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产生装置、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60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具备离子产生器(72)、管道(60)、支撑部件(71)以及安装部件(3)。离子产生器(72)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管道(60)将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空气送出到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外部。支撑部件(71)以离子产生器(72)朝向管道(60)的中央部突出的方式装卸自如地支撑离子产生器(72)。安装部件(3)构成为支撑部件(71)在第一方向(DR1)上装卸自如。安装部件(3)沿着管道(60)的壁面(第1壁部件(61)的壁面)配置。第1方向(DR1)表示与方向(D)大致正交且与管道(60)的壁面(第1壁部件(61)的壁面)平行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子产生装置、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产生装置、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
技术介绍
向室内的空气供给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得到普及。另外,在离子产生装置中,公开了高效地向室内的空气供给离子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具备送风机构、管道以及电极块。送风机构朝向管道送出空气。管道构成由送风机构送出的空气流通的流路。另外,管道在侧壁具有开口。电极块构成为相对于管道装卸自如。电极块具有离子产生部。离子产生部具有被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的针状的放电电极和与该放电电极对置的感应电极。在电极块安装于管道的状态下,成为以下的状态。即,离子产生部插通开口,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在流路内位于相互相对的位置。另外,开口被电极块闭塞。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4-69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由于电极块构成为相对于管道装卸自如,因此,当离子产生部劣化时,可以更换离子产生部。但是,上述离子产生装置在增加空气中含有的离子量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增加空气中含有的离子量的离子产生装置、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具备放电器、送风通道、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件。所述离子产生器产生放电因子。所述送风通道向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送出包含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所述支撑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撑所述放电器,使得所述放电器朝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央部突出。所述安装部件构成为所述支撑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装卸自如。所述安装部件沿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配置。所述第一方向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正交、且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平行的方向。所述放电因子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支撑部件支撑产生放电因子的放电器。所述支撑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撑所述放电器,使得所述放电器向送风通道的中央部突出。所述送风通道向所述送风通道的外部送出含有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所述放电因子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装部构成为支撑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装卸自如。所述支撑部件支撑产生放电因子的放电器。所述安装部沿着送风通道的壁面配置。所述送风通道向所述送风通道的外部送出含有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所述第一方向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正交、且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平行的方向。所述放电因子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离子产生装置、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能够增加空气中含有的离子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单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单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部和安装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部和安装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部的背面侧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产生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而不重复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具备第1单元100A和第2单元100B。空气净化装置100相当于“离子产生装置”的一个例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在图中,示出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Z轴与垂直方向平行,X轴及Y轴与水平方向平行。X轴的正方向表示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前面侧。第一单元100A配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00的X轴的负方向侧。即,第1单元100A配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背面侧。第二单元100B配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00的X轴的正方向侧。即,第二单元100B配置在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前面侧。空气净化装置100具备框体1。框体1具有主框体11和前盖12。主框体11覆盖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背面和空气净化装置100的侧面的一部分。前盖12覆盖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前面和空气净化装置100的侧面的另一部分。前盖12构成为相对于主框体11装卸自如。第二单元100B具有过滤器。过滤器具有除臭过滤器、甲醛吸附过滤器及集尘过滤器。除臭过滤器、甲醛吸附过滤器及集尘过滤器各自形成为平板状。除臭过滤器、甲醛吸附过滤器及集尘过滤器从前面侧开始依次在X轴方向上层叠而配置。除臭过滤器对空气进行除臭。甲醛吸附过滤器吸附空气中的甲醛。集尘过滤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主框体11具有侧盖111。侧盖111覆盖安装部。安装部构成为离子产生部可自由装卸。离子产生部产生离子。关于安装部,参照图2~图6进行详细说明。接着,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是表示安装部3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单元100A具备安装部3。安装部3具有开口31。离子产生部插入开口31。具体而言,离子产生部朝向Y轴的正方向插入开口31,离子产生部安装于安装部3。图3是表示第一单元100A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单元100A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图3及图4所示,第1单元100A除了安装部3外,还具备马达4、风扇5、流路形成部件6以及离子产生部7。马达4对风扇5进行旋转驱动。马达4配置于第一单元100A的下部。风扇5产生空气的流动。风扇5配置在第一单元100A的下部。具体而言,风扇5如方向D所示,经由流路形成部件6从排出口64向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外部排出空气。方向D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流路形成部件6具备管道60、第一壁部件61、第二壁部件62、第三壁部件63以及排出口64。流路形成部件6引导由风扇5排出的空气,使其经由管道60朝向排出口64。管道60使由风扇5排出的空气向排出口64流动。管道60配置于风扇5的上方。管道60相当于“送风通道”的一个例子。第一壁部件61、第二壁部件62以及第三壁部件63构成管道60。具体而言,第一壁部件61在管道60中构成X轴的负方向侧的壁。第一壁部件61与Y-Z平面平行地形成。第二壁部件62在管道60中构成Y轴的负方向侧的壁。第二壁部件62直立设置于第一壁部件61。第2壁部件62与X-Z平面平行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产生放电因子的放电器;/n送风通道,将包含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送出到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n支撑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撑所述放电器,以使所述放电器朝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央部突出;以及/n安装部,其构成为所述支撑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装卸自如,/n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配置,/n所述第一方向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正交、且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平行的方向,/n所述放电因子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10 JP 2018-151688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产生放电因子的放电器;
送风通道,将包含所述放电因子的空气送出到离子产生装置的外部;
支撑部件,装卸自如地支撑所述放电器,以使所述放电器朝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央部突出;以及
安装部,其构成为所述支撑部件在第一方向上装卸自如,
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配置,
所述第一方向表示与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大致正交、且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平行的方向,
所述放电因子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器具备:
第一电极,其产生所述正离子;
第二电极,其产生所述负离子;以及
电源电路单元,其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所述支撑部件具备装卸自如地收纳所述电源电路单元的收纳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第一倾斜部件,其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的上游侧配置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
所述第一倾斜部件的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分离的一侧的面从第一面朝第二面倾斜;
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表示所述空气的送出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
所述第二面表示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送风通道的壁面分离的一侧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笠原稔久山下裕康漆崎正人铃木康昌佐佐木爱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