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545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1
提供能够容易地移动的电梯的对重块。电梯的对重块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被形成于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的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供吊绳贯通的孔部。根据该结构,主体部具有孔部。吊绳在贯通对重块的主体部的孔部的状态下吊起主体部。因此,能够使对重块容易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电梯的对重块的装载方法。根据该装载方法,能够使对重块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44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载方法中,为了使对重块移动,需要复杂结构的装载装置。因此,需要烦杂的作业。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移动的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对重块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被形成于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的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供吊绳贯通的孔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移动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对重块吊起步骤,使吊绳贯通形成于电梯的对重块的主体部的孔部,吊起所述对重块;以及对重块引导步骤,在所述对重块吊起步骤之后,使形成于所述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所述对重块的两端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这些专利技术,吊绳在贯通形成于对重块的主体部的孔部的状态下吊起主体部。因此,能够使对重块容易地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应用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对重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侧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多个对重块的堆叠方法的图。图8是示出吊起实施方式2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按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应用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在图1的电梯系统中,井道1贯穿建筑物的各层。多个层站2设置于建筑物的各层。多个层站2分别与井道1对置。多个层站2分别具有层站门3。曳引机4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曳引机4具有绳轮5。偏导轮6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一对轿厢导轨7设置于井道1。一对轿厢导轨7分别沿铅垂方向延伸。一对轿厢导轨7彼此平行。一对轿厢导轨7彼此对置。一对对重导轨8设置于井道1。一对对重导轨8分别沿铅垂方向延伸。一对对重导轨8彼此平行。一对对重导轨8彼此对置。主绳索9卷绕于绳轮5和偏导轮6。轿厢10支承于主绳索9的一侧。轿厢10被设置成能够在井道1的内部沿着一对轿厢导轨7升降。轿厢10具有轿厢门11。对重12支承于主绳索9的另一侧。对重12被设置成能够在井道1的内部沿着一对对重导轨8升降。对重12具有对重框13和多个对重块14。轿厢缓冲器15设置于井道1的底部。轿厢缓冲器15设置于轿厢10的下方。对重缓冲器16设置于井道1的底部。对重缓冲器16设置于对重的下方。接着,使用图2对对重块14的移动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应用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对重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吊绳17在贯通以比对重块14的主体部14a的中心部靠近一端部侧的方式形成的孔部14b的状态下吊起主体部14a。其结果,对重块14以一端部侧更靠上方的方式稳定地倾斜着被吊起。在该状态下,对重块14在主体部14a的两端部被形成于对重框13的未图示的一对槽分别引导的状态下安装于对重框13。针对多个对重块14分别依次反复进行这些步骤。多个对重块14沿铅垂方向被堆叠。接着,使用图3~图6对对重块14进行说明。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侧视图。如图3~图6所示,在对重块14中,孔部14b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一方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另一方形成。其结果,通过图3~图6中未图示的吊绳17,对重块14相对于主体部14a的进深方向也稳定地倾斜着被吊起。另外,也可以在对重块14的一端部侧以沿着主体部14a的进深方向的中心倾斜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相反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此外,也可以在对重块14的一端部侧以相对于主体部14a的进深方向和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从主体部14a的近前侧靠近主体部14a的远侧且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从主体部14a的远侧靠近主体部14a的近前侧且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相反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从主体部14a的远侧靠近主体部14a的近前且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例如,也可以以随着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侧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侧而从主体部14a的近前侧靠近主体部14a的远侧且靠近主体部14a的一端部侧的相反侧的方式形成孔部14b。接着,使用图7对多个对重块14的堆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的多个对重块的堆叠方法的图。如图7所示,在堆叠多个对重块14时,将多个对重块14的孔部14b交替配置于靠近对重框13的一侧的位置和靠近对重框13的另一侧的位置。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吊绳17在贯通形成于对重块14的主体部14a的孔部14b的状态下吊起主体部14a。因此,能够使对重块14容易地移动。此外,孔部14b以比主体部14a的中心部靠近一端部侧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对重块14稳定地移动。此外,孔部14b从主体部14a的上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一方朝向主体部14a的下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另一方形成。因此,能够使对重块14更加稳定地移动。此外,多个对重块14的孔部14b交替配置于靠近对重框13的一侧的位置和靠近对重框13的另一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对重12的宽度方向上的重量的偏移。实施方式2图8是示出吊起实施方式2中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实施方式2的对重块14具有突出部14c。突出部14c一体地设置于主体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一个侧面。孔部14b形成为沿铅垂方向贯通突出部14c。吊绳17在贯通对重块14的孔部14b的状态下绕挂于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对重块,其中,所述对重块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被形成于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的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供吊绳贯通的孔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对重块,其中,所述对重块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被形成于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的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供吊绳贯通的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对重块,其中,
所述孔部以比所述主体部的中心部靠近一端部侧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对重块,其中,
所述孔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一方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的近前侧和远侧中的另一方形成。


4.一种电梯的对重块的移动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对重块吊起步骤,使吊绳贯通形成于电梯的对重块的主体部的孔部,吊起所述对重块;以及
对重块引导步骤,在所述对重块吊起步骤之后,使形成于所述电梯的对重框的一对槽分别引导所述对重块的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移动方法,其中,
所述对重块吊起步骤包含以下步骤:使吊绳贯通以比所述对重块的主体部的中心部靠近一端部侧的方式配置的孔部,吊起所述对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对重块的移动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