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42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培养系统,包括培养装置和供气控制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培养腔,壳体的顶部对应培养腔的区域设有上透光区,壳体的底部设有与上透光区对应的下透光区,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培养腔连通;供气控制装置用于对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待供入培养装置的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将培养装置放置于显微镜下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进行在线培养和观察实验,通过供气控制装置对培养装置内的培养环境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长期在线观察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通常需要将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放在能够控制温湿度及空气压力等环境参数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当需要通过显微镜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进行观察时,通过培养皿或培养玻片作为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培养载体,将培养有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培养皿或培养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观察,但是,由于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脱离了培养箱的培养环境,在培养皿或培养玻片上的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无法长时间存活,因此无法实现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长期观察实验。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保证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应用于显微镜下进行长期观察实验的在线培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在线培养系统,能够通过将培养装置放置于显微镜下对其内部的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进行在线培养和观察实验,通过供气控制装置对培养装置内的培养环境进行动态调节,保证培养装置内培养的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实现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长期在线观察实验。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线培养系统,包括培养装置和供气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培养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所述培养腔的区域设有上透光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上透光区对应的下透光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所述培养腔连通;所述供气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待供入所述培养装置的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供气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微控制器和供气调节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供气调节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所述供气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待供入所述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卡;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中特定成分的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气体浓度信息并进行模数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优选地,所述供气调节模块包括气体加热器、气体加湿器、二氧化碳供气控制装置和中性气体/空气供气控制装置,所述气体加热器、气体加湿器、二氧化碳供气控制装置和中性气体/空气供气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供气控制装置还包括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其中,所述供气管路用于向所述培养装置的进气孔供气,所述气体加热器和气体加湿器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上,所述二氧化碳供气控制装置和中性气体/空气供气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供气管路连通;所述回气管路用于接收从所述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流出的气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气管路上。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碳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中性气体/空气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供气控制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培养腔为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盖合后围成的密闭腔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中部设有透明底板,所述下透光区由所述透明底板形成,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中部设有透明顶板,所述上透光区由所述透明顶板形成。优选地,所述透明顶板和透明底板上均粘设有加热电阻丝。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在线培养系统的培养装置通过设置培养腔、上透光区、下透光区、进气孔和出气孔,使用时将培养有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培养皿、培养玻片等培养载体放置在培养腔内进行培养,将培养装置放在显微镜下进行在线观察,通过供气控制装置从进气孔往培养腔内输入气体,对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待供入所述培养装置的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动态调节,从而保证培养腔内的培养环境始终适宜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在实现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的同时保证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长期存活,从而实现对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长期在线观察实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线培养系统的气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培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培养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供气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供气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供气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装置和供气控制装置,其中,/n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培养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所述培养腔的区域设有上透光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上透光区对应的下透光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所述培养腔连通;/n所述供气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待供入所述培养装置的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装置和供气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培养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所述培养腔的区域设有上透光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上透光区对应的下透光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所述培养腔连通;
所述供气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培养装置的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待供入所述培养装置的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微控制器和供气调节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供气调节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信息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所述供气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待供入所述进气孔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和/或供气流量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中,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卡;
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气孔排出的气体中特定成分的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卡;
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气体浓度信息并进行模数转换后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蔡康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