贴时,所述滚轮(65)位于收纳槽(614)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66)外侧套接设有弹簧(67),所述弹簧(67)一端与安装杆(66)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收纳槽(614)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41)一侧连接有带动顶板(641)转动的伺服电机(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松松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宝烨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