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18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机械搅拌组件及加药组件,所述池体上端设置有端盖,内部设置有隔板及过滤筒,所述隔板远离过滤筒一侧的区域为一级处理区,所述过滤筒呈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内部为二级处理区,所述隔板偏向过滤筒的一侧除去过滤筒内部的区域为三级处理区;所述一级处理区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处理区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械搅拌组件安装在端盖上,包括电机及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延伸至过滤筒内;所述加药组件也安装在端盖上,包括加药箱、与加药箱连接的投料管道及安装在投料管道上的加药泵,所述投料管道延伸至过滤筒上端;整体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多级处理,处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严重影响水中的动物的生存,严重的直接导致它们死亡,且还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导致人类喝了被污染的水以后生病;影响环境卫生,排放出来的污水带有臭味,会引来很多的蚊子和苍蝇,给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生活质量带来不便;化工企业排放出来的污水含有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水既不能用来喝,也不能用来灌溉,给水资源的再利用带来很多困难;现有技术中有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池,种类各异,但是很多存在处理效果差且结构设计过于繁杂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废水处理池处理效果差且结构设计过于繁杂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机械搅拌组件及加药组件,所述池体上端设置有端盖,内部设置有隔板及过滤筒,所述隔板远离过滤筒一侧的区域为一级处理区,所述过滤筒呈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内部为二级处理区,所述隔板偏向过滤筒的一侧除去过滤筒内部的区域为三级处理区;所述一级处理区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处理区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械搅拌组件安装在端盖上,包括电机及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延伸至过滤筒内;所述加药组件也安装在端盖上,包括加药箱、与加药箱连接的投料管道及安装在投料管道上的加药泵,所述投料管道延伸至过滤筒上端。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下方具有沿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一端固定在池体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端盖下端面。优选的,所述池体侧壁上与第一过滤网最下端上方相对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与过滤筒下方相对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排污口。优选的,所述隔板呈对称的“7”字型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板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远离立板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筒上端,且同侧端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过滤筒下端部侧壁为实体结构,上端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废水的多级处理,首先通过第一过滤网除去大颗粒杂质,并进入一级处理区,然后通过第二过滤网除去小颗粒杂质,并使经过两次过滤处理的废水溢流至过滤筒内,实现进入二级处理区,过滤筒内的废水通过加药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絮凝物,然后通过第三过滤网过滤并溢流至三级处理区内,最终即可排放,处理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的主视图。其中:1、池体,2、端盖,3、进水口,4、出水口,5、第一过滤网,6、第一排污口,7、隔板,8、第二过滤网,9、过滤筒,10、一级处理区,11、二级处理区,12、三级处理区,13、第二排污口,14、机械搅拌组件,15、电机,16、搅拌器,17、加药组件,18、加药箱,19、投料管道,20、加药泵,21、第三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机械搅拌组件14及加药组件。其中,池体1上端设置有端盖2,内部设置有隔板7及过滤筒9,隔板7呈对称的“7”字型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板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远离立板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筒9上端,且同侧端与端盖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8;隔板7远离过滤筒9一侧的区域为一级处理区10,过滤筒9呈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内部为二级处理区11,隔板7偏向过滤筒9的一侧除去过滤筒9内部的区域为三级处理区12;一级处理区10上端设置有进水口3,三级处理区12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4,进水口3下方具有沿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一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5一端固定在池体1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端盖2下端面,同时池体1侧壁上与第一过滤网5最下端上方相对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6;过滤筒9下端部侧壁为实体结构,上端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网21,池体1侧壁与过滤筒9下方相对的侧壁处设置有第二排污口13。机械搅拌组件14安装在端盖2上,包括电机15及通过电机15驱动的搅拌器16,搅拌器16延伸至过滤筒9内。加药组件17也安装在端盖2上,包括加药箱18、与加药箱18连接的投料管道19及安装在投料管道19上的加药泵20,投料管道19延伸至过滤筒9上端。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过滤网5除去大颗粒杂质,并进入一级处理区10,然后通过第二过滤网8除去小颗粒杂质,并使经过两次过滤处理的废水溢流至过滤筒9内,实现进入二级处理区11,过滤筒9内的废水通过加药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絮凝物,然后通过第三过滤网21过滤并溢流至三级处理区12内,最终即可排放,整体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多级处理,处理效率高。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机械搅拌组件及加药组件,所述池体上端设置有端盖,内部设置有隔板及过滤筒,所述隔板远离过滤筒一侧的区域为一级处理区,所述过滤筒呈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内部为二级处理区,所述隔板偏向过滤筒的一侧除去过滤筒内部的区域为三级处理区;所述一级处理区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处理区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械搅拌组件安装在端盖上,包括电机及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延伸至过滤筒内;所述加药组件也安装在端盖上,包括加药箱、与加药箱连接的投料管道及安装在投料管道上的加药泵,所述投料管道延伸至过滤筒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机械搅拌组件及加药组件,所述池体上端设置有端盖,内部设置有隔板及过滤筒,所述隔板远离过滤筒一侧的区域为一级处理区,所述过滤筒呈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内部为二级处理区,所述隔板偏向过滤筒的一侧除去过滤筒内部的区域为三级处理区;所述一级处理区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三级处理区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机械搅拌组件安装在端盖上,包括电机及通过电机驱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延伸至过滤筒内;所述加药组件也安装在端盖上,包括加药箱、与加药箱连接的投料管道及安装在投料管道上的加药泵,所述投料管道延伸至过滤筒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下方具有沿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骏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