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6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包括铝合金板、软质泡沫条、固定部件,所述的铝合金板设置在模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粘贴在铝合金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与地面混凝土接触,所述的铝合金板包括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设置在横板的一端,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一体成型,固定部件设置在横板的另一端,固定部件将铝合金板固定在地面混凝土,模板与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涂刷油性脱模剂。其借助软质泡沫的适应性强,在模板的自重力下压住整个铝合金板,进而使得泡沫在压力下产生变形,填充混凝土不平整的表面,更好的封堵墙柱脚底部空隙,杜绝了漏浆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
技术介绍
在墙柱混凝土浇捣前,需要工人提前在已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按照图纸设计对上部相应结构的边线和尺寸进行弹墨线,通过将整个结构尺寸照搬到地面上来为后续木工支模提供依据,最终以达到按图施工的目的。除了按照图纸所标注的结构尺寸线进行放线,在尺寸外通常再弹个200mm控制线,即可比较直观的看出其再安装过程中是否偏位。在模板按照结构尺寸放线进行安放后,外侧通过方木和对拉螺杆进行固定,同时考虑到地混凝土面不平整,模板底部加固力不够等原因,一般在墙柱底部设置防漏浆措施(止浆条)来防止混凝土从墙柱脚流出。然而在现场实际作业时,混凝土面多为人工进行抹面及拉毛等作业,因此混凝土表面会坑坑洼洼不平整(图1),表面高度控制不均匀(图2)。同时由于止浆条多为后期模板安装加固好后进行放置,预留空间小(一般20mm缝隙),工人在支模架中穿梭费时费力。因此常会出现漏放、漏订,订不到位等情况,订到位但是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或者先订止浆条再放置模板等。这些方法对于墙柱脚防漏浆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并且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这些止浆条后期的再利用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防漏浆措施问题,通过解决混凝土面不平整因素,防漏浆措施不到位,工人放线不精确等情况来更多的减少模板安装误差以及后期混凝土浇筑时的墙柱脚漏浆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包括铝合金板、软质泡沫条、固定部件,所述的铝合金板设置在模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粘贴在铝合金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与地面混凝土接触,所述的铝合金板包括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设置在横板的一端,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一体成型,固定部件设置在横板的另一端,固定部件将铝合金板固定在地面混凝土,模板插在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模板与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涂刷油性脱模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部件为钢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横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钢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铝合金板的横板的厚度为2mm,横板的一端伸入模板1mm,横板的另一端与200mm控制线对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竖板高度为40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竖板高度为30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竖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本技术通过将钢钉穿过孔洞订入混凝土中来起到整个板的定位固定作用。本技术使用时,先将铝合金板和软质泡沫条进行粘贴。本技术的软质泡沫条可压缩性失效后及时更换新的泡沫条,可以重复使用。在铝合金板与模版接触的表面进行油性脱模剂涂刷,可使后期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后的拆模工作简便。并用钢钉将铝合金板固定。一般设置两个固定钢钉。防止在后续施工作业中模板因加固不牢产生偏位现象。最后安置上部模板并进行加固等工序。为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加固不牢产生涨模偏位等现象,在浇筑过程中检查铝合金模板是否与控制线在一条直线上即可。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借助软质泡沫的适应性强,吸水率低,气体微孔的可压缩性等性能,在模板的自重力下压住整个铝合金板,进而使得泡沫在压力下产生变形,填充混凝土不平整的表面,更好的封堵墙柱脚底部空隙,杜绝了漏浆现象。2、本技术设置油性脱模剂涂刷,以便后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拆模。3、本技术的软质泡沫条失效后可以更换,因此本技术可以重复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均匀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铝合金板的示意图;图中:1模板,2铝合金板;21第一竖板;22第二竖板;23横板;3固定部件;4软质泡沫条;5地面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3-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包括铝合金板2、软质泡沫条4、固定部件3,所述的铝合金板2设置在模板1的下方,软质泡沫条4粘贴在铝合金板2的下方,软质泡沫条4的长度为900mm、宽度为80mm、高度为1mm,软质泡沫条4与地面混凝土5接触,所述的铝合金板2包括横板23、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设置在横板23的一端,横板23、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一体成型,在横板23上设置两个钢钉,两个钢钉的间距为300mm,钢钉穿过孔洞订入混凝土中来起到整个板的定位固定作用,模板1插在铝合金板2的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之间,模板1与铝合金板2的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之间涂刷油性脱模剂。铝合金板2厚度2mm,宽度为201mm,铝合金板2的一端与200mm控制线重合,另一端伸入模板1内1mm,以便后期更好的复核模板1定位。第一竖板21高度为40mm,厚度为2mm。第二竖板22高度为30mm。第二竖板22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宽1mm,第一竖板21的第二竖板22之间的距离为18mm,即可放入一个厚度为18mm尺寸的模板1。本技术使用时,先将铝合金板2和软质泡沫条4进行粘贴。本技术的软质泡沫条4可压缩性失效后及时更换新的泡沫条,可以重复使用。在铝合金板2与模版接触的表面进行油性脱模剂涂刷,可使后期向模板1内浇筑混凝土后的拆模工作简便。并用钢钉将铝合金板2固定。一般设置两个固定钢钉。防止在后续施工作业中模板1因加固不牢产生偏位现象。最后安置上部模板1并进行加固等工序。为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加固不牢产生涨模偏位等现象,在浇筑过程中检查铝合金模板1是否与控制线在一条直线上即可。本技术借助软质泡沫的适应性强,吸水率低,气体微孔的可压缩性等性能,在模板1的自重力下压住整个铝合金板2,进而使得泡沫在压力下产生变形,填充混凝土不平整的表面,更好的封堵墙柱脚底部空隙,杜绝了漏浆现象。本技术设置油性脱模剂涂刷,以便后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拆模。本技术的软质泡沫条4失效后可以更换,因此本技术可以重复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板、软质泡沫条、固定部件,所述的铝合金板设置在模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粘贴在铝合金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与地面混凝土接触,所述的铝合金板包括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设置在横板的一端,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一体成型,固定部件设置在横板的另一端,固定部件将铝合金板固定在地面混凝土,模板插在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模板与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涂刷油性脱模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板、软质泡沫条、固定部件,所述的铝合金板设置在模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粘贴在铝合金板的下方,软质泡沫条与地面混凝土接触,所述的铝合金板包括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设置在横板的一端,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一体成型,固定部件设置在横板的另一端,固定部件将铝合金板固定在地面混凝土,模板插在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模板与铝合金板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涂刷油性脱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柱支模防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为钢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飞雨王朝邓于鹏郑钰之岳莙惠陈鹏王建东童水平牟军王明华郑洪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