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24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包括:内筒钢骨架和固定于所述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内筒,其中,所述内筒钢骨架包括竖向钢管、环向辐条、竖向辐条和斜杠,所述竖向钢管沿环向均匀布设,所述环向辐条沿竖向等间距布置且与竖向钢管连接,所述竖向辐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向辐条之间,所述斜杠设置于水平烟道口上部及下部区域间的环向辐条之间且沿首尾相连、环向分布,所述玻璃钢内筒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及竖向辐条。该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荷载传递明确、整体刚度较大、结构简单、技术可靠,适用于与水平烟道相连,方便施工、经济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适用于套筒烟囱中玻璃钢排烟管竖向荷载受力构件。
技术介绍
烟囱是一种为锅炉产生的热烟气或烟雾提供通风的结构。烟囱通常是垂直的,以确保气体平稳流动,吸入空气进入所谓的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及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前者为主,而热压值与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空气密度差及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成正比。按照材料区分,可分为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以及钢烟囱。在应对高腐蚀性的湿烟气方面,钢筋混凝土烟囱采用增设内部排烟管成为首选方案,并把这种烟囱形式称之为套筒烟囱。套筒烟囱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外筒及内部排烟管构成,钢筋混凝土外筒用以承担风荷载,地震作用以及内部排烟管传递过来的荷载。内部排烟管依附于钢筋混凝土外筒存在,按材质分为钢内筒,砖内筒,玻璃钢内筒等;按支承条件分为,整体悬挂式,分层悬挂式,分段支承式,全程自立式等。玻璃钢(FRP),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腐蚀。对于一些老旧烟囱改造工程,结合老旧烟囱的钢筋混凝土外筒工作状态及荷载分布,玻璃钢内筒排烟管的主要部分位于支承平台上部,位于支承平台下部包括一部分竖向排烟管结构及水平烟道结构,该段竖向排烟管与水平烟道相连,在玻璃钢排烟管两侧设有较大开孔,对玻璃钢排烟管结构强度削弱很大,仅依靠玻璃钢材料难以通过强度应力计算。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支承平台下玻璃钢内筒结构,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玻璃钢排烟管结构强度弱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设置于支承平台与积灰平台之间,包括:内筒钢骨架和固定于所述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内筒,其中,所述内筒钢骨架包括竖向钢管、环向辐条、竖向辐条和斜杠,所述竖向钢管沿环向均匀布设,所述环向辐条沿竖向等间距布置且与竖向钢管连接,所述竖向辐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向辐条之间,所述斜杠设置于水平烟道口上部及下部区域间的环向辐条之间且沿首尾相连、环向分布,所述玻璃钢内筒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及竖向辐条。优选,所述玻璃钢内筒由现场手工层层粘贴于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树脂片形成。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还包括与支承平台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竖向钢管通过加强肋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肋和连接板均为钢板。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积灰平台上的限位榫头,所述限位榫头与所述竖向钢管的底部配合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榫头为钢管。进一步优选,所述竖向钢管与斜杠均为无缝钢管。进一步优选,所述环向辐条为槽钢,所述竖向辐条为角钢。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沿玻璃钢内筒外侧环向一周均匀设置竖向钢管,竖向钢管与环向辐条形成玻璃钢内筒的受力骨架;两两环向辐条之间设置的竖向辐条,可以减小玻璃钢薄壁结构的计算跨度及环向辐条的计算跨度,斜杆沿环向分别设置在水平烟道口上部及下部,可以增加玻璃钢内筒竖向刚度及环向刚度,玻璃钢内筒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及竖向辐条,可将烟气压力及竖向荷载传导至其外部的内筒钢骨架上。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荷载传递明确、整体刚度较大、结构简单、技术可靠,适用于与水平烟道相连,在两侧设有较大开孔的玻璃钢排烟内筒结构,该玻璃钢内筒结构为钢骨架式玻璃钢内筒结构,具有方便施工、经济适用的优点,可承担烟气压力、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的侧面展开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的立面图;图3为竖向钢管与连接板的连接图;图4为竖向钢管与限位榫头的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设置于支承平台9与积灰平台10之间,包括:内筒钢骨架和固定于所述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内筒5,其中,所述内筒钢骨架包括竖向钢管1、环向辐条2、竖向辐条3和斜杠4,所述竖向钢管1沿环向均匀布设,优选为8个,所述环向辐条2沿竖向等间距布置且与竖向钢管1连接,形成玻璃钢内筒受力骨架,所述竖向辐条3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向辐条2之间,所述斜杠4设置于水平烟道口11上部及下部区域间的环向辐条2之间且沿首尾相连、环向分布,所述玻璃钢内筒5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2及竖向辐条3。该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沿玻璃钢内筒外侧环向一周均匀设置竖向钢管,竖向钢管与环向辐条形成玻璃钢内筒的受力骨架;两两环向辐条之间设置的竖向辐条,可以减小玻璃钢薄壁结构的计算跨度及环向辐条的计算跨度,斜杆沿环向分别设置在水平烟道口上部及下部,可以增加玻璃钢内筒竖向刚度及环向刚度,玻璃钢内筒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及竖向辐条,可将烟气压力及竖向荷载传导至其外部的内筒钢骨架上。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玻璃钢内筒5由现场手工层层粘贴于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树脂片形成。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3所示,该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还包括与支承平台9固定连接的连接板6,所述竖向钢管1通过加强肋8与所述连接板6固定连接。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肋8和连接板6均为钢板。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4所示,该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积灰平台10上的限位榫头7,所述限位榫头7与所述竖向钢管1的底部配合连接,用于限制玻璃管内筒的水平位置。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榫头7为钢管。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向钢管1与斜杠4均为无缝钢管。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向辐条2为槽钢,所述竖向辐条3为角钢。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设置于支承平台(9)与积灰平台(1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钢骨架和固定于所述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内筒(5),其中,所述内筒钢骨架包括竖向钢管(1)、环向辐条(2)、竖向辐条(3)和斜杠(4),所述竖向钢管(1)沿环向均匀布设,所述环向辐条(2)沿竖向等间距布置且与竖向钢管(1)连接,所述竖向辐条(3)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向辐条(2)之间,所述斜杠(4)设置于水平烟道口(11)上部及下部区域间的环向辐条(2)之间且沿首尾相连、环向分布,所述玻璃钢内筒(5)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2)及竖向辐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设置于支承平台(9)与积灰平台(1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钢骨架和固定于所述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内筒(5),其中,所述内筒钢骨架包括竖向钢管(1)、环向辐条(2)、竖向辐条(3)和斜杠(4),所述竖向钢管(1)沿环向均匀布设,所述环向辐条(2)沿竖向等间距布置且与竖向钢管(1)连接,所述竖向辐条(3)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向辐条(2)之间,所述斜杠(4)设置于水平烟道口(11)上部及下部区域间的环向辐条(2)之间且沿首尾相连、环向分布,所述玻璃钢内筒(5)沿环向及竖向形成若干区格,支承于环向辐条(2)及竖向辐条(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内筒(5)由粘贴于内筒钢骨架内侧的玻璃钢树脂片形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平台下的玻璃钢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桂红刘晓宇王福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