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52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包括表壳、过压缓冲器、减压器,所述表壳正面固定有玻璃片,所述表壳底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表壳内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上设有表盘,所述表壳后壁上设有第一排压腔,所述第一排压腔的一侧设置有过压缓冲器,所述过压缓冲器内设置有排压装置和盘旋弯管,所述过压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减压器,所述泄压罩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有益效果:压力过高时先通过过压缓冲器进行缓冲压力,缓冲后能够将压力值降到正常值范围内则不需要进行泄压,当缓冲后压力还是过高则通过减压器进行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
本技术属于压力表
,具体涉及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
技术介绍
压力表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现有的压力表在实际使用时都会有专门的使用说明和要求,但是依旧会发生误操作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错误的压力表去测量较大压力载体时更会出现爆炸的现象,大部分压力表都设有泄压孔,来防止由于过压测量而导致的问题,但现有的泄压孔一方面气密性不强,会影响压力表的正常测量,另一方面,若测量的压力过大,直接泄压会对外部的设备和人员造成一定的损伤。公开(公告)号CN209197980U一种高过压保护安全型压力表,包括表壳、过压保护器和玻璃片,所述表壳正面固定有玻璃片,所述表壳底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表壳内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上设有表盘,所述表壳后壁上设有排压腔,所述过压保护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排压腔的内径小于过压保护器的内径,所述过压保护器一端与排压腔连通,另一端设有排压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高过压情况下能够实现压力表的自我保护,同时避免了直接泄压会对外部的设备和人员造成的损伤,安全性能高。上述方案当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操作,没有先进行缓冲降压。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压力表没有过压保护或者过压时未进行缓冲降压直接泄压的问题。压力过高时先通过过压缓冲器进行缓冲压力,缓冲后能够将压力值降到正常值范围内则不需要进行泄压,当缓冲后压力还是过高则通过减压器进行泄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包括表壳、过压缓冲器、减压器,所述表壳正面固定有玻璃片,所述表壳底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表壳内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上设有表盘,所述表壳后壁上设有第一排压腔,所述第一排压腔的一侧设置有过压缓冲器,所述过压缓冲器内在第一排压腔处设置有排压装置,所述排压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片,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移动块上,一端与排压装置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与第一排压腔相接触,所述排压装置的上侧开设有排压口,所述排压口连接有盘旋弯管,所述过压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减压器,所述减压器包括泄压罩,所述泄压罩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压腔,所述第二排压腔与盘旋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排压腔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靠近第二排压腔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片,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泄压罩内壁连接,所述泄压罩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片和第二密封片上均套设有密封圈。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泄压罩上连接有抽风机。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在正常压力范围内不压缩,在超过压力表额定测压值时开始被压缩。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一弹簧受压力开始压缩的压力值相同。本技术有益效果:压力过高时先通过过压缓冲器进行缓冲压力,缓冲后能够将压力值降到正常值范围内则不需要进行泄压,当缓冲后压力还是过高则通过减压器进行泄压,能够减少泄压时造成的气体外泄或浪费。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过压保护型压力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1表壳、2过压缓冲器、3减压器、4玻璃片、5连接头、6测量装置、7表盘、8第一排压腔、9排压装置、10第一移动块、11第一弹簧、12第一密封片、13排压口、14盘旋弯管、15泄压罩、16第二排压腔、17第二移动块、18第二弹簧、19第二密封片、20排气管、21密封圈、22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包括表壳1、过压缓冲器2、减压器3,所述表壳1正面固定有玻璃片4,所述表壳1底部设有连接头5,所述表壳1内设有测量机构6,所述测量机构6上设有表盘7,所述表壳1后壁上设有第一排压腔8,所述第一排压腔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过压缓冲器2,所述过压缓冲器2内在第一排压腔8处设置有排压装置9,所述排压装置9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0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移动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片12,所述第一弹簧套11设在第一移动块10上,一端与排压装置9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12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与第一排压腔8相接触,所述排压装置9的上侧开设有排压口13,所述排压口13连接有盘旋弯管14,所述过压缓冲器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减压器3,所述减压器3包括泄压罩15,所述泄压罩15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压腔16,所述第二排压腔16与盘旋弯管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排压腔16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17,所述第二移动块17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8,靠近第二排压腔16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片19,所述第二弹簧18一端与泄压罩15内壁连接,所述泄压罩15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20。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片12和第二密封片19上均套设有密封圈21,用于加强密封性。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泄压罩15上连接有抽风机22,加快泄压罩15内流体的外泄速度,加快表壳内压力值下降。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11在正常压力范围内不压缩,在超过压力表额定测压值时开始被压缩。优选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簧18与所述第一弹簧11受压力开始压缩的压力值相同。实施例中,当压力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时,第一移动块10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密封第一排压腔8,正常工作;当压力表所测压力过高时,第一弹簧11在过压作用下被压缩,第一排压腔8被打开,气体进入过压缓冲器2中进行缓冲减压,盘旋弯管14能够分流气体进行降压,气体被分入过压缓冲器2中后压力降低,若缓冲后压力恢复正常,则继续正常工作,不需要进行泄压操作,若缓冲后压力继续过高,则过压的压力通过盘旋弯管14进入第二排压腔16,挤压第二弹簧18收缩,使得第二排压腔16被打开,气体进入减压器3中,进入减压器3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0排出进行减压操作,以达到降压保护作用。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1)、过压缓冲器(2)、减压器(3),所述表壳(1)正面固定有玻璃片(4),所述表壳(1)底部设有连接头(5),所述表壳(1)内设有测量机构(6),所述测量机构(6)上设有表盘(7),所述表壳(1)后壁上设有第一排压腔(8),所述第一排压腔(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过压缓冲器(2),所述过压缓冲器(2)内在第一排压腔(8)处设置有排压装置(9),所述排压装置(9)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0)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移动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片(12),所述第一弹簧(11)套设在第一移动块(10)上,一端与排压装置(9)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12)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与第一排压腔(8)相接触,所述排压装置(9)的上侧开设有排压口(13),所述排压口(13)连接有盘旋弯管(14),所述过压缓冲器(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减压器(3),所述减压器(3)包括泄压罩(15),所述泄压罩(15)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压腔(16),所述第二排压腔(16)与盘旋弯管(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排压腔(16)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移动块(17),所述第二移动块(17)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8),靠近第二排压腔(16)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片(19),所述第二弹簧(18)一端与泄压罩(15)内壁连接,所述泄压罩(15)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型压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1)、过压缓冲器(2)、减压器(3),所述表壳(1)正面固定有玻璃片(4),所述表壳(1)底部设有连接头(5),所述表壳(1)内设有测量机构(6),所述测量机构(6)上设有表盘(7),所述表壳(1)后壁上设有第一排压腔(8),所述第一排压腔(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过压缓冲器(2),所述过压缓冲器(2)内在第一排压腔(8)处设置有排压装置(9),所述排压装置(9)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10)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移动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片(12),所述第一弹簧(11)套设在第一移动块(10)上,一端与排压装置(9)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片(12)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与第一排压腔(8)相接触,所述排压装置(9)的上侧开设有排压口(13),所述排压口(13)连接有盘旋弯管(14),所述过压缓冲器(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减压器(3),所述减压器(3)包括泄压罩(15),所述泄压罩(15)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压腔(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康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