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566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4
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离子产生器(21)、管道(3)、支撑部件(210)。离子产生器(21)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管道(3)将包含正离子以及负离子的空气送出至空气净化装置的外部。支撑部件(210)被固定在管道(3)的壁面。支撑部件(210)以离子产生器(21)朝向管道(3)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支撑离子产生器(21)。支撑部件(210)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比配置支撑部件(210)的管道(3)的壁面的第一方向的宽度以及宽度窄。第一方向是表示与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垂直,并且与管道(3)的壁面平行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子产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离子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向室内的空气供给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正在普及。另外,在离子产生装置中,公开了向室内的空气有效率地供给离子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包括本体壳体、送风风路、离子产生器。送风风路形成在本体壳体内。送风风路包含吹出口。离子产生器配置在送风风路的最狭窄的位置。离子产生器产生离子。离子从吹出口向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排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0-28732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由于离子产生器配置在送风风路的最狭窄的位置,能够增加空气所包含的离子量。即,在最狭窄的位置,由于空气的流动的速度快,已产生的离子在短时间送出至吹出口。因此,到送出至送出口为止,正离子与负离子不被中和。因此,能够就这样维持高离子浓度而将离子送出至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然而,上述离子产生装置在增加空气所包含的离子量的点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电器,产生放电因子;/n送风风路,将包含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送出至所述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以及/n支撑部件,被固定在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其中,/n所述支撑部件以所述放电器朝向所述送风风路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支撑所述放电器;/n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比固定有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窄;/n所述第一方向是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垂直,并且与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平行的方向;且/n所述放电因子包含正离子以及负离子的至少一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10 JP 2018-151689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器,产生放电因子;
送风风路,将包含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送出至所述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以及
支撑部件,被固定在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以所述放电器朝向所述送风风路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支撑所述放电器;
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比固定有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窄;
所述第一方向是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垂直,并且与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平行的方向;且
所述放电因子包含正离子以及负离子的至少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放电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倾斜部件,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的上游侧,配置在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
在所述第一倾斜部件中向所述送风风路内突出的侧的面从第一面朝向第二面倾斜;
所述第一面是表示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送风风路的壁面;
所述第二面是表示在所述支撑部件中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爱铃木康昌山下裕康漆崎正人永留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