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调节的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05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调节的吊支架,包括固定基座、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基座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内移动板,内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外套杆,外套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孔,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内接杆,内接杆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固定基座与上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相连接,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螺纹压杆,螺纹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基座,弹簧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压块,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左右两组第二连接螺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对不同外径的管道进行支撑悬挂,提高了使用范围,增加了吊支架的通用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抗震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调节的吊支架
本技术涉及管道吊支架
,特别涉及易调节的吊支架。
技术介绍
吊支架主要用于管道铺设的作业中,用于悬挂支撑管道,广泛应用于导气管、导水管等各种管道。但是传统的吊支架为了保证管道的支撑悬挂,一般能够匹配的管道外径固定,严重限制了吊支架的可使用范围,不方便不同外径管道的使用,并且在对管道进行支撑悬挂时,由于工作场所的不同,比如在移动的集装箱等容易产生振动的场所,吊支架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受力破损,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易调节的吊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易调节的吊支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对不同外径的管道进行支撑悬挂,提高了使用范围,增加了吊支架的通用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抗震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易调节的吊支架,包括固定基座、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固定基座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内移动板,所述内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伸出固定基座的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外螺纹孔,所述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内接杆,所述内接杆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基座与上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贯穿外螺纹孔和内螺纹孔相连接,所述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螺纹压杆,所述螺纹压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基座,所述弹簧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压块,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左右两组第二连接螺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片,在压块与管道接触时保护管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下支架的圆弧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片,在下支架与管道接触时,保护管道的底部。优选的,两组所述螺纹压杆之间形成的夹角在30-60°之间,在保证两组压块可以对管道进行限位的同时,尽可能防止螺纹压杆向下旋入时压块过早接触而限制了可固定管道的外径范围。优选的,所述外螺纹孔和内螺纹孔的孔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在内移动板位于低位处呈压缩状态,保证在不受外力影响下,第一缓冲弹簧对内移动板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内移动板始终与固定基座的内腔底面接触,维持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把管道放在下支架的内腔圆弧中,使用第二连接螺栓把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连接,旋转螺纹压杆,使螺纹压杆带动弹簧基座、第二缓冲弹簧和压块向管道靠近,最终使第一橡胶垫片接触管道外表面后继续旋转移动一段距离,使第二缓冲弹簧压缩变短,从而完成管道的安装,实现了对不同外径的管道进行支撑悬挂,提高了使用范围;2.本技术在受到上下晃动的影响时,首先内移动板向上移动,使第一缓冲弹簧受力缩短,通过第一缓冲弹簧进行初次缓冲减震,然后管道向上移动压缩第二缓冲弹簧,通过第二缓冲弹簧进行二次缓冲减震,从而提高减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固定基座;2-上支架;3-下支架;4-第一缓冲弹簧;5-内移动板;6-外套杆;7-外螺纹孔;8-内接杆;9-内螺纹孔;10-第一连接螺栓;11-螺纹压杆;12-弹簧基座;13-第二缓冲弹簧;14-压块;15-第二连接螺栓;16-第一橡胶垫片;17-第二橡胶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的易调节的吊支架,包括固定基座1、上支架2和下支架3,固定基座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4,第一缓冲弹簧4的底部设置有内移动板5,第一缓冲弹簧4在内移动板5位于低位处呈压缩状态,保证在不受外力影响下,第一缓冲弹簧4对内移动板5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内移动板5始终与固定基座1的内腔底面接触,维持稳定,内移动板5的底部设置有伸出固定基座1的外套杆6,外套杆6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外螺纹孔7,上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内接杆8,内接杆8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9,外螺纹孔7和内螺纹孔9的孔径相等,固定基座1与上支架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0贯穿外螺纹孔7和内螺纹孔9相连接,上支架2的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螺纹压杆11,两组螺纹压杆11之间形成的夹角在30-60°之间,在保证两组压块14可以对管道进行限位的同时,尽可能防止螺纹压杆11向下旋入时压块14过早接触而限制了可固定管道的外径范围,螺纹压杆11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基座12,弹簧基座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3,第二缓冲弹簧13的底部设置有压块14,压块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片16,下支架3的圆弧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片17,在下支架3与管道接触时,保护管道的底部,在压块14与管道接触时保护管道的顶部,上支架2与下支架3通过左右两组第二连接螺栓15相连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把固定基座1的上表面与安装的平面相连接,使固定基座1挂在安装面的底部,然后把内接杆8插入外套杆6的内腔,通过内接杆8在外套杆6的内腔中上下移动,使内接杆8底部的上支架2位于合适的高度,微调内接杆8后,使内螺纹孔9与外螺纹孔7对齐,然后使用第一连接螺栓10穿过对齐的内螺纹孔9与外螺纹孔7,使内接杆8与外套杆6固定连接,然后把管道放在下支架3的内腔圆弧中,使用第二连接螺栓15把上支架2和下支架3固定连接,最后旋转螺纹压杆11,使螺纹压杆11带动弹簧基座12、第二缓冲弹簧13和压块14向管道靠近,最终使第一橡胶垫片16接触管道外表面后继续旋转移动一段距离,使第二缓冲弹簧13压缩变短,从而完成管道的安装。在受到上下晃动的影响时,首先内移动板5向上移动,使第一缓冲弹簧4受力缩短,通过第一缓冲弹簧4进行初次缓冲减震,然后管道向上移动压缩第二缓冲弹簧13,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3进行二次缓冲减震,从而提高减震的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调节的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上支架(2)和下支架(3),所述固定基座(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4),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的底部设置有内移动板(5),所述内移动板(5)的底部设置有伸出固定基座(1)的外套杆(6),所述外套杆(6)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外螺纹孔(7),所述上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内接杆(8),所述内接杆(8)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9),所述固定基座(1)与上支架(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0)贯穿外螺纹孔(7)和内螺纹孔(9)相连接,所述上支架(2)的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螺纹压杆(11),所述螺纹压杆(11)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基座(12),所述弹簧基座(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3),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3)的底部设置有压块(14),所述上支架(2)与下支架(3)通过左右两组第二连接螺栓(1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调节的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上支架(2)和下支架(3),所述固定基座(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4),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的底部设置有内移动板(5),所述内移动板(5)的底部设置有伸出固定基座(1)的外套杆(6),所述外套杆(6)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外螺纹孔(7),所述上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内接杆(8),所述内接杆(8)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9),所述固定基座(1)与上支架(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0)贯穿外螺纹孔(7)和内螺纹孔(9)相连接,所述上支架(2)的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螺纹压杆(11),所述螺纹压杆(11)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基座(12),所述弹簧基座(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3),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3)的底部设置有压块(14),所述上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载鑫黄静雯张竣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云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