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飞洋专利>正文

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3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7
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提花针的结构是:提花针由上至下成型有提花针复位针角、提花针上针角、提花针摆动支点、若干个针齿、提花针下针角和提花针压针针齿;提花针复位针角露出第二马座的上表面,由汽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提花针复位刀与提花针复位针角相对;提花针上针角插套在第二马座上的上针角凹槽中,提花针摆动支点插套在针槽上相配合的凹窝中;若干个针齿与选针器相对,提花三角上成型有三角轨道,提花针下针角插套在三角轨道中;它解决了小型针织圆机只能下提花,不能上提花的问题,拓展小型针织圆机的提花范围,让小型针织圆机可以织出更多花色的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圆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织机的上盘提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针织圆机,全部是在下针盘设置提花装置,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见到在小型针织圆机上针盘进行立式提花的设备。也就是说传统小型针织圆机只能下提花,不能上提花。解决传统针织圆机不能上提花的问题,需要设计针织圆机上提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它解决了小型针织圆机只能下提花,不能上提花的问题,拓展小型针织圆机的提花范围,让小型针织圆机可以织出更多花色的织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包括上针盘1,套筒2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上成型针槽31,提花针6插套在针槽31中,上针盘1上固定有第一马座8,第二马座12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上三角7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选针器11固定在第一马座8和第二马座12上,选针器11对着提花三角9,提花三角9对着提花针6;提花针6的结构是:提花针6由上至下成型有提花针复位针角61、提花针上针角62、提花针摆动支点63、若干个针齿64、提花针下针角65和提花针压针针齿66;提花针复位针角61露出第二马座12的上表面,由汽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提花针复位刀10与提花针复位针角61相对;提花针上针角62插套在第二马座12上的上针角凹槽121中,提花针摆动支点63插套在针槽31上相配合的凹窝中;若干个针齿64与选针器11相对,提花三角9上成型有三角轨道91,提花针下针角65插套在三角轨道91中;提花针压针针齿66与接针4相对,接针4与勾针5铰接在一起,接针4和勾针5均插套在上三角7的织针槽71中。所述接针4上成型接针驱动齿41,接针驱动齿41与提花针压针针齿66相对,接针4上成型有接针上齿43,接针上齿43上成型有接针限位齿42,接针上齿43插套在上三角7上的接针上齿插槽72中,接针上齿插槽72上成型有上三角限位齿73,上三角限位齿73与接针限位齿42相对。所述勾针5上成型有勾针上齿51,勾针上齿51插套在上三角7上的钩针上齿限位槽74中。所述第一马座8有若干块,若干块第一马座8环形阵列分布在上针盘1上,上三角7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第一马座8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针盘1上。所述勾针5的下端面置于上针盘1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解决了小型针织圆机只能下提花,不能上提花的问题,拓展小型针织圆机的提花范围,让小型针织圆机可以织出更多花色的织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接针和勾针处的放大图;图3为提花针驱动接针和勾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提花针与接针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中:1、上针盘;2、套筒;3、上针筒;4、接针;5、勾针;6、提花针;7、上三角;8、第一马座;9、提花三角;10、提花针复位刀;11、选针器;12、第二马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5所示,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包括上针盘1,套筒2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上成型针槽31,提花针6插套在针槽31中,上针盘1上固定有第一马座8,第二马座12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上三角7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选针器11固定在第一马座8和第二马座12上,选针器11对着提花三角9,提花三角9对着提花针6;提花针6的结构是:提花针6由上至下成型有提花针复位针角61、提花针上针角62、提花针摆动支点63、若干个针齿64、提花针下针角65和提花针压针针齿66;提花针复位针角61露出第二马座12的上表面,由汽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提花针复位刀10与提花针复位针角61相对;提花针上针角62插套在第二马座12上的上针角凹槽121中,提花针摆动支点63插套在针槽31上相配合的凹窝中;若干个针齿64与选针器11相对,提花三角9上成型有三角轨道91,提花针下针角65插套在三角轨道91中;提花针压针针齿66与接针4相对,接针4与勾针5铰接在一起,接针4和勾针5均插套在上三角7的织针槽71中。所述接针4上成型接针驱动齿41,接针驱动齿41与提花针压针针齿66相对,接针4上成型有接针上齿43,接针上齿43上成型有接针限位齿42,接针上齿43插套在上三角7上的接针上齿插槽72中,接针上齿插槽72上成型有上三角限位齿73,上三角限位齿73与接针限位齿42相对。所述勾针5上成型有勾针上齿51,勾针上齿51插套在上三角7上的钩针上齿限位槽74中。所述第一马座8有若干块,若干块第一马座8环形阵列分布在上针盘1上,上三角7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第一马座8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针盘1上。所述勾针5的下端面置于上针盘1上。工作原理:选针器11与现有针织圆机下提花装置的选针器相同,选针器11驱动针齿64让提花针6摆动,提花针6的提花针压针针齿66驱动接针4或与接针4分离,让勾针5运动来实现提花。上三角限位齿73与接针限位齿42相对,是让接针4不会掉落下来,这样提花针压针针齿66能在摆动时肯定可以与接针4接触。所述勾针5上成型有勾针上齿51,勾针上齿51插套在上三角7上的钩针上齿限位槽74中。这样是为了保证勾针5始终沿织针槽71来回运动而不脱离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包括上针盘(1),套筒(2)固定在上针盘(1)上,其特征在于:上针筒(3)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上成型针槽(31),提花针(6)插套在针槽(31)中,上针盘(1)上固定有第一马座(8),第二马座(12)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上三角(7)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选针器(11)固定在第一马座(8)和第二马座(12)上,选针器(11)对着提花三角(9),提花三角(9)对着提花针(6);/n提花针(6)的结构是:提花针(6)由上至下成型有提花针复位针角(61)、提花针上针角(62)、提花针摆动支点(63)、若干个针齿(64)、提花针下针角(65)和提花针压针针齿(66);/n提花针复位针角(61)露出第二马座(12)的上表面,由汽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提花针复位刀(10)与提花针复位针角(61)相对;/n提花针上针角(62)插套在第二马座(12)上的上针角凹槽(121)中,提花针摆动支点(63)插套在针槽(31)上相配合的凹窝中;/n若干个针齿64与选针器(11)相对,提花三角(9)上成型有三角轨道(91),提花针下针角(65)插套在三角轨道(91)中;/n提花针压针针齿(66)与接针(4)相对,接针(4)与勾针(5)铰接在一起,接针(4)和勾针(5)均插套在上三角(7)的织针槽(7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织机上盘立式提花装置,包括上针盘(1),套筒(2)固定在上针盘(1)上,其特征在于:上针筒(3)固定在上针盘(1)上,上针筒(3)上成型针槽(31),提花针(6)插套在针槽(31)中,上针盘(1)上固定有第一马座(8),第二马座(12)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上三角(7)固定在第一马座(8)上,选针器(11)固定在第一马座(8)和第二马座(12)上,选针器(11)对着提花三角(9),提花三角(9)对着提花针(6);
提花针(6)的结构是:提花针(6)由上至下成型有提花针复位针角(61)、提花针上针角(62)、提花针摆动支点(63)、若干个针齿(64)、提花针下针角(65)和提花针压针针齿(66);
提花针复位针角(61)露出第二马座(12)的上表面,由汽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提花针复位刀(10)与提花针复位针角(61)相对;
提花针上针角(62)插套在第二马座(12)上的上针角凹槽(121)中,提花针摆动支点(63)插套在针槽(31)上相配合的凹窝中;
若干个针齿64与选针器(11)相对,提花三角(9)上成型有三角轨道(91),提花针下针角(65)插套在三角轨道(91)中;
提花针压针针齿(66)与接针(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洋
申请(专利权)人:陈飞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