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保温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06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保温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石墨保温桶的外壁与外层可贴合而需要选用不同尺寸的石墨保温桶的的问题。一种石墨保温筒,包括内筒壁,内筒壁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外筒壁,所有的外筒壁均为同一圆筒沿母线均匀分割所得,外筒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内筒壁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相适应的第一滑槽,内筒壁与外筒壁通过T型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内筒壁与外筒壁通过内侧的弹簧弹性连接,弹簧与内筒壁以及外筒壁均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根据使用空间的大小调整自身的尺寸以适应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保温筒
本技术涉及保温桶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保温筒。
技术介绍
石墨是一种矿物名,通常产于变质岩中,是煤或碳质岩石或沉积物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石墨是其中一种最软的矿物,不透明且触感油腻,颜色由铁黑到钢铁灰,形状呈晶体状、薄片状、鳞状、条纹状、层状体或散布在变质岩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耐腐蚀性,在实际使用时,石墨保温桶内外层往往还需要套设不同尺寸及功能的筒状物,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选取不同尺寸的石墨保温桶从而与其他配合使用的部件相适应,针对此种使用需求,可以提出一种新型石墨保温以提高传统石墨保温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保温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石墨保温桶的外壁与外层可贴合而需要选用不同尺寸的石墨保温桶的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保温筒,包括内筒壁,内筒壁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外筒壁,所有的外筒壁均为同一圆筒沿母线均匀分割所得,外筒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内筒壁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相适应的第一滑槽,内筒壁与外筒壁通过T型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内筒壁与外筒壁通过内侧的弹簧弹性连接,弹簧与内筒壁以及外筒壁均为固定连接。优选的,内筒壁在正视图中呈L形结构,第一滑槽位于内筒壁水平段位置处且靠近外筒壁的一端呈开口结构。优选的,内筒壁与外筒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起吊辅助装置,所有的起吊辅助装置以内筒壁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优选的,起吊辅助装置包括吊环、固定座、支撑杆以及第二滑槽,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相应的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固定座外部的一侧与内筒壁或外筒壁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环。优选的,第二滑槽与固定座的上表面相平行,两个第二滑槽以固定座水平方向上的中线为轴对称分布。优选的,吊环呈U型结构,U型吊环两竖直段的端面于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此新型石墨保温桶可通过内桶壁、外筒壁、弹簧以及第一滑槽的配合改变自身形态已适应使用空间的尺寸,从而起到固定石墨保温桶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内筒壁与外筒壁俯视配合示意图;图4起吊辅助装置正视示意图;图5起吊辅助装置侧视示意图。图中1、内筒壁;2、外筒壁;3、弹簧;4、T型块;5、第一滑槽;6、起吊辅助装置;601、吊环;602、固定座;603、支撑杆;604、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5,一种石墨保温筒,包括内筒壁1,内筒壁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外筒壁2,所有的外筒壁2均为同一圆筒沿母线均匀的分割所得,外筒壁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4,内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4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T型块4与第一滑槽5的配合滑动连接,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内侧的弹簧3弹性连接,弹簧3与内筒壁1以及外筒壁2均为固定连接。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此新型石墨保温桶在原始状态下的弹簧3处于正常释放状态,使用时外筒壁2可根据具体的实用情况,通过压缩弹簧3使得外筒壁2沿着第一滑槽5的轨迹向内收缩,从而调节与内筒壁1间的距离以适应使用空间的大小,起到固定石墨保温桶的作用。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此石墨保温桶可根据使用空间的大小自动调节自身形态,从而固定石墨保温桶的位置,并且简化了尺寸匹配的步骤。进一步的,内筒壁1在正视图中呈L形结构,第一滑槽5位于内筒壁1水平段位置处且靠近外筒壁2的一端呈开口结构,为保温桶提供了形态的可变性。进一步的,内筒壁1与外筒壁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起吊辅助装置6,所有的起吊辅助装置6以内筒壁1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可辅助起吊石墨保温桶。进一步的,起吊辅助装置6包括吊环601、固定座602、支撑杆603以及第二滑槽604,固定座60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向相反的第二滑槽604,第二滑槽6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相应的支撑杆603,支撑杆603位于固定座602外部的一侧与内筒壁1或外筒壁2固定连接,固定座6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环601,使得起吊装置可已随着保温桶形态的变化而同步变化。进一步的,第二滑槽604与固定座602的上表面相平行,两个第二滑槽604以固定座602水平方向上的中线为轴对称分布,增大了起吊装置的可变范围。进一步的,吊环601呈U型结构,U型吊环601两竖直段的端面于固定座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与起吊装置配合使用。综上所述,相关构件与结构的配合不仅可以增大石墨保温桶形态的可变范围,还能解决石墨保温桶不便起吊的问题,从多方面提升了石墨保温桶的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保温筒,包括内筒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壁(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外筒壁(2),所有的所述外筒壁(2)均为同一圆筒沿母线均匀分割所得,所述外筒壁(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4),所述内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4)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所述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T型块(4)与第一滑槽(5)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内侧的弹簧(3)弹性连接,所述弹簧(3)与内筒壁(1)以及外筒壁(2)均为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保温筒,包括内筒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壁(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外筒壁(2),所有的所述外筒壁(2)均为同一圆筒沿母线均匀分割所得,所述外筒壁(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4),所述内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4)相适应的第一滑槽(5),所述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T型块(4)与第一滑槽(5)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内筒壁(1)与外筒壁(2)通过内侧的弹簧(3)弹性连接,所述弹簧(3)与内筒壁(1)以及外筒壁(2)均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壁(1)在正视图中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位于内筒壁(1)水平段位置处且靠近外筒壁(2)的一端呈开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保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壁(1)与外筒壁(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起吊辅助装置(6),所有的起吊辅助装置(6)以内筒壁(1)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平黎思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拓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