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技术

技术编号:277530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信道接入方法包括: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PPDU时,检测该PPDU是否为上行PPDU,若是上行PPDU,基于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RSSI1;获取该PPDU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站点基于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RSSI2,比较所述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站点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根据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若能,站点竞争接入目标信道;站点根据RSSI1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仅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的传输产生干扰,还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相邻传输的下行PPDU传输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往往会存在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Set,BSS),其中,每个BSS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站点(Station,STA),当然,一些BSS还可以包括AP接入点(AccessPoint,AP),例如:所有BSS都包括AP,或者只有部分BSS包括AP。STA可以与该STA所属的BSS中的AP关联,或者可以与其他BSS中的AP关联,STA通过关联的AP进行网络传输,每个BSS都有唯一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属于该BSS的所有站点都具有该BSS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在实际的应用中,多个工作在相同信道上的BSS(即是多个工作在相同信道上且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不相同的BSS)在覆盖区域上出现交叠的情形很普遍,从而形成交叠BSS(OverlappingBSS,OBSS),即OBSS与另一个或者多个BSS在相同信道上存在交叠的覆盖区域。例如:BSS1和BSS2使用信道中存在相同信道,且BSS1和BSS2在该相同信道上的覆盖区域存在交叠的区域,那么BSS1就是BSS2的OBSS,或者BSS2是BSS1的OBSS,互为OBSS的站点可以使用相同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所示,假设STA1和STA2互为OBSS站点,AP1是STA2所关联的接入点,AP1发送触发帧,STA2根据AP指示在目标信道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layer(PHY)protocoldataunit,PPDU)。使用相同目标信道的且与STA2互为OBSS站点的STA1可接收到该上行PPDU。STA1会对该PPDU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当测量的信号强度高于最大空间复用门限时,确定上述目标信道为禁止空间重用,当测量的信号强度低于上述最大空间复用门限时,确定上述目标信道为允许空间重用,并接入该目标信道。现有技术仅能保证STA1不干扰STA2对AP1的上行传输,但无法保护STA2的接收,例如STA2需要接收AP发送的确认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站点,不仅可以保证不对上行PPDU的传输产生干扰,还可以保证不对该上行PPDU相邻传输的下行PPDU传输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可包括: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时,检测该PPDU是否为上行PPDU;若是上行PPDU,则该站点基于该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RSSI1),该第一信号在该目标信道的目标频域资源发送;该站点获取该PPDU前导信号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该站点基于该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第二接收信号强度RSSI2,该第二信号使用的频域资源为该目标频域资源的全部或部分;该站点比较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站点自身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该站点根据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该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若能,该站点竞争接入该目标信道;该站点根据RSSI1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这种方式中,站点通过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若能,则竞争接入该目标信道进行空间重用,进一步的,该站点通过RSSI1确定接入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该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即是确定是否会对站点接收下行PPDU产生干扰,这样在空间重用过程,不仅保证了不对上行PPDU传输的干扰,也保证了不对下行PPDU传输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少站点的侦听时间,节省站点的能量。可选的,上述站点根据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具体包括:若RSSI2小于第二阈值,且该站点未接收到用于触发该上行PPDU发送的触发帧,则该站点确定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若RSSI2小于第二阈值,且该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该上行PPDU发送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四阈值,则该站点确定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这样通过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该站点是否会对该上行PPDU传输造成干扰。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信号包含上行PPDU前导信号中的传统短训训练字段(LegacyShortTrainingField,L-STF)和传统长训训练字段(LegacyLongTrainingField,L-LTF);上述第二信号包含上行PPDU中的高效短训训练字段(HighEfficientShortTrainingField,HE-STF),高效长训训练字段(HighEfficientLongTrainingField,HE-LTF)以及高效数据字段(HighEfficientdata,HE-DATA)中的至少一种。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下行PPDU包括针对该上行PPDU的确认帧(Acknowledgement,ACK)或者多用户块确认(Multi-blockacknowledgment,MU-BA)。基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站点根据RSSI2,确定是否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包括:若RSSI2大于第二阈值,则站点确定不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即是不能进行空间重用;若RSSI2小于第二阈值,则站点确定能进行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即是能够进行空间重用。这种方式中通过RSSI2与第二阈值的比较可以确定该上行PPDU传输是否会对站点收发数据造成干扰,从而确定是否在该上行PPDU传输时间内进行空间共享。基于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站点根据RSSI1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该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包括:若RSSI1小于第一阈值,站点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能超过与该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若RSSI1大于第一阈值,站点确定接入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不能超过与该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这种方式中通过将RSSI1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站点与发送该上行PPDU的站点之间的干扰强度,进一步可以确定该站点收发数据是否会对发送该上行PPDU的站点接收下行PPDU造成干扰。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站点竞争接入目标信道,包括:站点检测目标信道所承载信号的信号强度;若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则站点竞争接入该目标信道。由于与发送该上行PPDU的站点互为OBSS站点的所有站点都在竞争接入该目标信道进行空间重用,为了能够保证目标信道承载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承载信号的信号强度不能过大,站点在竞争接入该目标信道时,通过检测该目标信道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PPDU时,检测所述PPDU是否为上行PPDU;/n若是上行PPDU,所述站点基于所述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SSI1,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频域资源发送;/n所述站点获取所述PPDU前导信号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n所述站点基于所述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第二接收信号强度RSSI2,所述第二信号使用的频域资源为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的全部或部分;/n所述站点比较所述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所述站点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n若不一致,所述站点判断所述RSSI2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所述上行PPDU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四阈值,确定是否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站点在目标信道接收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PPDU时,检测所述PPDU是否为上行PPDU;
若是上行PPDU,所述站点基于所述PPDU中的第一信号测量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SSI1,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频域资源发送;
所述站点获取所述PPDU前导信号中的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
所述站点基于所述PPDU中的第二信号测量第二接收信号强度RSSI2,所述第二信号使用的频域资源为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的全部或部分;
所述站点比较所述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与所述站点的第二基本服务集标识符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所述站点判断所述RSSI2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所述上行PPDU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四阈值,确定是否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判断所述RSSI2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所述上行PPDU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四阈值,确定是否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包括:
所述站点判断所述RSSI2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所述上行PPDU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四阈值,确定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判断所述RSSI2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站点接收的用于触发所述上行PPDU的触发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四阈值,确定是否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之后,包括:
若站点判断能进行所述目标信道的竞争接入,所述站点竞争接入所述目标信道;
所述站点根据所述RSSI1确定接入所述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所述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含所述上行PPDU中的传统短训训练字段L-STF和传统长训训练字段L-LTF;
所述第二信号包含所述上行PPDU中的高效短训训练字段HE-STF,高效长训训练字段HE-LTF以及高效数据字段HE-DATA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根据所述RSSI1确定接入所述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是否能超过与所述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包括:
若所述RSSI1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站点确定接入所述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能超过与所述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
若所述RSSI1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站点确定接入所述目标信道的结束时间不能超过与所述上行PPDU相邻的下行PPDU传输的开始时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竞争接入所述目标信道,包括:
所述站点检测所述目标信道所承载信号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站点竞争接入所述目标信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第一指示帧,所述第一指示帧中包含用于指示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的目标字段,所述第一指示帧包括信标帧或者管理帧,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用于指示所述站点的最大退避次数;
所述站点竞争接入所述目标信道,包括:
所述站点产生退避随机值,所述退避随机值属于预设范围;
所述站点基于所述退避随机值进行退避,若在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允许范围内完成退避,则所述站点接入所述目标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字段包括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或者,
所述目标字段包括用于表示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的参考值,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由所述参考值与所述上行PPDU中预设字段的值所确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最大允许退避门限值允许范围内所述站点未完成退避,则所述站点暂停退避直至与所述上行PPDU相关的结束时刻;
当到达与所述上行PPDU相关的结束时刻,所述站点检测所述目标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恢复退避;
所述与所述上行PPDU相关的结束时刻包括所述上行PPDU的信号发送结束,或者,所述上行PPDU对应的确认帧发送结束,或者所述上行PPDU的信号发送结束后加上一个偏移量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服务集标识符为服务集颜色BSSColor,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第二指示帧,所述第二指示帧包含第一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和用于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淳罗俊于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