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28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基材层表面的防腐涂层,防腐涂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第三防腐层、第四防腐层、第五防腐层和第六防腐层、第七防腐层、第八防腐层和第九防腐层,第一防腐层熔融后与金属网层一体设置,金属网层与基材层焊接。可以耐全真空负压;添加了活性炭层,延缓了腐蚀性物质渗透涂层的时间;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为客户节约了成本;冷喷涂处理,每次涂层的膜厚为250μm,质量缺陷都可以检查,并及时修补;可以在只有人孔的密闭罐体中施工PFA防腐涂层;涂层厚度可以做到2500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
本技术涉及防腐涂层
,具体为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
技术介绍
市场上喷涂型厚涂PFA防腐涂层,主要用粉末涂料为主。粉末涂层加工工艺,基材需要保持300度以上高温热喷涂,基本工艺为基材毛化处理、喷涂底漆、底漆低温干燥、喷涂面漆、380度高烧结面漆、出炉、趁工件高温状态时喷涂第二遍面漆、370度高温烧结、出炉、趁工件高温状态时喷涂第三遍面漆,这样循环高温循环喷涂面漆烧结,直到达到需的厚度,例如1000微米或更高厚度,1300微米已经非常困难。工件始终持续在300度以上高温环境,对于喷涂施工人员喷涂技术要求极高,它的缺点为涂层中间层如有起泡,涂层不均匀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涂层仅靠底漆和粗糙基材相结合,它的缺点为易造成金属基材和PFA涂层的热膨胀收缩比率不一致,带来脱层风险;高温烧结次数过多,底漆容易烧分解,影响附着力。当腐蚀性物质渗透涂层跟底漆反应,同样也会鼓包让涂层脱层。只能热喷涂大开口,罐体长度小于4米的敞开口设备,密闭罐体不能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强型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第三防腐层、第四防腐层、第五防腐层、第六防腐层、第七防腐层、第八防腐层和第九防腐层,所述第一防腐层熔融后与所述金属网层一体设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腐层、所述第二防腐层、所述第三防腐层、所述第四防腐层、所述第五防腐层、所述第六防腐层、所述第七防腐层、所述第八防腐层和所述第九防腐层均设置为PFA层,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厚度≥500μm,所述第二防腐层、所述第三防腐层、所述第四防腐层、所述第五防腐层、所述第六防腐层、所述第七防腐层、所述第八防腐层和所述第九防腐层的厚度均≥250μm。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型防腐涂层的厚度≥2500μm。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防腐层设置为PFA混合活性炭层,所述第四防腐层厚度≥200μm。一种金属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表面的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增强型防腐涂层。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网层与所述基材层焊接,所述第一防腐层冷喷于所述基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二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一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三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二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四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三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五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四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六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五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七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六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八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七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所述第九防腐层冷喷于所述第八防腐层上后高温固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可以耐全真空负压;添加了活性炭层,延缓了腐蚀性物质渗透涂层的时间;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为客户节约了成本;冷喷涂处理,每次涂层的膜厚为250μm,质量缺陷都可以检查,并及时修补;可以在只有人孔的密闭罐体中施工PFA防腐涂层;涂层厚度可以做到2500μm以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材层;2、金属网层;3、第一防腐层;4、第二防腐层;5、第三防腐层;6、第四防腐层;7、第五防腐层;8、第六防腐层;9、第七防腐层;10、第八防腐层;11、第九防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下参考图1-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包括基材层1和设置在基材层1表面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其中增强型防腐涂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2、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四防腐层6、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其中,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均设置为PFA层,第四防腐层6设置为PFA混合活性炭层;第四防腐层6厚度≥200μm,第一防腐层3的厚度≥500μm,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的厚度均≥250μm。最后,增强型防腐涂层的厚度≥2450μm。PFA混合活性炭层通过活性炭表面的微孔吸附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延缓腐蚀性物质到达基材层1的时间。具体地,金属网层2与基材层1焊接,第一防腐层3在350℃高温熔融状态下与金属网层2形成一个整体。在基材层1常温时,第一防腐层3冷喷于基材层1上,350℃高温固化涂层,出炉,重新冷却到常温;第二防腐层4冷喷于第一防腐层3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三防腐层5冷喷于第二防腐层4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PFA混合活性炭层冷喷于第三防腐层5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五防腐层7冷喷于PFA混合活性炭层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六防腐层8冷喷于第五防腐层7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七防腐层9冷喷于第六防腐层8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八防腐层10冷喷于第七防腐层9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第九防腐层11冷喷于第八防腐层10上,350℃高温固化涂层,保温20分钟,重新冷却到常温;直到达到所需涂层厚度。实施例2:一种金属基材及金属基材上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包括基材层1和设置在基材层1表面的增强型防腐涂层。其中增强型防腐涂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2、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四防腐层6、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其中,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四防腐层6、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均设置为PFA层;第一防腐层3的厚度≥500μm,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2)、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四防腐层(6)、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所述第一防腐层(3)熔融后与所述金属网层(2)一体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网层(2)、第一防腐层(3)、第二防腐层(4)、第三防腐层(5)、第四防腐层(6)、第五防腐层(7)、第六防腐层(8)、第七防腐层(9)、第八防腐层(10)和第九防腐层(11),所述第一防腐层(3)熔融后与所述金属网层(2)一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层(3)、所述第二防腐层(4)、所述第三防腐层(5)、所述第四防腐层(6)、所述第五防腐层(7)、所述第六防腐层(8)、所述第七防腐层(9)、所述第八防腐层(10)和所述第九防腐层(11)均设置为PFA层,所述第一防腐层(3)的厚度≥500μm,所述第二防腐层(4)、所述第三防腐层(5)、所述第四防腐层(6)、所述第五防腐层(7)、所述第六防腐层(8)、所述第七防腐层(9)、所述第八防腐层(10)和所述第九防腐层(11)的厚度均≥2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腐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防腐涂层的厚度≥2500μ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倩婷唐善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术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