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勒专利>正文

伴植假根深滴灌引导旱漠植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5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特别适用于严重干旱荒漠区域的一种植树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植树的同时,陪伴植入一根假根并使之深达地下含较多悬浮水土层。栽上树苗后不是在地表实施滴灌,而是对树苗真根与假根的结合部实施滴灌。使树苗真根下方产生深长的棒状潮湿土,诱导树苗真根的向地性和趋水性,沿此棒状潮湿土充分发挥,长出了强大深根系,从而尽快使自身具有强大的抗旱适存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将人类营造人工林的活动成功地拓展到以往难以涉足的严重干旱地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伴植假根深滴灌引导旱漠植树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植树造林的一种新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特别适宜于在严重干旱地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人类大规模营造人工林的生态工程,拓展到以往难以涉足的高旱地区,使得人类征服严重干旱荒漠的努力得以成功,有效地制止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中国历来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的国度,森林覆盖率经数十年努力尚不足14%。而受荒漠化威胁的国土竟高达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现在每年都有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被荒漠化,而且这种荒漠化的速度至今还高于治理荒漠的速度。多年来治理荒漠化的进程过缓,其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在严重干旱地区营造人工林所需要的现实可行的技术。以往的一些植树技术有一部份偏向于只种不管(或少管),这在一般生态环境中是可以的,但在严重干旱荒漠成活率太低(有时甚至是零);另有一部份技术过于依赖人力长时间地浇灌,这在某一个小范围是可行的,但对付无垠的荒原,绝对是力不从心和十分不现实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扭转这种局面,用短时间有效的浇灌扶持,最大限度地激发树木自身的生理潜能,用人力短时间地扶持保活,促使树木尽快形成自己的强大抗旱适存能力。现将本专利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选树种、育苗、选季节、挖植树坑,一如常规;二、在植树坑中央,向下钻孔(钻孔方式有多种常规,略去)。植入一根假根,假根植入深度可以是2--3米甚至是7--8米,其深度根据树种、需水量、下部土层含悬浮水量计算确定。其基本要求是:植入假根必须深达悬浮水总量够树木生长必须的深度,植入假根的深度一般不宜超过该树种自然生成根系的极限深度;-->三、植入树苗,将树苗真根下端与假根上端联系在一起;四、在真、假根结合部位插入滴灌导管,覆土后,开始实施从土层较深层进行的滴灌;五、严格控制滴灌速度和滴灌量,其速度和水量以能保证树苗生理需要下限为宜,其目的有三方面:一是维持树苗存活和保证根系得以发展;二是尽可能节约水资源;三是避免向树苗传导“水源充裕”的错误信息,造成树苗上部在树木真根系并未真正强大之前不合时宜地疯长。以上在植树的同时陪伴植入假根。从土层深处进行滴灌,即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两个关键。它们可以单独采用并都能发挥出一些优点,但两者结合采用才是最佳方案。现将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显著优点介绍如下:一、投入虽大,但产出可靠飞播造林等只种不管的方式投入当然是很少的,但树苗成活率极低甚至为零,本专利技术方法投入虽大,但其有接近于100%的成活率。所以越是干旱严重的区域,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越符合经济指标。二、极大地拓展了荒漠营林空间以往,人们习惯了将地表1--2米或2--3米的严重干旱的区域列为不宜林地区甚至绝树地区,而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把营造人工林的空间拓展到以往根本就无法涉足的高旱区域。人们在经过短期扶持浇灌后,树木即具直接从深层汲取悬浮水的独立生存能力,使营林活动得以成功。三、水资源浪费接近于零从深层开始实施滴灌,水份避开了太阳和热风占优势的浅表土层。水份无谓蒸发量极低甚至接近零。-->四、无表层土板结等副作用深滴灌使表层土壤经常处于自然干燥状态,不会造成树干周边土壤板结,浅层根系的呼吸作用将不致于受到不良影响。五、对树苗真根具有强烈的扎深引导能力树木根系具有着与生命同在的向地性和趋水性,但在严重干旱的生态环境中这种生理特性的发挥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普通浇灌(或滴灌)方法在较浅的土层形成了一个半球形上湿下干的土壤团,真根系感知的环境是:浅层有水(根系就在这个环境中加快发展),深层干燥(主根的向地性不可能充分发挥甚至变相受到趋水性的抑制)。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会在真根下方形成一根棒状潮湿土而上层及周边干燥,树根的向地性和趋水性将统一起来别无选择地沿着棒状潮湿土带向深层土壤猛扎,极快地与地下较深层或很深层土壤中的悬浮水建立起直接联系,从而尽快地使树木自身具备与周边真实环境相适应的抗旱适存能力。六、省时省水,树木独立快如采用同等的滴灌时间和滴灌水量,普通方法根系感知的信息是完全不符合周边真实生态环境的:“浅层有水且不太缺”结果是根系相对浅,树冠相对偏大。而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根感知的信息比较接近真实:“总体环境缺水但深层土壤里有”,结果是根系相对深而树冠相对小。当我们同时停止供水时,普通方法是树冠需水量偏大而树根汲水能力偏低,树木极难自立生存;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结果恰恰相反,是树冠需水量偏低而根系已具备强大的汲水能力,树木就完全可以从此独立地存活下去。很明显,要使栽植树木根系具有同等的汲水能力,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省时省水。而投入同样的滴灌时间和水量,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使栽植树木具有更加强大的抗旱适存能力。-->七、假根制造方便且伴有多种好处假根是人造索状物,可以在当地就地取材用普通植物的茎、叶加工而成,只要易于浸润吸湿即可,譬如稍事加工的稻草绳,即属合用的假根,假根制造将十分方便和廉价。假根在植入时可以很方便地夹入某些认为必要的营养物质,假根最终也将化为腐殖质成为树木生长的营养品,伴值假根将不存在任何副作用。附图所示,是普通植树方法与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比示意图。图中,A是栽植的树苗,B是滴灌导管,C是假根,斜线区为滴灌形成的含水区,点划线区为地下深层含较多悬浮水区,地面以下、点划线以上无标注区为中浅层严重缺水区。附图左半边,即为普通植树方法,滴灌形成的含水区的特点是大而浅,树根几乎不可能穿过深厚的严重缺水土层,长至含较多悬浮水的点划区;右半边,即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滴灌在假根的配合下形成的含水区细而深长,树木的求生本能、树根固有的向地性和趋水性会在潮湿棒状土的引导下得到充分发挥,树根长深长大的速度特别快并且必然能够深达含较多悬浮水的土层。综上所述,伴植假根深滴灌引导旱漠植树方法是用短时间的和有限的投入去充分调动树木的生理潜能,把人类植树造林的活动成功地拓展到以往无法涉足的严重干旱(甚至过去被视为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树方法,在植树的同时在树根下方植入假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树方法,在植树的同时在树根下方植入假根;2、根据权利要求一:植入的假根下部深达含悬浮水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勒
申请(专利权)人:庄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