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48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该第二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之后;根据该第一浓度预测值、该第一排放数据以及该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该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根据该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该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采用本申请,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如可以将时间点与对应的各浓度预测值写入区块链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气污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越来越依赖于硬件设备的直接观测。近年来,环保部门在便携式大气污染物的监测设备(以下简称“小微站”)上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虽然“小微站”的价格低、安装方便、数据接收效率高,然而其因数据监测误差大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因此,如何获得更为准确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点的预测误差;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以及在第一时间点的预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包括:将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观测值,确定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将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包括: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在第二时间点的卡尔曼增益;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在第二时间点的卡尔曼增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在第二时间点的卡尔曼增益,包括:确定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的协方差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的协方差;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的协方差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的协方差,确定在第二时间点的卡尔曼增益。可选地,在得到所述最终浓度预测值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排放数据、在第三时间点关于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三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三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三时间点在第二时间点之后。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综上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句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该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并根据该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该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该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相较于现有技术单纯依靠设备观测导致获得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不准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观测数据和预测数据来预测浓度的方式,能够预测得到更为准确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案,可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可以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该大气污染方案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等可以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该大气污染预测方案,可以得到如某城市的行政区域,即该城市的行政范围内所有1km分辨率的网格区域在某个时间点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值,以及更加精确的下一时间点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值。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设定不同网格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阈值,如对于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对于工业区和居民区,其浓度阈值设置可以为不同的量。当某个事件点的大气污染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之后;/n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n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一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预测值、在第一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排放数据、在第二时间点关于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一浓度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时间点在第一时间点之后;
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
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包括:
获取在第一时间点的预测误差;
根据所述第一浓度预测值、所述第一排放数据、所述第一浓度影响系数以及在第一时间点的预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获得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观测值,确定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
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
将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确定为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浓度预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时间点大气污染物的第二浓度预测值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观测误差,确定所述目标网格区域在第二时间点所述大气污染物的更新后的浓度预测值,包括:
根据第二时间点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